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晚期和转移性胰腺癌患者少分次同步剂量递增放疗疗效观察

来源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放疗是局部晚期和转移性胰腺癌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但以根治性为目的的最佳剂量分次模式尚未确定.目的 观察以根治性为目的的少分次同步剂量递增(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SIB)螺旋断层放疗对局部晚期和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探索最佳的剂量分次模式.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4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经病理证实不能手术的胰腺癌和转移性胰腺癌患者19例,肿瘤计划靶区容积(plan target volume,PTV)和大体靶区容积(gross target volume,GTV)分别接受少分次同步剂量递增螺旋断层放疗.GTV包括原发肿瘤和局部转移的淋巴结.PTV在GTV的基础上在轴位方向外放0.5~0.8 cm,在长轴方向外放0.5~1.0 cm.观察的主要终点指标包括肿瘤局部控制率、剂量限制性毒性和剂量容积限制,次要终点指标包括局部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生物学等效剂量(biological equivalent dose,BED)按照α/β=10进行评估.结果 19例局部晚期和转移性胰腺癌患者采用少分次剂量递增螺旋断层放疗的处方剂量为50~60 Gy/17~23 f,接受的中位BED10为81(范围78~90)Gy.中位随访时间10.7(范围3.1~64.1)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84%,中位局部无进展生存期为8.1(95%CI:5.8~10.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0.7(95%CI:3.4~17.9)个月.胃和十二指肠受照的中位最大剂量分别为56(范围33~69)Gy和52(范围22~59)Gy.十二指肠剂量限制性毒性出血发生率为5%(1/19),相应的剂量容积限制分别为BED1070 Gy在0.03 cm3、63 Gy在0.50 cm3、55 Gy在2.62 cm3、48 Gy在6.33 cm3.结论 少分次同步剂量递增螺旋断层放疗是局部晚期和转移性胰腺癌患者耐受良好的有效治疗模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捏脊疗法是临床上儿科疾病较为常用的中医治疗手段,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捏脊疗法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特点越来越受到认可,在小儿消化、呼吸等系统疾病中应用广泛,对小儿腹泻、厌食、腹痛、缺铁性贫血、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脑瘫、遗尿、夜啼等疾病疗效显著.近年来,捏脊疗法治疗儿科疾病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应用研究,文章由捏脊疗法临床适应证出发,对捏脊治疗常见小儿疾病的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常用捏脊手法、临床疗效以及现代机理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捏脊疗法治疗小儿疾病的临床应用及其现代机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背景 血脂的管理和控制,尤其是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的降低对冠心病患者很重要.新型调脂药物依洛尤单抗注射液,以其优秀的降脂作用和良好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关注.目的 评价依洛尤单抗注射液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高血脂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CS患者,LDL-C均不达标(>1.4 mmol/L)
小肝综合征(small-for-size syndrome,SFSS)常见于剩余肝体积不足以维持正常功能的术后患者中,是肝移植和扩大肝切除术后常见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SFSS的发生不仅取决于残余肝体积的大小,更与术后肝血供特别是门静脉的过度灌注相关.肝血流流域学说将肝内血液的分布类比为河流流域,相比于传统Couinaud分段,流域学说更关注活体肝血流的动态变化.本文从肝血流流域学说的角度为SFSS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提出处置思路,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前瞻方向.
背景 高龄是胃癌术后近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微创胃癌手术已成为高龄胃癌患者的手术方式,但目前对于高龄患者微创胃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 分析高龄胃癌患者微创胃癌根治术术后近期并发症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4月-2021年4月492例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医学部行微创胃癌根治术且年龄≥70岁患者(包括2D腹腔镜、3D腹腔镜及机器人手术)的临床病历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究影响术后30 d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492例中103例(
背景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CNSL)分为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和继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second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SCNSL),近年来发生率逐年增高,目前对于PCNSL和SCNSL各自的临床特征缺乏一定的认识.目的 通过分析PCNSL和S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PCNSL和SCNSL各自
很多消化系统疾病与某些皮肤病源于同一病因,两者相互表现,互为关联,皮肤损害可能是消化系统疾病的首发症状,但皮疹表现却复杂多样,准确识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皮肤损害表现,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背景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hypoparathyroidism,HP)患者因低血钙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临床表现为手足反复搐搦发作等,容易被误诊为原发性癫痫而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目的 回顾分析HP误诊为癫痫的临床病例资料,为降低误诊误治率总结经验及教训.方法 收集2008年1月1日-2021年7月1日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住院的160例H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确诊HP患者与首诊误诊为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60例HP患者中,22例(男性12例,女性10例)在外院首诊误诊为癫痫,误诊率1
背景 合并脊柱骨折的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逐年增多,临床上极易延误诊治,相关研究多为个案报道或小样本研究,缺乏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目的 探讨AS合并脊柱骨折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20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住院就诊的AS合并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研究共纳入102例患者,男性占83.3%,平均年龄(49.6±12.9)岁,平均病程(18.7±9.3)年.其中自发性骨折43例(42.2%),最常累及胸椎、腰
背景 腹盆腔淋巴结转移是评估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EC患者行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术(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是分期手术的重要部分,不仅可以明确分期、指导进一步治疗,还可以评估患者的预后.然而鉴于淋巴结清扫的手术风险及对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淋巴结清扫范围仍有争议.目的 评价系统性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与单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EC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方法 此文符合PRISMA指南中针对干预研究的Meta分析要求.检索数据库为PubMed、EMBAS
背景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介入治疗术后部分可出现慢血流现象,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尼可地尔能够改善患者冠脉微循环.目的 探讨ACS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前静脉应用注射用注射尼可地尔对冠脉灌注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性入选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400例择期行PCI的ACS患者,随机分为尼可地尔组与对照组,每组2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