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科的德育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rui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或者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也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根本措施。那么,对于如何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倾向,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也就成为了每个信息技术教育者急需要思考的问题。
  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与传统伦理道德相悖的现象,如:信息泛滥、病毒肆虐、“黑客”攻击、淫秽图片、网络犯罪等问题;一些青少年学生因沉溺网络而荒废学业、或导致心理障碍,个别学生甚至发生抢劫、杀人等违法犯罪行为。如何掌控好这柄“剑”?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的同时,更应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一、遵循原则,开发德育
  德育不会在教材中以简单的条理式呈现,只有细读大纲、钻研教材,对课文二次开发,才能深掘出模块的德育内容。开发德育内容应遵循“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德育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对高、中、低段学生不同的德育内容,教师要有度和量的把握。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开发的德育内容还应有层次和梯度,要分别照顾到优、中、差学生的个体实际。德育内容决不能泛泛而谈,要具体化、细节化、生活化、形象化,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生活现象,从学生身边最熟悉、最常见的现象,最知晓的事物开始,从小处、细节处着手。如:Internet网篇章的教学,可通过互联网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通过警务新闻网的案例阅读,提高学生法制观念,加强网络伦理道德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通过网络散播病毒、未经同意恶意篡改别人的作品等是道德品质低下的表现,是违犯法律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FrontPage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会正确筛选、使用健康向上的信息图片,不传播淫秽图片、有害信息。收发E-mail的教学,通过书信、节日贺卡等邮件发送,培养学生与他人的联系交流,互助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把握方法,做好德育
  在對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教师要遵循规律,把握正确的方式方法,防微杜渐,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
  1、以人为本,尊重学生
  学生有其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在德育教育中,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体。教师只能引导不能强迫;只能促进不能代替;只能给予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不能拔苗助长;只能观其行,因势利导,不能任意摆布;只能示范、要求,说理、鼓励、表扬、诱导为主,不能批评、惩罚为主,更不可数落、耻笑、打骂和放弃。同时,信息技术教师要做好表率、以身作则,成为学生道德修养学习的榜样。
  2、结合特点,注意渗透
  信息技术学科的德育教育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把握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融德育于知识的讲授和技能的训练之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是让德育内容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让学生有深切的感受,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
  3、抓住时机,正确教育
  教师要善于发现,抓住机遇,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当发现学生有一些不符合教学要求的行为和心理时,教师不能一味指责学生,或强行规定不准这样、不准那样,而应及时发现学生行为中的思想倾向、苗头,挖掘其行为动机,本着爱护、理解学生的态度,循循善诱、耐心疏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及时化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4、联系生活,体验感悟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因此,教师在德育教育的方法上要时常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联系,用学生生活中的现象、生活中的事物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情感体验来感悟德育内容,并将德育内容引向生活实际,进一步规范学生的生活言行。
  三 创新形式,深化德育
  1、创建德育主题
  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教师不囿于教材内容而教学,更应在把握教学知识点、重难点后,设计某一德育主题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感受德育教育。如:设计缤纷的图形一课,以一面奥运会上的五星红旗为学习对象,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又达到本课知识技能目标的掌握。草原上的骏马一课,以我的梦想为主题,教学各环节紧扣住梦想进行创作学习,达到对学生理想情感教育。
  2、创设体验情境
  经过体验的东西才真实、才深刻、才记忆犹新,才能不自觉地内化为学生内在的行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特点就是让学生多动、多想、多实践、多练习,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应尽可能让学生体验感知。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预设德育体验情境,安排体验内容、体验情节,让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能够联系自己实际。如教学转动的风车一课时,在教会学生掌握绕中心旋转的图形动画后,播放短片让学生参观风力发电站,引出“环保、节约”理念,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如何节约电、水等能源。
  总之,德育具有广泛性,它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几乎存在于教材的每篇文章里,每个章节里。探求德育内容与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的联系,寻找它们之间的可结合处,要以学科教学为主,以学到知识、掌握过程和方法、培养情感价值观为目的。同时要把握度,遵循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德育教育,找到学生容易接受的点。需要采取多种形式,抓住时机、有机渗透,使学生在无形中接受了德育,培养了良好的信息素养,最终使之成为符合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信息技术学科是为了让学生“健康地学工具,学健康的工具”,通过在常规教学中渗透德育、通过德育升化常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相关法规、伦理、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合法、健康、安全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培养知法、守纪、合格的青少年学生。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儿童文学精品课程建设现状作出了简要阐述,并提出了几点建议:重视教育理念的建设,教师专业化,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实践教学与职业培养,建设实训教师队伍等。希望以此实现
品德与生活倡导教育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把下一代培养成品德良好、勇于创新、乐于探究、热爱生活、德才兼备的国家所需要的接班人。  然而,在我们大多数的实际教学中,“生活化”仅止于课堂,仍然忽视引导在课堂之外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忽视在实际生活中的品德提升。那么该如何使我们的品德教育从生活中来,真正回到生活中去,切实提升德育的有效性呢?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有如下几点做法:
【摘 要】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人的全面发展观点反映出我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价值理论可以在根本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创新实践即健康发展进行价值观念的指导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提出及发展的理论依据。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它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作为教师应当甘做人梯”这句科学发展观的话,意蕴是十分深刻的,不但启示我们广大教师,要做得不在正而不是歪斜,学生才容易顺利地走过去,到达一个个预定的目标,而且还指出了
本文通过分析校园文化的定义和特点,从建设校园文化的角度探讨学校图书馆服务在中职学校建设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具体措施。
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地位更加重要,而作为管理创新主体的优秀的图书馆领导者,也成为图书馆行业的稀有资源,其作用具有不可交换性。文章阐述了图书馆管理创新中应注意的问题。
【摘 要】加强加油站工程管理,提高建设质量,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更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加强加油站工程现场管理工作水平入手,深入剖析了当前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加强领导、优化设计、过程监控、招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加油站;工程管理;规范  作为油品零售黄金终端和对外宣传服务的窗口,近年来加油站数量大幅增加,建设规模不断扩
【摘 要】土地资源对人类是至关重要的。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的劳动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是不能出让的存在条件和再生产条件。没有土地,人类就不能生存,就像人需要空气、水、阳光一样。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土地,充足的、优质的、合理分布的土地是顺利发展国民经济的必备条件之一。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需求的增加,土地资源紧缺的状况也日益严
为了了解学生的在企业的实习情况和企业对毕业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从而提高自己的教研教学水平,17年8月,我校教师一行前往我校合作企业--旭硕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和重庆海尔工业园
期刊
一直以来有不少教育工作者不同程度地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领导、班主任、政治老师的事,至于包括化学在内的自然科学,被认为与思想道德素质关系不大。化学新课标确立了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要求“化学课程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体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支撑化学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之一。《中学德育大纲》指出:“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