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 :器官移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8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目前造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广泛应用的主要阻碍,是一种可以累及皮肤、肝脏、肺脏、胃肠道等全身各个系统的并发症,其中皮肤是最易受累的器官.目前,皮肤GVH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重度或广泛型慢性GVHD极大地影响受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研究皮肤GVHD的发病机制,从中找到新的治疗方法非常迫切.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IL)-22、IL-17、IL-6和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在皮肤GVHD的发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具体作用机制仍不够明确.因此,本文就国内外关于这些细胞因子在皮肤GVHD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皮肤GVH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小鼠羊水间充质干细胞(AF-MSC)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获取孕鼠子宫,收集羊水后进行过滤和离心,对沉淀细胞团进行培养并传代.观察AF-MSC的形态,分析AF-MSC的增殖特点,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AF-MSC的表面标志物,检测AF-MSC的三系分化能力及冷冻复苏后的细胞活力.结果 小鼠AF-MSC呈典型的梭形,融合度>80%时会出现典型的漩涡状结构.小鼠AF-MSC传代培养无明显潜伏期,培养2~3 d进入对数增长期,增长速度最快,之后增殖速度减慢,进入平台期.AF-MSC表达干细
学位
目的 探讨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尿NGAL、血清胱抑素C(Cys-C)以及血清肌酐(Scr)预测肾移植受者发生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价值.方法 收集159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液、尿液标本,根据是否发生DGF,分为DGF组(42例)和即刻肾功能恢复(IGF)组(117例).分析两组受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受者的血NGAL、尿NGAL、Cys-C及Scr变化情况,分析不同指标对DGF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 159例肾移植受者中,42例发生DGF,发生率为26.4%.两组供者年龄
随着肝移植技术的发展,肝移植疗效显著提高,受者和移植物的存活率得到显著提升.但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仍不能满足肝移植需求,供肝短缺仍是阻碍肝移植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活体肝移植作为克服器官短缺的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治疗.右后叶肝移植作为活体肝移植一种特殊类型,为进一步扩大活体肝移植潜在供者池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本文从活体肝移植的发展概况、活体右后叶肝移植供者的选择、右后叶供肝获取的解剖学挑战以及右后叶供肝获取的手术技巧进行介绍,并对活体右后叶肝移植进行展望,以促进临床肝移植的进一步
目的 探讨儿童肝移植治疗Alagille综合征(ALGS)的疗效.方法 收集12例ALG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ALGS患儿的临床特征和病肝组织病理学特点、肝移植的特点及其术后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 12例患儿均存在JAG1基因突变和典型面部特征,黄疸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在出生后7(3,40)d出现.患儿行肝移植时身高和体质量Z评分分别为-2.14(-3.11,-1.83)分和-2.32(-3.12,-1.12)分,5例患儿严重发育迟缓,4例患儿严重营养不良.12例患儿中8例伴有心血管异常.病
目的 探讨福建省单中心器官捐献转化率和器官产出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1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182例潜在器官捐献者的基本信息,分析器官捐献转化率、器官捐献成功者的基本情况及器官捐献失败者捐献失败的原因.分析器官捐献产出情况及器官捐献数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182例潜在器官捐献者中,捐献成功46例,捐献转化率为25.3%;失败136例,失败原因包括家属不同意(58.1%)、无充足时间评估(24.3%)和未达到捐献状态标准(17.6%).46例器官捐献者共捐献大器官和组
目的 探讨不同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值和功能对于评估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发生病毒感染风险的预测和诊断价值.方法 将95例肾移植受者纳入前瞻性观察队列研究,根据术后的免疫状态分为稳定组(77例)和感染组(18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术后6个月采集外周血样本进行流式细胞检测.比较两组CD4+T细胞、CD8+T细胞、 自然杀伤(NK)细胞绝对值的动态变化,通过检测干扰素(IFN)-γ+CD4+T细胞、IFN-γ+CD8+T细胞、IFN-γ+NK细胞比例分析两组受者淋巴细胞亚群功能,评估淋巴
目的 初步探讨SpyGlass直视系统在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4例因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接受SpyGlass直视系统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针对胆道狭窄的检查、治疗手段及相关预后.结果 4例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及内镜逆行胰胆管成像(ERCP)检查结果均提示胆道吻合口狭窄合并肝内胆道扩张,其中2例伴肝内胆道结石,3例在ERCP下反复多次放置胆道支架效果欠佳.SpyGlass直视系统检查结果提示胆道吻合口狭窄者4例,肝内胆道扩张者3例,肝内胆道结石者3例,
随着终末期肝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肝移植手术作为有效治疗手段,其安全性和疗效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肝移植技术也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多年来,经过广大研究者们的不懈努力,肝移植技术在不断创新与发展,研究者们相继开展了劈离式肝移植、无缺血肝移植、异种肝移植、多米诺肝移植、肝切除联合Ⅱ~Ⅲ段部分肝移植的延期全肝切除、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及磁吻合等肝移植技术,为扩大供者池、提高肝移植疗效、改善肝移植受者生活质量奠定了基础.本文就肝移植手术技术的探索与发展、创新与改进方面进行综述和展望,以期为肝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肝细胞癌(肝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肝切除术是其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其术后高复发率严重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治疗肝癌复发以期改善患者长期生存迫在眉睫.外科治疗是复发性肝癌的有效治疗手段,包括再次肝切除、补救性肝移植和射频消融.目前,肝癌术后复发提倡个体化治疗,治疗选择应基于首次肝切除时肿瘤情况、复发肿瘤特征、患者基本情况及复发时间等,为患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本文对上述外科治疗方案进行回顾和比较,以分析肝癌术后复发较为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案,旨在为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供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