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来源 :现代校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m12g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而长期以来,写作却一直是困扰小学生的一大难题。语言贫乏、内容空洞、立意陈旧、缺乏真情实感是小学生写作文的通病。那么如何才能达到“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呢?在实际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乐说想写的兴趣
  
  小学生处于儿童时期,每个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对周围事物无时无刻不在认识、感受,他们有着与成人不同的快乐与哀愁、憧憬与企盼,这些也是学生作文材料的主要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指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开始,带着兴趣去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让生活的玉液琼浆滋润学生干渴的心田,让学生留心生活,从生活中挖掘出有新意、有内容的写作题材。引导学生去积极发现生活中那些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值得细细品味的人和事,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捕捉美,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鼓励学生随时看、随时记、随时写。久而久之,习作就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学生才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一篇篇内容具体生动、富有真情实感、富有创意的习作,就会源源不断的涌现出来。
  
  二、注重提高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
  
  事实证明,一个人语言库存的多少,是语文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丰富的语言基础,是学生写出好文章的关键所在。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茅盾先生说过:长期积累,偶尔得之。所以,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丰富学生语言积累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高,这是他们的天性,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根据他们的这些特点,鼓励他们多读书,读好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角,向学生推荐名篇名著,让学生有机会欣赏古今中外名人著作,在遇到精彩片段、妙词佳句、名言警句时,学生要及时摘抄、及时整理。好的文章段落要求孩子最好能背诵下来。博采众长,时间长了,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而且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美的熏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得到启迪。只有“胸藏万汇凭吞吐”,才能“笔力千钧任歙张”。
  
  三、强化训练学会用心表达,写出真情实感
  
  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写作文也是这个道理,要从生活中选取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反映出生活的本来面目。要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做到“我手写我心,笔下倾心事”。在写人叙事的文章中,以往学生写作文常出现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或到军属家担水扫雪之类的内容,这既不是学生情感的宣泄,也不是学生真正心声的倾述。《语文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指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感。在教学中,我尝试着让学生“以读促写”,随堂小练笔成为强化写作的一个目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联想、想象、疑虑和感受等,不仅是一种阅读的理解与吸收,更是一种创造与表达。所以我平时注重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想倾注笔端,多则几百字,少则廖廖数语也可。只要发表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即可,也可以质疑问难,只要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就行。学生通过小练笔,可以使长期沉积在头脑中的感知记忆得以复苏,或喜或怒,尽情表达,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时间久了,学生在写作文时也就学会用心去表达抒发真情实感了。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是习作的主人,只要教师能够及时正确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热情,使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需要,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不断提高。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一定能探索出一条适合作文教学和作文指导的新路,把学生作文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其他文献
木纤维、竹纤维等植物短纤维由于长度短,力学性能难以测量。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最新开发的用于木纤维、竹纤维等植物短纤维力学性能测试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优势,并使用该
曹操自幼聪慧过人,通权达变,当时名士许劭甚至评他“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曹操出生官宦世家,凭借家世当了洛阳北部尉(相当于京城北区警备队长),很早就表现出了其过人的胆识,同时也对当时混乱腐败的东汉末年政治,有了不同于太平为官的政治思想。  之后,董卓乱政,曹操参与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按三国志记载为十三路),虽然一开始只是一股小军阀,但凭借其过人的眼光、策略、胆识与胸襟,建立了三国时代最大的魏国。虽
1 地球的“自转”  地球以一条假想直线为轴的旋转运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15°,自转线速度由于纬线的长短不同而有所变化,在地球赤道上自转线速度为每秒465米,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减小,两极处的线速度为零。 本文为全文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