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效理论的语文教学过程优化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u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更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以提高效率为目标。长期以来,广大语文教师尝试了不少方法,总结了不少经验,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还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因此,本文将从“有效教学”的理论视角来探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策略,以构建基于“有效教学”理论基础的高效语文课堂。
  【关键词】
  有效理论 语文教学 优化
  1.语文有效教学的内涵
  所谓的“有效”,就是指老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的收益和发展,学生是否能够获得进步和发展,这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也即是不管老师教学过程如何、教学内容如何设计,只要是学生有所进步和发展,那我们就认为其教学是有效的。具体到语文教学,有效教学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衡量:第一,语文教学结果是否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语文教学课程目标全面性和整合性的要求;第二,是否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这是体现语文教学价值的要求;第三,语文教学是否体现效益意识强的特征,这是语文教学要面向整体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非面向少数的尖子生的要求。概而言之,语文有效教学的衡量标准就是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发展。
  2.“教学过程优化”理念
  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巴班斯基提出的教育思想,也是思想的核心内容,它指的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学系统特征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上发挥最有效作用而组织的控制,对于这个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教學过程最优化既要重视组织老师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也要重视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科学性,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只是老师的教学问题;第二,教学过程最优化不是教学形式,也不是教学方法,而是教师工作的一种特殊原则;第三,最优化不是泛泛而谈的最优,而是具体条件下的最优化;第四,基于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来组织师生活动时,不仅仅是要求效率的提高,而是要求在具体条件下达到最佳的效果。总而言之,所谓的教学过程最优化,就是要求综合考虑教学目的和内容、师生教学的注意力、意志和情感,以及所处的教学环境、条件和采用的教学方法原则等方面的因素,来选择和制订最佳教学方案,并灵活实施,最终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
  3.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策略
  3.1确定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第一,教学目标要根据课程目标来设计,并贯穿和体现在教学目标之中,并保持教学目标内容范围与课程目标的一致。第二,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注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将共同性目标和个性化目标相结合,并确保教学目标是具体明确可被测量和评价的。第三,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要包含以下三个领域的内容:知识与技能。知识,就是要去掌握了解语文语法、遣词造句等语言知识;技能,就是阅读、书写创作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就是探索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特别是对知识的应用和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指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形成对己、对人、对自然及相互关系情感、态度、价值判断及做事应具有的态度和科学精神。以上这三点都要包含的教学目标及每节课程中,不可偏废,但又有侧重点。
  3.2教学内容要做到有取有舍
  语文教学是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的,也就是说难以通过一节语文课的时间就能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获得质的收获和发展。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从教学需要和整体要求出发,对课堂教学内容作出恰当的取舍,也即是抓住主要内容和方向,让学生更透彻、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一两个重要的知识点。教学内容的取舍要以教学大纲和教材规定的教学目标作为参考、基于学生的需求和认识规律、课堂教学时间。比如在讲《刘和珍君》这一文时,将教学目标设置为“研究探讨、深入领会”,抓住“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脉络”和“关键语句含义”两个重要问题来进行讲解,其他的可以略讲或是不讲,这样一来,学生就多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层次思考,体会蕴含在文字中的作者感情,另一方面,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习热情。
  3.3重视课堂教学预设
  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也即是说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的起点,针对这一理论,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前必须要对语文教材内容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然后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来整合教材内容,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以此引导学生进入到课堂的学习,也即是重视课堂教学的预设。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第一,从教学的重点难点入手来寻找教学突破口;第二,抓住过渡段、中心句、首位呼应句子等教材结构特点来进行教学预设;第三,根据教材的构思、文章的教学思路来进行预设。
  3.4整合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
  第一,改变依赖单一教学资源的做法。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多方面开发和整合教学资源,其中教材是基本资源,学生的兴趣、生活实际、知识基础和思想状况以及教学设施设备也是教学资源。因此,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里最大限度的开发、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以教材资源为主线,科学有机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第二,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陈规,而是寻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造性的应用“讨论式”、“合作式”和“探究式”等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由单向思维向发散性思维发展,使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由预设和封闭走向生成和开放。
  4.结束语
  有效教学理论,关键在于“有效”二字,这也成为了衡量语文教学过程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因此,在新课改环境下,语文教师要基于对有效教学理论的正确理解,寻求多途径、多策略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斯敏.优化语文教学模式提高语文教学效率【J】.小作家选刊,2015(20)
  【2】王建会.优化语文教学模式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J】.快乐阅读,2012(04)
其他文献
今天,我发现桐桐小朋友特别爱上厕所。一会儿去一次,一会儿再去一次,每次还都有几个小朋友跟着要去。我悄悄地跟了去。结果发现他们不是在小便,而是在说话,手心里还有漂亮的画片:“我爸爸去美国了。我爸爸说了,等他回来给我买好多的礼物。”说着,她把手里漂亮的画片送给这个一张,那个一张。然后,他们很兴奋很神秘地回来了。过一会儿,又去了几个小朋友。  由此,我引出话题;“我的爸爸去过哪些地方”“我去过什么地方”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作文教学中重视示范引领,引导学生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品质,塑造优秀的写作品质,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  【关键词】  培养 创新能力 策略  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  一、重视示范引领,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品质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经过示范可以引发创新,能促进产生风格,因此,模仿能够创新。创新性思维品质非常重要,影响着学生
进球过程:C罗后场接到传球后,一个速率极快的扣球转身甩开上前逼抢的埃姆雷,大举压上的土耳其队右路一片空旷,葡萄牙7号轻松带球到禁区附近,距离他最近的萨勒奥布压低重心,拉开距离防止C罗突破。就在土耳其后卫严防C罗突破时,曼联7号却突然将球分给了高速插上的莫蒂尼奥,后者没有直接接球,而是先一个反身后接右脚脚后跟一磕,将球顺势带过,贴防的切廷身体扭成麻花,摔倒在地。面对出击的土耳其门将德米雷尔,莫蒂尼奥
进球过程:皮尔洛罚出的角球,绕过范德萨直奔球门,被后点的范布隆克霍斯特在球门线上解围。皮球弹出后落到斯奈德脚下,荷兰队10号立刻分球给身旁的范德法特,后者稍带几步之后观察到左路的范布隆克霍斯特在高速插上,随即横传到他脚下。范布隆克霍斯特带球到对方禁区附近一脚大范围的转移到意大利后场左侧,跟进的库伊特利用身高优势,力压赞布罗塔将球摆渡给后排高速插上的斯奈德。而此时意大利回防速度最快的迪纳塔莱由于太过
几年前我有幸在苏州独墅湖图书馆与在海内外享有盛名的台湾学者林清玄面对面,听他畅谈“文学与人生”。他说:读书就是不断地追求生命的最高境界,不断地触及心灵更深的体验。  听了林老师的讲座,感悟颇深。林老师的成长、成材之路值得我们每个老师反思。林老师从小家里很穷但他非常好学,小学时住在一个离家很远的学校读书。学校人也很少,图书馆也特小,他利用课余时间从图书馆的第一本书开始看,一直看到最后一本书。可以说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