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职校《化工原理》课程改革创新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i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化工原理》是中职校化工专业及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综合型技术基础课程,中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熟练操作能力的技术性人才。就这一点,结合中职教学现状来说,化工原理实训才是理论加实践的重要教学方式,教师应深化改革实践教学,借此推动理论教学、课程结构及内容调整,创新性地实施中职化工原理教学。
  关键词: 中职校 《化工原理》 课程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化工原理》课程揭示了化工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单元操作规律,是从事化工行业人员的必修课,该课程属于工程技术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除了加强基础理论课程知识教学外,还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另外,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工程实践性强,需要的设备复杂繁多,有关化工的操作抽象且需要大量经验、公式,学生理解、记忆起来困难。根据中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中职化工原理课程必须在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方面进行创新改革,加大实习教学比例,突出实践技能培训。下面笔者就课程改革这一主体谈谈中职化工原理课程的改革创新。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
  开展以“降低、够用”为主的课本内容调整,降低课本难度,增强课本实用性。《化工原理》课程经过了多年的完善发展,有了完善的理论体系,虽然给教学带来了方便,但是对于培养实用型人才这一教学目标来说,并不太适合,所以对原有教学内容应做适当删减。对于一些理论推导,教师应当适当减去,将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强化实际应用方面。对于应用性不强的理论知识,教师可改为该理论的应用和延伸。如化工原理中温度梯度这一节,温度梯度的基本概念是必须了解的内容,在平壁的稳定热传导里各层的温差的有关计算公式推导,只需要让学生了解哪层热阻大,哪层温差大这一结论即可,可在实际应用中,让学生通过实验感受这一理论。此外,还有热传导中的辐射基本定律、因次分析法及传至中向平衡和溶解度的基本关系等内容,对于精简的内容来说,不能脱离大纲内容,精简准确突出基本规律即可。另外,适当拓展课程内容、引入新知识是很有必要的。技术在不断发展,在实际化工操作中,会有很多新的技术出现,教师适当引入现阶段与课程有关的新技术,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总体来说,以应用为目的对课本内容进行精简、拓展。
  二、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化工原理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巩固学生的课本理论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和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由于化工原理属于技术类课程,因此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思想和工程方法。化工原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一般包括实验、实训和相关实习。笔者对实践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1.改革化工原理实验模式、内容。在教学中引入计算机仿真实验,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工程应用能力。传统化工原理实验是教师布置实验内容,学生写实验报告,然后做实验,交报告,整个研究就结束了,整个过程实际上是在验证课本上的理论、结论。这样单调地做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并无大用,而计算机仿真实验的引入,可以让学生在做实验之前模拟出整个实验过程,首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其次,通过改变各种操作条件、参数,让学生了解并思考参数和操作方式的变换对实验的影响,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都有很大帮助。如化工中常见的“精馏”、“吸收”这两种单元操作,其理论比较抽象,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学生难以理解,而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在学习了“精馏”、“吸收”两章的理论知识后,到实验室实际操作筛板精馏塔和填料吸收塔。实验室内“精馏”、“吸收”流程小巧、简洁,方便学生观察物料的反应。学生在实训时,边操作、边观察、边思索、边讨论,不但可以解决课堂遗留问题,还可以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给教学工作增添了色彩。
  2.设置研究性实训课题。化工原理实践教学就是充分发挥课本中实验的实用性特点,在实验内容选取时,尽可能接近生产实际。如化工原理流体力学的综合实验问题,眼球测定阻力系数与关系曲线,离心水泵的特性曲线,直管阻力与局部阻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测定,如何确定离心泵的工作点。在实际实验时,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将这个实验改为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如直管阻力的阻力产生和测定,阻力产生的原因和怎样减少阻力等。让学生查阅文献,获得实际生产数据资料,大胆质疑,找出规律性东西,最后制订实验方案。通过这几项准备工作,不仅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开阔了视野,了解了更多化工新技术、新设备。
  3.注重与其他课程的共同发展,化工原理与化工仪表、化工机械等相关课程紧密联系,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实验装置之间的联系,尽可能加大信息量。实验中很多设备都是化工类相关课程中涉及的,将这些设备的选用和使用方法穿插到实验中,使学生对整个实验内容有整体认识。
  三、教学手段改革
  化工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涉及很多大型的化工设备结构、复杂的操作原理和流程,以及大量的工程专业计算,而在传统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难以把全部内容展现出来,只能草草带过,因此,教学手段的改革迫在眉睫。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化工原理课程进行了补充。多媒体电子教案、图像演示等能把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形象地展示出来,动态地展示设备结构、操作原理和工艺制作流程的具体情况,通过多媒体技术把难讲的内容直观生动地表现出来,降低教学难度。如讲解化工原理流体输送设备这一内容时,需要了解流体输送机械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特性等多方面知识,一般的口述板书根本不能完全将内容展现出来,而利用多媒体分析,可以方便生动地多次再现整个机械分析过程,节约教师的板书时间,使教师将精力主要放在知识的讲解和对学生的了解、交流上,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邱运仁.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5(04).
  [2]王洪海,李春利,李柏春,刘继东.新形势下《化工原理》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S1).
  [3]张言文.化工原理电子教案的研制及教学方法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03(03).
  [4]王立中,张文华.化工原理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学方法探索[J].浙江化工,2008(06).
其他文献
摘 要: 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高校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再加上社会对人才能力要求的提高,以及知识全面的要求,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为了强化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学生必须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对于那些为了迈向大学而处于知识储备阶段的高中学生来说,除掌握了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之外,还必须具备创新的意识和自主意识,提前训练和掌握基本社会的能力显得极为重要。英语教师除了传授英语知
摘 要: 高中信息技术学考已经进行了几年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考试模式日渐成熟和完善。信息技术学考复习中,根本任务是全面复习所学的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并提高复习质量及效率,作者就如何做好学考复习,提高学考成绩,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学考复习中的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 学考 复习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学考已经进行了几年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考试模式日渐成熟和
我曾经埋怨过学生:“为什么有一些事情老师讲过了,你们却记不住?”后来才发现,听报告时,我们认真地听并做笔记,从专家百分之百的讲解中得到的最多只有百分之八十,同理,我们传达到下一级时,下一级至多能够接受百分之六十,其实,这不能怨,这是人的认知规律。升本教育是一种思想,升本教育的研究和实施需要研究者更新思想观念,因此,有关升本教育的培训(某一个方面)需要反复和经常化。  课改思想的由来:学生在平时课堂
摘 要: “先思后评,寻规变练”模式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在高三讲评课的具体应用,其心理学基础是“迁移规律”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主要是通过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长远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本文以2013年福建省质检文综政治试题第39题的讲评为例,探索和总结了向福建省命题特点、向考点自身、向考题自身“寻规变练”的策略和方向指导性、学生主体性、形式多样性等原则问题。  
有机合成试题综合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转化等主干知识,考查有机物合成路线的设计思想,能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理念,是高考必考点和难点。有机合成试题除了会应用到所学的化学概念、原理和具体有机物知识外,还会涉及很多新的信息,对给予的新信息进行整合、提炼、筛选,合理地加以利用,能够使解有机合成题像鸟儿“插上”翅膀一样顺利飞翔。本文对信息给予型有机合成题进行剖析。  分析:在设计合成路线时,应根据题设信息,
摘 要: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绘画课程现状与改进进行研究。首先,简单介绍高职院校绘画课程。其次,总结归纳高职院校绘画课程现状,主要包括高职院校绘画课程面向对象、培养目标、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效果五个方面。最后,提出高职院校绘画课程教学改进策略,即改善高职院校绘画课程教学面向对象,注重高职院校绘画课程教学特色,完善职院校绘画课程教学条件,优化高职院校绘画课程体系,改革高职院校绘画课程教学方法,重视高
三维动漫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应用越来越广泛,不管是电影、广告,还是游戏制作,三维动漫都表现出了特殊优势,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各个学校都在争先恐后地开设三维动漫Maya课程,但又遇到了许多问题。本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会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在语文教学中,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就要运用问题教学法。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新课改 问题教学法  高中语文新课程理念明确指出: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要传授汉语言的字、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