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问题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fly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说话能力在语文能力结构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语文教学中,说话教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和作用。它可以更好地发挥语言学科的工具作用。
  【关键词】语言的能力;语文教学;水平低下;基本任务
  说话能力对于语文能力结构体系的构建和语文教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培养说话能力主要抓好三个环节。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整体功能大于各局部功能的总和。语文能力这个整体是由听、说、读、写诸要素有机结构而成,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必须听、说、读、写一起抓。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某些原因,我国语文教学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虽有注意,但做得还十分不够,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重新探讨,以期引起 更多人的关注。
  一 我们先简单看一下传统教学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注意不够的缘由所在:首先,在人类发展史上,人们过去因受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限制,“声不能传异地、留于异时”。所以人们利用声音、发挥声音效能的领域非常狭窄。人类一开始要想办法用简单的线条、符号等来克服声音的这些缺陷,诸如“结绳记事”之类,所有这些,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书面语言(文字)的发展。这是人类语言发展史上的共同特征,这也是口头语言本身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的最大局限。
  其次,由于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意识积淀的影响,也使人们对说话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相当大一部分的人还是把能说会道与花言巧语等同起来,甚至有人把“祸从口出,少说为佳,不说为妙”视为至理名言、生活哲学。直到今天我们不少人仍然信奉“沉默是金”的所谓“生活真谛”,这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意识积淀给说话能力的培养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与此同时,建国后(特别是在“文革”期间)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有些人以“大老粗”为荣,不注意言辞的表达;而近来一些所谓“大款”也往往是口出狂言、语不成篇、错漏百出,所有这些,对说话能力的培养更是带来了严重的消极效果。
  再次,对高考升学率的片面追求,也影响了学校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毋需讳言,现在的中学教学在相 当大程度上是围着“高考”这根指挥棒来转的,因高考时没有专门对学生的说话能力进行考核,故而直接导致 不少学校对学生说话能力培养的忽视。
  基于历史的积淀及现实的原因,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便十分严重忽视了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有些学生读完了高中还不敢在众人面前讲话,即使有时“硬着头皮上阵”,也是结结巴巴、期期艾艾,或者含糊不清、层次混乱。这种情况不单出现在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身上,就连那些“优等生”有不少也是如此,这种情况应 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二 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在相当长的时间被人忽视,其原因除以上所述外,与有些人认为人自小就会说话,没 有必要进行培养有关;甚至有些人认为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会妨碍读写能力的发展。实际情形果真如此吗?我们先来看看说话能力在语文能力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先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看,语文能力这个整体是由听、说、读、写诸要素有机地组合而成。它包括理解、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能力。要理解口头语言便要 “听”,要理解书面语言便要“读”;要运用口头语言便要“说”,要运用书面语言便要“写”。因此,要运用口头语言,说话能力的培养便不可缺少,它是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部分与部分的关系看,按系统论原理,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听、说、读、写的训练,都很重要。听也是读,是用耳朵读;说也是写,是用嘴写;读也是听,是用眼睛听;写也是说,是用笔来说。”从“共时”的观点看,听、说、读、写是相通的。它们各有功能,又相互促进。现代系统论告诉我们:整体的综合训练,效益常常大于片面的和单项的训练。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说话能力 的培养是忽视不得的。
  从“历时”的观点看,在语文能力这个整体中,“听、说”在先,“读、写”在后。“读”和“写”的培养属于语文科的学习,它们始于学校;“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属于语文学习的范畴,它始于社会。人一生下来就开始接受“听、说”能力的训练。故而,我们这里所说的“说话”培养,不是指说零碎的话说俏皮的话或者简单的问答。它是指在现想现说的情况下说两三分钟以上,并且准确、周密、有条理、有头有尾的整段话、整篇话,它们有具体的要求:第一,要把话说得准确、得体,让人听了清楚、无误;第二,要用最少的时间,表达最多的意思;第三,要重点明确,有头有尾,意思完整,条理分明;
  三 学生说话能力在语文能力结构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语文教学中,说话教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和作用。它可以更好地发挥语言学科的工具作用。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察:第一是交际工具的作用。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它包括书面语和口头语两种。虽然运用口语交际会受时空的限制,但说话仍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是因为以说话的方式进行交际既经济、方便而又有实效,它不需要什么特别设备(每个人都有一张嘴、两只耳朵),不需要什么特别原料(只要有空气,就能传播声音)。不管多么复杂的意思,人们都可以用适当的话把它说出来。因此,有资料显示,在人类使用的各种交际工具 中,说话交际仍是最为重要的。第二是思维工具的作用。众所周知,说话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将内部语言(思维)借助于语词,按一定的语法结构快速地转换为外部语言(话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为了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总是边想边说、边说边想,内部思维与口语表达迅速传递,不断交错进行着。“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马克思语)。在语文教学中,说话教学和思维训练是同步进行的。说话要边想边说,这就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敏捷,智力的迅速发展。一个思维混乱的人,不可能会说出很条理的话。叶圣陶先生在《说话训练》一文中也提出说话训练是开启学生思想之门、引导学生发表之欲的“总枢纽”。教师如果抓住了这个“总枢纽”,就会有效地带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叶老的这个见解应当说是十分深刻的。第三是定向交流工具的使用。口语具有“定向表述”的特点,说话人是在一定场合对特定的对象进行讲述。为使表达收到最佳效果,就要使讲话合乎对象的社会地位、身分、知识修养程度以及所处的心理状态等。这也即是说,在说话时要考虑在不同的场合下,对不同的人该说什么样的话才适合。哪些话该说,说到什么程度;哪些话不该说,如何随机应变,如何换个措辞、换个方式去说才恰当,以至如何注意说话的声音技巧等。以上我们从造成轻视学生说话能力培养的原因、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性、说话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说话能力培养的诸要素进行了探讨。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必须听、说、读、写一起抓。说话要边想边说,这就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敏捷,智力的迅速发展。一个思维混乱的人,不可能会说出很条理的话。所以,我们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时要注意这些!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尤其是社会经济基础较好的大城市吸纳了大量外来人口。进入城市的大量人口由于经济原因大多聚集在城郊结
面对21世纪已经开启的大门,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意识到:中国能否赢得这个世纪,关键是人才的培养。人们似乎已经感觉到新世纪人才之战的弥漫硝烟。而我们现在教育的对象中绝大多数是八十年代推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计划政策之后的“独生子女”——被人们称为“独生代”、“小太阳”、“小皇帝”。他们是跨世纪的一代,也是肩负重任的一代,可以说中国下世纪的发展就寄托在他们身上。但他们尚稚嫩的双肩能否挑得起这千斤重担
赫尔巴特说;“教学应贯穿在学生兴趣当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个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索和行为。兴趣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兴趣是标,其本在于大脑的兴奋,是中枢神经的最佳功能状态。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一 、紧密结合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若能将课本上的知识与
【摘要】当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网络已经在社会上广泛普及。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了现代人才应具备的基础素质,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帮助。本文首先指出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措施  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为了紧跟技术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步伐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立的一门必修课程,将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古诗教学更显她生命力的瑰宝,千百年来,早已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教科书。诵读古诗可以从中汲取做人的力量,提高人的 气质,陶冶人的情操。对于古诗文的教学众说纷纭,但无论如何古诗文的教学离不开朗读,“四读”教学法即:、初读古诗、整体感知,熟读古诗、自悟自得,适度讲解 诵读体会,和展开想像、拓展诵读的教学法对于从事小学古诗教学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小学古诗;教学法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师唤醒学生意识,点燃学生思维火花。本文从课堂提问的趣味性、针对性、层次性、创造性和激励性等方面探索课堂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提问;小学数学;兴趣;积极性;思维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重要手段。因此,恰当的课堂提问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搭建了一座新的桥梁,让他们一步
提升食用葵的生产率是推动其产业可持续发展与保障我国油料作物安全的有效路径.基于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的农户调查数据,运用较前沿的GML和EBM模型,分析了我国食用葵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