【摘 要】
:
为探究生物炭自身稳定性及其输入土壤后对于土壤本体有机碳的影响,本研究模拟自然条件,分别将500℃和700℃裂解的水稻秸秆生物炭(RBC500和RBC700)以0%(空白土壤)、3%、6%和10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15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生物炭自身稳定性及其输入土壤后对于土壤本体有机碳的影响,本研究模拟自然条件,分别将500℃和700℃裂解的水稻秸秆生物炭(RBC500和RBC700)以0%(空白土壤)、3%、6%和100%(纯生物炭)的比例添加至耕地土壤进行室内培养实验,观测总有机碳(TOC)与易氧化态碳(EOC)含量的变化及CO2排放特征.结果表明,与空白土壤处理相比,土壤TOC、EOC含量均随水稻秸秆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相同添加量条件下,RBC500对土壤TOC与EOC增加的贡献均高于RBC700.各处理土壤TOC含量在前30 d内均降低(最大降幅为15.8%),并于培养后期趋于稳定;土壤EOC含量在培养初30 d内均降低,当生物炭添加比例为3%和6%时,RBC500使土壤的EOC含量降幅分别为72.4%和81.7%,大于RBC700的61.3%和69.8%;培养结束时,添加相同裂解温度生物炭的土壤EOC值相近.培养前期土壤中EOC含量的下降可能与生物炭中易分解组分引起的矿化作用有关.在130 d培养期内,CO2累计排放量大小顺序为:土壤+生物炭混合处理<纯土壤处理<纯生物炭处理,可见,生物炭的土壤处理可以减少土壤CO2的排放,最大减排率可达41.05%.在一个长的时间尺度内,生物炭的土壤处理有利于土壤碳的固定.生物炭施用于土壤可作为碳储存载体.
其他文献
用室内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老化作用对六六六在土壤中可提取态含量变化及其在蚯蚓(Eisenia foetida)体内的生物富集规律.结果表明,六六六在土壤中的可提取态含量随着时间延
通过向实验室构建的A2/O模型好氧池末端投加聚合铝铁(PAFC)来强化系统的生物除磷,使得出水总磷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并重点分析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追加葡萄糖、DL-苹果酸、柠檬酸三钠、脲和乙酸铵碳源刺激下对老化污染土壤中PAHs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培养第1周内,添加碳源处理土壤CO2的释放量显著
目的探讨益气养心活血方对气阴两虚兼血瘀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气阴两虚兼血瘀型心绞痛患者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63)与对照组(n=6
在2010年不同季节对盘溪河水质进行了采样监测,分析了盘溪河水质的季节日变化规律,运用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方法评价了盘溪河不同季节的水质日变化情况.结果表
<正>高中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它一方面能够影响义务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要为高等院校输送优秀生源,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高中教育的改
目的研究氢溴酸高乌甲素对大鼠慢性缩窄性损伤(CCI)模型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24只大鼠建立CCI模型,分为四组,于术后第7天腹腔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氢溴酸高乌甲素2、
<正>英国《国家课程(2007)》在结构设置和内容安排上皆有其独到之处,传达了对学生综合素养养成的重视。它不单关注学生学习某学科的知识理解与运用要求,更是关注到学习者对自
<正>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可知,英语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英语首先是一门外语,是"通往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其次,英
<正>学校教学是一个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要素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个系统中的学生、教师、课程、方法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又总是处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