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的责任”:概念发展与现实问题

来源 :国际政治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tat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的最后10年发生了多次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国际社会在应对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对此,国际社会进行了深刻反思。2001年,“干预与国家主权国际委员会”提出了“保护的责任”概念。这一概念发展至今,有几个方面的情况值得密切关注。
其他文献
应邀参加联合国基金会理事会,我于2013年的7月和10月分别去了俄罗斯和美国,走了四个城市:圣彼得堡、莫斯科、华盛顿和纽约。夏天,我从圣彼得堡坐火车到莫斯科,穿过辽阔的、满是森林覆盖的俄罗斯欧洲大地;深秋,从华盛顿坐火车去纽约,沿着大西洋,看到美国东海岸层林尽染,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题目:“双城记”。
目前,非传统安全议题在各国无论是政界还是学界均备受关注,非传统安全研究不仅方兴未艾,而且正在走向体系化和“制度化”。那么,非传统安全研究是如何兴起的?它包含哪些内容?非传统安全研究演进状态如何?西方的非安全研究状况如何?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有哪些理论探索?目前的非传统安全研究有哪些不足?如何看待非传统安全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此,本刊特约记者浙江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甘均先副教授专访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余潇枫教授。余潇枫教授长期从事非传统安全理论研究,著有《国际关系伦理学》《非传统安全与公共
《灰皮书:回忆与研究》这本文集的书名对一般青年人来说大概有点陌生,但估计那些阅读丰富的人一看便知:这里面回忆的是一段四五十年前的往事,一段不应忘却的重大历史。
期刊
2015年11月26-27日,第九届“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外交与国际关系的新疆域、新趋势: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研究》副主编张小明教授主持开幕式,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国际政治研究》主编王逸舟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
21世纪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那么,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后冷战时代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有了怎样的发展?代表人物有哪些?中国学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中国的外交实践有哪些指导意义?为此,本刊特约记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刘毅就上述议题专访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李滨教授。李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关系理论,代表作有《国际政治经济学:全球视野下的市场与国家》《国际体系
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对概念有一些要求,好的概念应该具有较强的可实证性、独立性、简约性和稳定性,从而有利于进行解释性的社会科学研究。肯尼思·沃尔兹所提出的国际结构概念符合方法论的要求,简明而具有解释力。中国学者所创造的国际格局概念内涵比较混杂,可分为四个方面:等同于国际结构概念,基本等同于国际结构概念,涵盖能力分配和战略关系,以及更偏重于国际秩序的含义等。国际格局概念由于混杂了一些不必要的要素——主要是将国家集团、非国家行为体及战略关系纳入进去,导致概念复杂化、解释力不强。对目前的中国国际关系研究来说,可以吸纳
随着中国不断融入世界,深入参与国际制度,中国地方政府无可避免地受到国际制度的影响。通过对上海市与世界贸易组织、北京市与国际奥委会,以及广东省与世界卫生组织三个案例的考察,可以看出中国地方政府与全球性国际制度的互动方式。一方面,地方政府从国际制度获取资源,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履行中央政府对国际制度的承诺。三个案例证明,国际制度对地方政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后者不仅获取了资金与技术、提高了知名度、改变了陈旧观念,还开放了当地市场、提高了基础设施建设、保护了人的生存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国际关系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与此同时,台湾地区的国际关系学界也活跃着一批勤勉富有创新精神的学者,并且成绩斐然。那么,台湾的国际关系研究的整体状况如何?与西方的国际关系学界有着怎样的互动?有哪些理论创新?是否存在国际关系研究的“台北(或台湾)学派”?台湾的国际关系研究存在哪些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切实有效地推动两岸国际关系学界之间的对话?为此,本刊特约记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黄立志就上述议题专访台湾大学政治系张登及副教授。张教授长期从事国际关系理论
解决国际协定的遵约困境,是保障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必要前提。阻碍遵约的因素不仅包括意愿也包括能力。供给国促使缺乏遵约能力的对象国让渡部分执法权,代其履行协定义务,是遵约困境的一种解决模式。与长期经济依赖和传统盟友关系相比,由节点事件导致的对象国对供给国的短期政治依赖,是促成执法权让渡的关键因素。而在对象国政治依赖降低,且没有第三方大国干涉的情况下,供给国可能单方面选择强制措施。在19世纪英国主导的国际反贩奴协定体系中,英国为解决与葡萄牙、西班牙、巴西和古巴等国间双边协定中的遵约困境,采取了外交劝服和单边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