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类比教学法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wum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常用的类比教学法的优劣进行讨论,并着重对其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举例,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类比教学法 新课程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20 007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改变以往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过程,忽略学生探究新知的过程和切身体验,只注重教学过程,弱化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教学方式。教师需关注学生的整体人格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即新课程要求教育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因此,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就要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状况和需求。在此,笔者对类比教学法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优缺点谈谈个人的肤浅看法,见教于方家。
  一、类比教学法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利用类比教学法,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深化课程教学内容 。
  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严抓基本功,充实学生的知识空间。因此,教师在开展新课教学的过程中,在阐述新概念时要注重联系旧知,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上建构新知,使其不断地消化吸收,加深理解,拓展思维。课堂实践证明,类比教学法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将学生已知的学科知识激发出来,以此来联系新的学习内容,并在原有的层面上,得到提高、拓展和升华,因而成为见效较快的教学方法之一。例如,笔者在讲授高中化学必修1金属钠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先重点介绍钠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学生充分掌握了相关知识后,再将钠元素和其他碱金属做类比,找出它们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的异同点。这样开展教学不但重点突出而且收效非常快,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相关碱金属的性质,并能够使学生水到渠成地了解碱金属单质及其组成的化合物与其他碱金属在特性上的不同点。
  2.利用类比教学法,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 。
  类比教学法在课堂实践中,对于帮助学生将抽象的肉眼看不见的化学现象转化成宏观的、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的常见自然现象上,体现了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例如,在高一介绍气体摩尔体积时,对于1摩尔气体的体积在一定条件下是相等的,学生不能理解,难以掌握。对于这部分内容,笔者是这样设计教学的:以课间做早操时的队形为例,让高中生和小学生做个对比,一是站在一起时,高中生的队形较长;二是站成体操队形时,他们所占的面积基本相等。以此为类比,帮助学生理解气体体积是由什么因素来决定的。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很快掌握了气体分子体积等有关方面的知识,而且学生会触类旁通得出影响固体和液体体积的影响因素。
  3.利用类比教学法,使知识体系网络化、条理化 。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掌握的化学知识逐渐网络化和条理化。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会做横向式的拓展,也会进行递进式的深化。通过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入,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都得到快速的发展和显著的提高。而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运用类比法恰好揭示了这些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是学习新知的较好的方法。例如,在具体介绍元素知识时,知识的传授始终沿着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取方法——用途”这一主线展开教学,掌握好这条教学主线并逐层深入和横向拓展,那么学生在预习、新课学习和课后复习的过程中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会感觉到思路清晰,知识处理有条理,知识网络建构一着不漏。
  二、应用类比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1.切忌“随便”做出类比 。
  把在语文课中学习到的比喻方法运用到化学课的相关概念的学习上,这是不可取的。
  类比法不等于比喻法,类比教学方法只是在事物的某个方面或者某些方面有相同点或相似点,不能认为是完全等同,如果不加约束,这种“限制不明”的类比教学法不但不能帮助学生学习,反而会导致知识的负迁移,出现错误。
  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能清楚地认识到在化学课的开展过程中运用类比教学法的宗旨,没有理解其实质和本身的优缺点,而是生搬硬套,那会适得其反,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非常大的阻力。学生由于不清楚概念,就会出现钻牛角尖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平时对于教材上的概念挖掘不深,教学态度不严谨,忽视了“类比法”自身的局限性。
  2.忌在上课时以“难”比“难” 。
  教师在对教材进行处理时,如果对类比的例子选择不当,用教学的难点来做类比,那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此种教学方法的开展和掌握。相反,教师如果选择的对象简单,通过类比进行形象而生动的阐述,理清对应化学现象存在的实质,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就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 罗 艳)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全民健身理念下高校教职工体育开展的不良情形和我国知识分子令人担忧的健康状况,在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分析了高校教职工体育的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强调
[摘 要]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上好绪言课,将化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加强实验教学,运用趣味性语言,那么,就能让学生保持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关键词]培养 激发 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
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仍面临诸多因素的制约,使得实验教学不能很好地开展。本文从实际教学出发,根据初中物理教学现状,采取实验教学生活化等措施,促进实验教学的有效化。
[摘要]经典英文诗歌旋律优美,句子富有节奏,对仗工整,同时也蕴含丰富的人文底蕴和广阔的文化背景,对初中英语教学具有良好的补充作用,是非常有效的英语教学资源。本文提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善用经典英文诗歌,藉此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能。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经典诗歌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10  新课标明确了中小学阶段英
目的:通过评定运动后若干心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探讨体育系大学生力量素质与心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测试12名健康男运动员进行5分钟台阶实验后的体成分、力量素质和心
[摘要]班主任在初中生健康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于初中班主任的角色定位有了新的要求,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技能,促进班级和谐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 角色 定位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20083  初中生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课本知识外,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班主任与学
从三方面探析《明天不封阳台》蕴涵的生命的诉求,提出敬畏自然,眷恋生命的思考,更深层地解读文本。
甲酸具有还原性,从理论上也是不难理解的.但关于它还原氢氧化铜的实验,在教学中做起实验来没有把握,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此从改进实验条件入手进行探索,以达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