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我辨,才有真阅读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47470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浙江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两道试题,分析学生失分的原因,批判“建模”教学的弊端,呼吁教学要注重培养思辨性思维。并结合自己直接或间接的教学经验,提出“变‘教师表演’为‘教师引领’”“变‘教学权威’为‘理性教学’”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文学类文本阅读;思辨;教学策略
  2018年全国高考结束后,我将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给高二的学生做了模拟测试。通过阅卷,发现在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学生失分较多。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浙江卷)文学类文本阅读取材于叶文玲的《汴京的星河》,共设四道考题,依次考查了“精彩语言表达艺术的品味”“作品艺术魅力的领悟”“作品结构的分析”“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等四个能力点,共20分。下面结合试卷第10题和第12题,谈谈学生作答失分的原因。
  试卷第10题为:
  “作者的兴奋情绪在文中画横线部分表现为怎样的语言特点?”
  原划线句:汴京城名不虚传,而汴京人也果有奇术异能!你看那一盏盏巧夺天工的彩灯,真个是收尽了祥云五色荧煌炫转,那千百盏争奇斗俏的灯,一一地当街密密地排列开来,交相辉映,金光四射。近近地看,真是千姿百态,大放光华,直教人眼花缭乱;远远地望,只见高高低低,五颜六色,飞旋流转,闪闪烁烁,道它是银河垂地,一点也不夸张。不信的话,此时你抬头望望中天,平日如练的素月,也悄然失色,端端地消淡了很多光华。
  这是一道考查语言特点的鉴赏评价性试题。学生要完成这道题,必须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既要能扣住 “语言特点”这一考查点,又要符合体现“作者的兴奋情绪”这个限制。且看这道题的参考答案:
  ①用词夸饰,辞彩绚丽;
  ②运用铺陈、排比语句;
  ③语气急切:用副词“果有”“真个”等加强语气,用“你看”“你抬头”等表现急于分享的兴奋心情。
  考生失误的原因有二。一是练惯了“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的试题,突然遇到这种新的问题,一时摸不到头绪;二是没有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很显然,给出的参考答案是从三个角度来拟定的,即词语角度、句子角度、情感角度。很多考生缺乏一定的思维能力,导致无法做到将知识清晰而立体地表述出来。
  思辨性思维是关于如何判断、建构与发展的思维方式。如果说创造性思维追求的是创新,那么,思辨性思维追求的就是“合理”,即在合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评估与判断。练惯了“赏析句子”“赏析语段”这类题型的学生,如果能分析此高考试题与平时习题的异同点,进而建构新的知识导图,以符合高考试题的要求,也不是一件难事。现在的教师,特别是高三年级的语文教师其教学方式多采用“建模教学”,力争让学生每一题型都有“模”可依,却很少贯彻思辨性思维教学。从这个角度说,高考不是在考查学生巧用知识的能力,而是在考查教师的“建模”能力。这种教学“扼杀了学生一些与生俱来的可以自然发展的思维能力,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向深度、广度发展。”[1]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开展思辨性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使学生能“见招拆招”,解决实际问题,是目前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试卷第12题为:
  “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
  这是一道“作品结构的分析”题,指向性非常明确。但是大多考生却无法准确找到破题之门,为什么?
  从学生层面分析,学生的学习依然停留在“吞咽式”的惰性状态。此试题既要分析三部分的各自作用,又要分析三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要求颇高。而学生“牢记”的是 “分析标题的妙处”“分析文章 XX段落的作用”等答题模式。“牢记”使学生形成了一种机械的条件反射,甚至成为了其阅读的枷锁。他们缺乏提纲挈领的大局观,缺乏纲举目张的联系观,其结果可想而知。 “吞咽式”的学习方式扼杀了学生解析文本、谋篇布局的能力,他们无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不能不说是学生阅读的悲哀。
  从教师层面分析,教师的教学更多地停留在“学生向我看齐,我向教参看齐”的遵从权威状态。在将学生“塑造”成满足某种需要的“产品”的今天,又有几位教师能坐下来,静心与学生“沂水春风”呢? 教师备课翻阅教参照本宣科,学生学习囫囵吞枣、亦步亦趋。这样的教学状态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欣赏能力,更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久而久之,必然造成学生思维品质低下,失去独立、主动思考的思辨能力,进而陷入“上一道题老师讲解的答案我能理解,但这道题我还是不会做”的怪圈。就拿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浙江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第12题“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来说,考生若能明确繁荣的大街、众多的游人、观灯的盛况之间的内在联系,那么必能明确:写街的繁荣是为了引出人潮汹涌,写游人众多是为后面观灯受阻埋下伏笔,写观灯盛况是为了把作品推向高潮。全文层层铺垫,层层推进的结构特点一目了然。但为什么在考场中学生会思维混乱、表达“无问西东”呢?很多问题,学生想不到、答不全、写不清,是因为教师长期的“权威”教学慢慢养成了学生惰性、惯性的思维,蚕食了他们独立、质疑、批判的思辨性思维。
  没有思辨的阅读,永远是别人的阅读,是一种人云亦云的虚假阅读。阅读《哈姆雷特》的分析文章,可能会读到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这都是别人眼里的哈姆雷特,因为这是阅读别人的评论文章之后留在自己大脑中的哈姆雷特,而不是我们自己真正读到的哈姆雷特。这种阅读,没有质疑,没有批判,没有自己,只剩蹩進他人的文字中,欣然全部接受他人所展现的观点,这是没有自我的假阅读。这种阅读只能让学生永远匍匐在作者的脚下,匍匐在有质疑、有思辨的读者的脚下,匍匐在教师的脚下。因此,学生在阅读中质疑、在质疑中分析、在分析中推理,再整合形成自己的看法,是一种思辨阅读品质,它需要教师的细心培养。
其他文献
摘要:散文教学是高中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难度比较大的文体,同时也最能展现教师的教学水平。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散文这种文学体裁的影响与熏陶,教师可以从美育的角度着手,首先指导学生进行审美阅读,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地点拨引导,促进其进行深入的美育训练。以《江南的冬景》教学为例,具体说说如何从美育角度入手开展散文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教学;美育  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时,其教育方式应由
摘要:应用项目学习理论开展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探究,形成提出、规划、实施项目等一系列教学流程,运用测评工具辅助项目施行,循序渐进指导学生深入研读名著。以《水浒传》教学为例,探索名著阅读教学途径,以期提升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名著阅读;项目学习;教学策略  2017 年版新课标要求学生在阅读上做到真读书、多读书、读整本书。为促进学生真正深入阅读名著,笔者应用项目学习理论开展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探究
高尿酸可能引起痛风,但并不是绝对的。只有5%~12%的高尿酸血症会发展成痛风,有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可能一生都不会发展为痛风。  然而,高尿酸血症的危害并不仅限于痛风发作。过高的尿酸水平会加剧动脉粥样硬化,损伤血管,所以很多高尿酸血症患者虽然没有出现痛风,但很可能会出现冠心病、高血压、肾脏结石等疾病。同时,高尿酸血症对全身的健康状况都会带来影响。多项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代谢综合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是最早用动物心理实验来研究学习的实质与机制的专家,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他的迷笼实验,他也由此得出试误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并且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桑代克还据此提出了三大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虽然他的实验是基于猫这种动物,但由于其实验的机能关联性和科
随着气候转暖,即将进入旅游旺季,很多糖尿病患者也想享受大自然的美景,领略旅游文化的无穷魅力。那么,糖尿病患者出游应注意什么呢?  出行前要查体  糖尿病患者要检查血压、心电图、尿常规、血糖、血脂等,保证身体健康程度能胜任旅游。  病情平稳是出游的前提  对刚刚开始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不建议外出旅游,要等到血糖平稳,药物剂量稳定,没有严重糖尿病并发症,能识别低血糖,掌握各种注意事项之后再考虑出游。
《语文教学之友》是1981年創刊的,至今已经40年。当年操办此事的是廊坊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主任汤吉夫先生。先是向河北省出版局提出申请,批文下来后又忙着组建编辑部,筹措编稿、出版事宜。刊名题字,是中文系的周家驹老师去北京师范大学求他的老师启功先生写的,老先生写了三四条,让回来选用。刊物的第一位主编是汤吉夫,副主编是苗雨时、张立莲。创刊辞是由大家议定的。办刊宗旨为:面向中学,服务于语文教学。最初的组稿
笔者最近在江苏省中学教育科研协进会上开设了一堂公开课,课题是《听听那冷雨》。本文是余光中先生的散文名篇,也是他的代表作品,文章 “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柯灵),并有意让作品的社会意义、美感价值融为一体。为上好这一节公开课,课前笔者对课文进行了认真的研读,对课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并在校内进行了试上。为了达到设计与众不同、课堂师生互动、波澜起伏、高潮迭起的效果,在课堂结
第一次执教《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在2005年。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本文论述了什么问题?创新性思维的要素有哪些?为什么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谈起?关于创新思维的要素,为什么到篇末才给出全部答案?这几个问题来自于教参和教材课后思考题。当时,用这几个问题达到什么目的,让学生得到哪些方面的训练,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学生会有哪些提高,都没多想,就事论事,就题解题。  第二次执教《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It hurts to love someone and not be loved in return. But what is more painful is to love someone and never find the courage to let that person know how you feel.   只有付出的爱是痛苦的,但比这更痛苦的是爱一个人却没有勇气让那人知道你的感
摘要:古诗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强调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古诗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显得尤为重要。以《长安晚秋》教学为例,探讨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古诗教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指向  在古诗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这一直都是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有的教师认为要先将古诗的语言翻译成现代语言,然后分析其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等;有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