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初中课堂检测题的编制与反思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ube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化学新授课的“课堂检测”环节中,通过编制针对性试题来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
  达成情况。以“暖宝宝”为素材编制“课堂检测题”,测评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引导学生联系、感悟生活实际,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课堂检测题编制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097
  美国著名教育家波利亚说过:“一个认真备课的教师能拿出一个有意义的但不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领域。”在某次县结对学校课堂交流活动中,笔者曾在新授沪教版教材“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内容的“课堂检测题”的编制上做出了这样的思考:应遴选怎样的与钢铁锈蚀有关的针对性强的生活素材呢?编制怎样的试题既能测评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又能引导学生联系、感悟生活中的化学实际?为此,现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践,谈一些感受,以期与同仁交流。
  一、生活素材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素材与钢铁的锈蚀有关,其中冬天市场上出售的“暖宝宝”就是一种极为典型的生活素材。为什么“暖宝宝”能让老百姓有“不见冬天”的感觉?笔者以“暖宝宝”为素材编制如下试题。
  二、编制试题
  “暖宝宝”说明书如下所示。
  请回答:
  (1)“暖宝宝”使用时打开外袋,袋内成分铁粉与空气中的、作用,该过程是将能转化为能;袋内成分中食盐的作用是;打开“暖宝宝”外袋后,能快速放出热量,你觉得还与有关。
  (2)小华对使用后“暖宝宝”中铁粉的氧化程度很好奇,于是他将袋内成分溶于水后,过滤,得到一些红褐色固体残渣。请你与他一起完成对残渣成分的探究。
  [提出问题]固体残渣的成分是什么?
  [假设猜想]猜想①:Fe2O3和C;猜想②:。
  [实验探究]取少许固体残渣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若有现象,则猜想②成立。
  [实验结论]铁粉部分氧化。
  [实验反思]小明认为用物理方法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他的方法是。
  [参考答案](1)水氧气化学热加快铁的氧化铁粉的接触面积(活性炭也可)
  (2)Fe2O3、Fe和C冒气泡用磁铁吸引
  三、编制思路
  1.基于生活紧扣考点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笔者紧扣教材考点,以“铁锈蚀的条件、发热原理、氯化钠的作用”为知识载体,结合学习目标编制试题。第(1)题的设问编制,起点低,学生易入手,符合学生的课堂认知水平,又能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领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学习理念。
  2.高于教材培养能力
  纵观近些年的中考试题,发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是中考试题的命制特点。挖掘教材内容,拓展设计与知识、能力相适应的试题或实验方案,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如第(1)小题的最后一问,学生容易产生思维定式,仅能掌握氯化钠加快锈蚀的作用,而不能耐心阅读、提取图片标签中物质成分的作用,也不能领悟钢铁锈蚀是化学反应的实质。学生若从物质变化、能量转换、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等角度去思考,就能准确地找到问题的答案,实现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迁移知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在第(3)题中,结合“暖宝宝”中袋内成分铁粉是否完全转化的情况,以“问题——猜想——实验设计——得出结论并反思”的科学探究形式来编制试题,与本章第1节中“金属的性质”的探究学习相联系,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设计能力,又彰显了化学学科的实验特色。
  3.立足课堂践行课改
  课堂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主阵地,在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都应积极地践行课改理念。
  不论是新授课,还是期末复习课、中考复习课,我们教师都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编制、使用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针对性试题,促成学生自觉地感悟生活实际,获得有意义的发展。
  四、反思评价
  本题编制文字简洁、篇幅较短,能体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情景素材的真实性、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和思维能力的层次性,符合教学目的。对基础知识的问题考查较直接,对图表信息的获取能力与迁移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等考查要求较高。该题在新授时作为课堂检测使用,后进生不能正确地解答问题;若在中考复习时使用,结合“数据处理”的定量考查,教学效果会更好。
  (责任编辑罗艳)
其他文献
甲酸具有还原性,从理论上也是不难理解的.但关于它还原氢氧化铜的实验,在教学中做起实验来没有把握,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此从改进实验条件入手进行探索,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摘 要] 对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常用的类比教学法的优劣进行讨论,并着重对其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举例,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关键词] 类比教学法 新课程教学 应用[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20 007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改变以往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过程,忽略学生探究新知的过程和切身体验,只注
[摘要]有艺术的表扬,能够让学生持续地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也能够让班主任收获学生成功的快乐。班主任应当优化自己的表扬艺术,充分用好非正式表扬,表扬要抑扬有度,因人而异,把及时表扬和累加表扬相结合,并精心权衡好表演的“面、度、序”,同时,表扬应该真诚充满情感。  [关键词]班主任 表扬 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20082  高中
[摘要]多媒体技术与音乐教学的结合,是音乐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运用多媒体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音乐课堂精彩纷呈;运用多媒体拓宽音乐课堂。  [关键词]初中音乐多媒体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10064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教育在其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均有了巨大的转变与发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预设与动态生成是其核心理念之一。有效、实效、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课前作精心预设。预设和生成是相伴产生的,只有以预设促生成,才会让课堂
[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要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而课堂小组讨论最能体现这一教学理念,它成了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学习方式。要提高思想品德课堂小组讨论效率,就必须精心设计论题、选择有可操作性的论题、巧设讨论小组、课堂讨论的评价多元化。  [关键词]小组讨论效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07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梳理了河北省竞技篮球发展的历史,分析了河北省竞技篮球发展的现状。结果表明:河北省竞技篮球发展整体处于低谷,篮球职业化水平较低,后备人才流失严重
[摘要]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一直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环境,要求教师有针对性的设置作业以及采用不同的批改方式,只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作业”的反馈作用。试图从作业布置设置特点及批改形式两方面来阐述自己的一点想法。  [关键词]作业设置批改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40048  教育家吴也显先生在他的著作《教学论新
新课程教学改革对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针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状况进行具体分层,成为高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法有效应用的关键所在.基于此,针对目标
以区域和空间划分为切入点,通过对2008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队与巴西队三场比赛录像的技术统计,对两队的进攻结构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发球性能与巴西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