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技术,为小学美术课堂锦上添花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ao07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指的是信息载体,可以是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载体的集合。多媒体技术是对多媒体进行交互式整合处理的技术,集计算机技术、音像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具有良好的集成性、交互性和控制性。它增强了信息对于人刺激的程度和广度,充分调动起人的视觉和听觉器官,使它们同时工作,从而扩大了人对信息的摄入量。身为21世纪教师的我们,不光自身、培养的学生都不得不面对科技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是顺应时代、当代教育教学发展的产物,现今俨然已经演变成课堂教学中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多媒体作为教学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无论在绘画作品展示、重难点分析,或者作品欣赏,抑或综合探索方面都能很好地发挥其独特优势。
  一、多媒体的运用,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小学阶段的学生基本还处于天真,活泼好动,有想象力,有创造力,但接收到的信息、知识面窄的阶段。多媒体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运用,不仅能让学生在教师创造的学习环境中激起求知的欲望,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使他们在课堂上展开丰富的想象,拓宽知识领域,更能让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重难点知识理解更透彻、思维更活跃、思路更开阔、反馈更迅速。
  美國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学生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所以,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现代化教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我已有的教学经验中,小学一年级美术课《童话里的小屋》,我首先通过电脑展示动画,及出示一组图画欣赏,通过展示给学生看一些不同的图片,加上配以优美的音乐,不仅给学生创造了视觉效果,也在听觉得到美的享受,达到视听效果的结合。这样的视听搭配结合使课堂教学进入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多媒体展示的图片中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小屋的出现,使学生有了新的了解、新的创意,刺激了学生的想象力,这样当他们自己去完成作业的时候会得到更多的启发,教师也会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的运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多媒体技术在美术课堂上的应用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参与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学习方式是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要求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就应该是能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制定适合的学习进度,参与设计学习指标,并积极发展思考各种学习策略,自主地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对自我学习活动能够进行自我调控,并能够对学习活动进行相应调适,以此获得高品质的学习效果,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在三年级的美术课《有趣的面部表隋》,我一开始让学生直接看书上的漫画人物,以及思考漫画的绘画方式,学生统一的回答都是不会。假如在这样的学习创作状态下,那就是一种机械式学习和被动学习,这样的方式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创作灵感都处于沉寂状态。但是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我改变了教学方式,设计了一个贴五官的游戏。邀请学生通过多媒体展台自主添加眼睛、嘴巴、鼻子等五官,并说明你觉得怎么样最好玩、最好笑就那样做。在尝试过几个学生后他们都发现这是一件有趣的事,学生都跃跃欲试。这时,我就要求他们马上拿出图画本,在图画本上马上把你的灵感画出来,有些同学在作画的时候还互相做表情观察,效果很好。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产生学习的兴趣并乐于积极参与进去,教师又能得到及时的反馈,享受学生学习的喜悦,这样的学习必定能事半功倍。
  三、多媒体的运用,提高学生绘画能力
  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展示图片、音乐和情境,让学生感受画面的美。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需要教师提供绘画技巧等方面的教授,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平台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更能启迪学生的创作思路,为学生巩固新知、发展思维、创作作品提供了一个范本。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揣摩学生的学习心理,加上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演绎情境,进行启迪诱导,激起学生创作欲望,课堂中马上巩固所学知识、技能,并结合各方面的教学因素,巡回辅导,因材施教,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在五年级美术教学《动物的脸》一课中,我通过多媒体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昆虫的脸,让学生去观察,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展开联想;再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名家的绘画创作作品视频,绘画技巧;最后通过展示其他同龄学生的绘画作品,分析他们的创作意图、效果,引导他们揣摩创作者情境角度,感受创作意境。当学生理解绘画内容、进入绘画状态、唤起创作激情时,播放优美动听的配套音乐,通过情境、音乐的启迪、诱导,进入创作境界,教师也能直观地发现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同学们的绘画技巧。
  总之,处于信息、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教学技术在美术课堂中的发展和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多媒体技术在美术课堂上的应用则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当代的美术教师,我们面临的是科技时代的冲击,也要求我们应尽快学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作者单位:昆山高新区紫竹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思维教学可分为直接思维教学和沉浸式思维教学。前者独立于学科,具有一般思维能力作为教学和培训内容;后者是在传统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科思维能力的承载特点,用一般思维技能来实现学习者对学科教学内容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更为复杂的一般思维技能的运用,实现提高学习者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双重目的。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示他们的想法。  2017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正式实施,根据新课程的
小学科学是自然科学之一,小学科学由于其抽象性,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要对教材中的实验设计进行改进,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地参与到科学实验的全过程中,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能力。本文在深入分析小学科学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阐述和分析了创新实验教学的应用策略。  在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实验教学的应用在教学实践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同样如此。随着课程
创设问题情景是教育教学的常用手段之一,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数学教学
活泼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好奇心特别强,对于生活中一些新鲜事他们都想看一看,动手摸一摸,琢磨琢磨。这是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动作进行思考,靠直观感知获取知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可以把数学问题形象化生活化,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是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  一、动手操作活动可以把抽象复杂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培养他们观察、探究与思考的兴趣要远远比让他们掌握了什么科学概念更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小班幼儿爱玩、爱游戏的特点,我们进行了小班科学活动游戏化的尝试,以游戏作为小班科学活动的重要途径和载体,让幼儿在游戏化的情境和氛围中进行感知、探究,从而培养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科学感知、表达和思维能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之中,数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同时数学往往也是小学教学的一个难点,许多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无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而将对话教学有效地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能够有效地改善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同时也能够帮助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所以当前许多的小学数学教师都在尝试将对话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因此本文主要就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应当以“学”为中心,教师所有的教学准备和教学设计都应以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为目的。在实践中,我们应正确认识“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形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大力激活学生的参与状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大力构建“以学为中心”的小学科学课堂。  当前,推进课堂转型的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构建“以学为中心”的小学科学课堂
近日未经预约而去农村一所小学调研工作,由于是雨天,道路一片泥泞,真是名副其实的“水泥路”了。我们同去的几个人一边走,一边议论:校园一定不堪入目,教室到处是泥巴,卫生状况必然很糟,校长一定对我们的到来不感兴趣吧。不一会来到了校门口。  门卫管理很严,要求我们先登记。进入校园后,令我们非常诧异。“风景这边独好”,校园里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虽然下着大雨,但师生们精神饱满、笑容满面。上课音乐响起,大家快速
介绍了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地面实验装置及测控系统组成、功能、技术指标和可以开展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