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出发”或 “到达”解析与佳作示例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nian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拟金题】
  艾青有一首小诗《盼望》: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出发”和“到达”,你更盼望哪一个呢?请任选其中一个词语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思路导引】
  一、分析文题,读懂诗意后的哲理。
  文题材料中引用的诗歌虽短,却非常富有哲理。对海员来说,“起锚时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就是航行的开始,也就是一次“出发”;而“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就是航行的结束,也就是一次“到达”,“盼望出发”盼望的是经历大海的惊涛骇浪,“盼望到达”期待的是战胜困难抵达彼岸。没有出发,就无所谓到达;没有战斗,也就谈不上胜利。充满豪情与自信的出发和收获满满的到达都是对海员生活的赞美,每一种盼望都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喜悦。
  二、确定主题,找到独特的切入点。
  选择“出发”还是“到达”作为文章的主题,需要对这两个词汇做出属于自己的解读。出发不仅仅是从一地到另一地的启程,更可以是引申意义上的“出发”。牙牙学语是出发,走入校园是出发,学习游泳是出发,打开名著是出发……同样,到达亦是如此,每次毕业都算是人生中一次小小的到达,战胜一次困难,也是一次到达,完成一个目标,当然也是一次到达……找到属于自己的切入点,确定主题,定好题目。
  三、联系自己,选用适合的素材。
  选用的素材越贴近生活,就越有真实而感人的力量。联系自我,可以从青春的一段段驛站写起,如告别小学、走入初中的出发与达到;联系社会,可以从身边日新月异的变化、身边人的事件写起,如疫情期间,医生与护士的出发或到达;发散思维,可以从阅读名著、对话名家、科技之路写起,如李白的出发与到达,探月航天器的出发与到达……
  【佳作示例一】
  出发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
  ◎刘蔚霖
  人生这条大船从生命诞生出发,在死亡时到达。生命总被一种隐形的不可抗力左右,在“出发与到达”这两种姿态间切换,至死方休。
  旅途往往不是一帆风顺,可以说往往命运多舛,很少在和煦的春光中被百花簇拥着漫步,更多是在茫茫大雪中不见前路。李宗盛唱到:“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在攀登人生中的每一座山岳时,或许都无人等候,或许攀上山头才发现期许的美景到头只是一场空。那是一种难言的孤独,是一种贯穿古今的绝望。
  当屈原踏上流放之旅时,他知道汨罗江会因他而不朽吗?当诸葛亮鞠躬尽瘁辅佐后主时,他知道蜀汉必然的命运吗?当苏轼被贬黄州时,他知道那是他跌宕起伏命运的开端吗?当凡·高自学绘画时,他知道面前将会有多少冷眼和嘲笑吗?
  也许他们知道山岳之上无人等候,但他们依然选择出发、前行。
  屈原在民间写下《离骚》,孔明留下“千载谁堪伯仲间”的《出师表》,苏东坡面对人生的坎坷,吟着“一蓑烟雨任平生”,成了宋代文坛中的一轮红日,凡·高画着星空,自己成为了其间最闪耀的星星。
  或许,出发的意义,根本不是到达?
  王小波写到:“那些要去的地方,都是素未谋面的故乡。”也许正是这样。那些璀璨的星星们把每一处地方都当成了故乡。以一种高昂的姿态歌颂着命运给予他们的痛吻,这种姿态就叫做“出发”。
  曾几何时,我曾如此厌恶出发,渴望停留。曾经对于一切挑战充满厌恶,自己将自己囚禁在亲手搭建的囹圄中,直到如梦方醒,领悟到:“人生之意义,不就在于出发吗?”
  那么,出发吧。或许旅途中会有硌脚的石头,不如把它捡起来,向路旁的小溪种一株漂亮的水花。
  【佳作示例二】
  到达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
  ◎张思宜
  表姐去年高考,只考了五百多分,只能去海南的一所大学。当时开玩笑说她去了“天涯海角”,但她心里到底不甘。
  她是个怎样的人呢?看过很多书,有礼貌,孝顺懂事,小时候很优秀,高中读的是西昌最好的中学,从来都性情温和,从没颓废过。
  可是她考砸了。
  怎么办呢?全家人商量来讨论去,满眼愁云密布。她呢,也不想去海南,那就只能复读了。
  远离父母,她搬来住在我家,生活由我妈照顾。她很少放假,我看见她被又大又长的校服拖着,本就单薄矮小的身体撑起了沉重的书包,在夜色里我突然就觉得很辛酸,她吃的苦都是自己选择的啊。
  今年寒假,疫情突如其来,而我们都回到西昌老家。她没带够书,但一天一天地还是坚持学习。我记得她考试时,手机放在面前电脑的架子上,用来监考。每天面对电脑和手机,她从房间里走出来时眼神都是疲惫的。
  疫情耽搁了开学,正上大学的姐姐很清闲,整天睡到很晚才起。表姐在旁边学习,我姐还在那儿躺着做梦;中午我在客厅里看电视,表姐还关着门在学习;我们出去玩儿,散步到很远很远,回来时她还坐在那儿呢。她每天都打卡,起床打卡、睡觉打卡,还要拍照上传,时间被整齐地划成一块一块的。
  她曾经跟我说,她考完要看哪些电视剧,要听哪些歌,要去哪儿游玩……仿佛这些小小的盼望是支撑她的力量,想想就能让她幸福。
  有一天晚上,她的班主任在微信群里发了考试成绩和排名,她考得不太理想。我妈看到后,很是担心,结果她从楼上下来,路过我妈的房间时,居然主动走进去,分析原因给我妈听。那时我也在旁边,第一次觉得她冷静又理性。
  表姐每天对着电脑,在苦海里翻腾的时候,我度过了一段悠闲的长假期。但是突然有一天,她要回学校了,那时,疫情还没完全结束。
  不久,她就高考了。这一次,她上了六百,考到了上海心仪的大学。
  皆大欢喜。
  为了提升这几十分,她熬了一年,一年后,她到达彼岸,前程似锦,春和景明。
  盼望出发的海员啊,他明知远航路上有暗礁和巨浪,可是为了美丽的风光,他欣然前往。若来日抵达彼岸,他的生命又多添华彩,握着这样的力量,他又充满向往地扬帆远航。
  前方的路泥泞坎坷,表姐又何惧出发,她风雨兼程,直至到达,怀着勇气,怀着坚韧,去收获自己的宝藏。来日再扬帆,便是她站在到达之地给人生重新设置目标、再度启程之时!
其他文献
以“求渊博之学识,树完美之人格”为校训的宜兴外国语学校,坐落在风景优美的太湖之滨。英华文学社创办于2001年,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写作舞台。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学校定期举办读书节,每学期都会举行名家读书报告会,近几年邀请了肖复兴、梁衡、张晓风、丁立梅等名家讲座,以滋养莘莘学子,成就他们的文学之梦。
【2021年中考作文备考金题】  鲜花的绽放不为观赏者的愉悦,小鸟的飞翔不为仰视者的观赏,波浪的欢笑不为游人的聆听……展现优雅的风姿,是万物生灵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或许,你只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员,默默无闻,就像田间的小草;或许,你是莘莘学子中的佼佼者,就像娇艳的鲜花。但只要我们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就都很有价值。  请以“就这样做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联系
一进门,我就向外婆抱怨学习压力大——急于取得优异的成绩,却一直未能如愿。外婆笑了笑,没说什么,便直接去灶台前为我熬最爱的腊八粥。  又到了腊八节了啊!我深感时光易逝,在短时间里什么也没做成。我踮起脚,轻轻走到陶锅旁,眼见这豆子和水纠缠、旋转,可彼此却躲躲闪闪,甚至有的沉入锅底。外婆左手执扇,右手执勺,从容安静地扇几下火,搅拌一下锅里的汤汁。外婆就这样安静地守着一只陶锅,一直重复这个动作。我在旁边哼
【模拟金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句话,一本书;一粒沙,一处景;一件事,一个人……也许需要我们用心、用情、用岁月才能慢慢读懂。  请以“我终于读懂了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思路导引】  一、审题  这个题目中“终于”“读懂”和“你”是题眼。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有“到底”的意思,本文就要写出我由“不懂”到“读懂”的过程。 “读懂”就是理解的意思,就
废琴  【唐】白居易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①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②。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注:①玉徽:玉制的琴徽,亦为琴的美称。②泠泠:形容声音清越。  琴诗  【宋】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模拟演练】  (1)《废琴》这首诗中
這封书信是一位名叫曾世杰的父亲在妻子去世一年后写给自己的两个儿子的。身为台湾国立台东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勤奋努力的曾世杰因为工作上的事务缺少了很多陪伴妻子的时间,也缺席了最后一次的全家出行,而这也成为了他终身的遗憾。妻子病逝后,曾世杰开始反思自己,自责和惭愧在所难免,可同时他想到的是在今后的生活中少一些这样的遗憾。在这封书信中,曾世杰以儿子总是忘记给他打电话这样一件小事为引子,现身说法,将自己在妻子
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我沉浸在汉服世界中,陶醉在中国味儿里。  前不久,一股汉服风潮掀起,大街小巷,多的是身着汉服的姑娘们。上至年方三十的阿姨,下到豆蔻年华的少女都疯狂沉醉在这霓裳之下。我姐也疯狂地痴迷于此,不顾爸妈的反对,买了一条齐胸的襦裙回来。一试上,就惊艳了我们。  姐姐体态纤细,身材高挑,俏丽若山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恰是面如白雪,肤若凝脂,唇绽樱颗,榴齿含香,腮边微粉,眉似弯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从“常识”到“社会”的变化过程。该过程积累了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去研究、借鉴。    一、20世纪80年代的“常识”课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与此同时,幼儿教育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1978年教育部颁发了《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试行草案),1980年又制定、试行《幼儿园教育
【2021年中考作文备考试题】  天地浩大,山河壮阔,禅师曾有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芸芸众生,我们只是普通的一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说:“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平凡的生命也有美丽的梦想,平凡生活亦有其真义所在……  请以“平凡中,亦有流光溢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名师题解】  这是一则命题作文。平凡,是指普通,简单,不起眼。亦,“也”的意思。“亦
去年夏天,去北欧旅游,在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参观一座古老的教堂。大厅一侧密匝匝地排着黄铜色的管子,高低粗细各别,最长的直达穹顶。我往顶上看,帽子掉下来了。约莫算算,重量该上百吨。这就是管风琴。它的乐音,途中坐旅游大巴在鹅卵石铺的街道上走时听过,极丰厚的和音,悠长的尾音,但没亲眼看人弹奏。布告牌写着演奏的时间是下午一点,还差40分钟。导游催着上车,恋恋地离开。  蓦地记起马雅可夫斯基的诗:“而你/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