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素材多维解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len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说句谢谢就这么难吗?
  落水,被救。获救者向救起自己的好心人道一声“感谢”理所应当。然而,四川泸州一名10岁左右女孩掉进长江,5位英雄历经20分钟救援,确保其安全上岸。然而,获救的小女孩和她的家人却选择了悄悄离开。“为救人差点丢了命,却换不来一句谢谢。”目击者感到不平。
  8月13日晚,泸州市民陈先生和老婆来到长江边纳凉。江边有道堤坝向江中延伸,大雨过后江水恰好没过了堤坝,很多人都在上面踩水玩耍。“突然就看到一名10岁左右的女孩掉进了江中,水流比较急,很快就被冲走了,幸好女孩手臂上绑了一块塑料,才没很快沉下去。”
  大家都在喊救人,但可能都不会游泳,没人敢救。一名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见状,马上跳进了水中,游到女孩身边,托起了女孩。不久后,一名二十多岁的小伙也跳入江中救人。但是,挣扎了半天,两人还是没能带女孩游向岸边。
  正在三十多岁男子体力不支时,第三名男子跳入水中托住小孩后,三十多岁的男子游向岸边。二十多岁的小伙则跟在第三人和女孩后面,往下游岸边游去。
  第三个跳入水中的叫徐阳,是纳溪游泳协会队员,他离落水者有50米左右,游到小女孩跟前时,看到女孩周围还有另外两名救人者。“其中一人见我接到了女孩,就游上了岸,另一人则跟着我。”徐阳说,他托着女孩仰泳往岸边游的时候,发现水流湍急,就打算沿着水流的方向,从其他地方上岸。
  不料,徐阳刚游两下,跟着的小伙就体力不支,拉住了女孩的腿,想借助徐阳的力量一起游上岸。恰好这时第四名入水救人者从徐阳身边经过,徐阳就叫他去救落水的小伙。
  第四名跳入水中救人的叫刘宗北,是游泳安全劝导救护队队长。当刘宗北离小伙大约四五米时,看到他一会儿沉下去,一会儿又浮上来,手不停挥舞。“我都看不到人了,但一把抓过去,抓到了他的胳膊。”然后,刘宗北托着他的后颈,两人慢慢游向岸边。
  当徐阳离岸边还有五六米远的时候,也感觉自己不行了。这时岸边一个大汉跳入水中,抱起女孩游上了岸。徐阳随后也游上了岸,发现拖鞋早已被水冲走。
  52岁的刘宗北托着小伙往岸边游,快到岸边的时候,也感觉体力不支。幸好在这个时候,江边一钓鱼的人用鱼竿伸到他面前,一步一步把他们拉上了岸。
  整个过程中,目击者骆莉都在用电筒照向江面,方便大家救人。“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有手机的用手机照亮,有电筒的用电筒照,哪里有人照哪里。跳入江中救人的也是一个接一个,大家齐心协力。”回忆当时情景,骆莉很感动。
  持续将近20分钟的救援,终于取得胜利。可当大家都上岸歇了片刻,却发现被救的女孩已不见踪影。目击者称,小女孩被救起后一直哭,被一个年轻女子很快带离现场。“应该是她妈妈,三十多岁的样子。”“那么多人下水,小伙差点连命都丢了,她们连谢谢都没说一句。”目击者感到不平。
  [多维解读]
  1.别让好人寒了心。
  作为被救者就完全没有理由选择冷漠地离开,因为这是道义的使然,是人性的本能。作为孩子的监护人,能捡回孩子生命应该是一大幸事,假如没有这五位见义勇为者,女孩生命可能就要消逝,其中的利害关系其家属不可能不清楚。而此时,家长在又惊又喜中,居然没有向五位救命恩人道一声谢谢,实在让人感到遗憾。爱心和善举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动的,需要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撑,相互鼓励。如果你只顾一味地消费别人的爱心和善举,自己却不想有丝毫的回报,那么今后还有谁愿意无偿来给你提供帮助呢?
  2.履行好契约义务。
  一个人获得了别人的帮助,至少要让他人清楚地知道,他的行为是有价值的。向施救者道一声诚恳的“谢谢”,既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也是对施救者的一种肯定和认可。某种意义上说,这其实是一种道德契约,只有每个人都尊重契约、履行契约义务,一个社会才能逐渐累积起良好的道德风气。相反,如果有人随意违背契约、践踏规则,那么一个社会的信任基础就会遭到破坏。
  3.说声谢谢有多难。
  获救后,说声谢谢有多难?仔细想想,这个问题其实指向三个层面:一是自小以来,传统教育只教人见义勇为,却疏于告诉大家,以德报德才是见义勇为最好的动力与前提。二是成年以后,物质版图上的道德价值渐次凋敝,义举成为“傻大白”的奢侈品,不感恩、不言谢,甚至不辨是非,可又能拿他(她)怎样?三是道谢的成本并不高,“说一声谢谢有多难”的背后﹐通常隐伏着当事人复杂的利益算计和心理纠葛。
  4.感恩教育的缺失。
  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所传递的价值观念,也正是在这种价值观熏陶下,我们的社会充满了人性的温情﹑感恩的温暖。但遗憾的是,“被救不言谢”的事情时有发生。让被救人对救人者说声“谢谢”,并非“道德绑架”,而是文明趋势。见义勇为受益人当心怀感恩之心,这既是道德与感恩的良性互动,又是建立诚信社会的重要环节。说到底,这是道德的尴尬和无力,它撕开的是道德的“伤口”。而要想让这道“伤口”愈合,不知道需要全社会做多少感恩教育去弥补。
  [适用文题]
  感恩、义举、良知、道义、道德契约、知恩图报、道德底线、核心价值观等。
  二
  游客在三百年文物上秀恩爱引热议
  近日,有人将自己的海誓山盟宣言直接刻在了故宫的大缸上,想向人展示自己的爱有多么幸福.然而,没有获得大众的认可,却引来网友的口诛笔伐:这不是恩爱,这是可耻。
  9月11日晚,微博网友“砖石利剑”微博爆料称,有游客在故宫的铜缸上刻了一个心形图案,并在图中刻上了两个名字。据该网友在实名认证的信息中显示为“故宫博物院珍宝馆讲解员”。刻字处位置在故宫御花园南门进去,右侧的铜缸上。铜缸右侧的两个铜环把手之间,刻着一个“爱心桃”,“爱心桃”内上下分别刻着“张涛”“刘雅”两个名字。据《大清会典》记载,宫中共有大缸308口,由于各种原因的破坏,如今只剩下了231口。八国联军入侵时,在紫禁城中进行了大肆掠夺。掠夺中,许多匪徒用刺刀刮削鎏金铜缸上的鎏金,致使太和殿两侧大缸上留下了累累刀痕。铜缸是明朝所铸,至少有三百多年历史。   故宫就此事进行回应,严厉谴责这一不文明行为,故宫博物院已就此事向公安机关报案。并表示,将加强巡查密度。同时网友呼吁,提高违法成本,建立黑名单制度,将不文明游客拉黑限制其参观。
  近年来,诸如刻字留名等一些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屡见报端,多次引起舆论不满。2013年5月27日,网友爆料称,香港一名记者宋寅在甘肃瓜州县东千佛洞的石窟壁上题字留名。该记者所在报社社长称,该记者此前已被报社除名,对其有辱报格的行为表示谴责,并全力配合相关部门对其追究责任。
  2013年5月24日,网友爆料称,有人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用中文刻字,该事件迅速引来网友关注与热议。随后,当事学生家长通过媒体向公众道歉、向埃及方面道歉。
  2013年2月21日一名叫梁齐齐的游客,就在故宫大铜缸上留下“梁齐齐到此一游”字样,引发舆论哗然。网友对梁齐齐展开人肉,并对梁齐齐网上喊话:“故宫喊你回家剁手”。该字迹随后被工作人员清理,幸未对铁缸本身造成损伤。
  [多维解读]
  1.加大惩处力度。
  乱涂乱刻频频发生,与违法成本太低有关系。游客在故宫铜缸上刻字的行为,已对铜缸造成一定的毁损。但此种情况被损坏后易于修复、影响不大、情节轻微的,亦可以不认为是犯罪,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5条第3项的规定,对故意污损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损毁公共雕塑、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处以2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如此低的违法成本,能遏制住乱涂乱刻的冲动吗?因此,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大幅度提高污损文物的违法成本,让游客们由他律变为自律,进而达到不敢、不想乱涂乱刻的境地。
  2.凸显法律隐忧。
  对于故宫铜缸上的刻画行为,故宫表示将会视情况而选择报案与否,如此做法,凸显出了法律层面的短板和隐忧。就目前来看,刑法中对故意损坏文物罪做出了规定,但是需要达到“严重程度”,才能构成犯罪。那么,对于类似铜缸上刻字、折断古梅等行为,刑法处罚明显鞭长莫及。将不文明游客拉入“黑名单”的处罚,一方面监管不可能全覆盖、无缝隙,而另一方面则在于“黑名单”的威慑效果不理想。法律条文不彰,缺乏操作性和针对性,足以凸显出法律救济的无力。基于此,面对刻画、涂鸦等行为,不能只是依赖于景区的“私力救济”,而是应该补齐法律短板,赋予法律现实可操作性。
  3.提升管理水平。
  游客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的背后,既有游客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意识不强等主观原因,也折射出目前国内旅游消费教育相对滞后、景区管理亟需完善等客观现实。故宫作为管理方没有保护好文物,理应反思。景区配套设施不完备、管理粗放、监管不严,这些都会导致游客在旅游、消费过程中难以充分自我约束。因此,对于这些重要文物,以后势必要通过设置监控、加强巡查力度的方式来提升监管力度,对于私涂乱刻等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制止。
  4.提高文明素养。
  文物上秀恩爱是文明旅游之殇,真正的恩爱不需要将之刻在百年文物上。众所周知,文物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的美丽瑰宝,其记载着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典范,其理当得到我们的共同爱护,如此不雅行为让文明蒙羞。加强游客的文明旅游意识首当其冲。作为游客要将“文明旅游”四个字牢记心间,更要落实在日常的行动当中,文明旅游要时时讲,只有这样才能让文明渗透在旅游的方方面面。
  5.唤醒公共意识。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倡导文明出游,但在景点、文物上刻字留名、随地乱扔垃圾、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按规定拍照等不文明行为却一次次上演,无不体现了国民素质教育的缺陷和游客自身文明素质低下。如此任意妄为,源于其内心深处的一种占有欲和表现欲,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炫耀心理在作怪,无非就是想让后来人看到其“到此一游”。从本质上说,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一种审美体验,但各景区在经济利益的驱逐下,过多地强调了景点的旅游价值,大多是娱乐项目、美食节之类的宣传,而忽视了景点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要想让“刻字留名”彻底消失,关键在于国人公共意识的觉醒。
  [适用文题]
  形象、陋习、约束、任性、敬畏自然、爱护文物、国民素质、崇尚文明、无知愚昧等。
  三
  高校更名热背后的冷思考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日前印发《关于2015年列入教育部专家考察的申报设置高等学校的公示》。《公示》显示,2015年列入专家考察的申报设置中东部地区本科学校36所,其中:18所学院更名为大学,新设本科高校17所,合并调整高校1所。上海电力学院和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位列其中,拟分别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这次公示的名单中,有18所高校从学院更名为大学,有17所从专科学校升格新设为本科学院。有统计显示,自2000年以来,众多高校纷纷改名,从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的高校更名通知可知,2004年至今,全国共有322所高校更名,占到目前全国高校总数的1296%;2013年底,河南一次性为省内7所高校集体更名;有的甚至短时间内就实现三级跳:中高职合并,高职摇身一变成为学院,学院一跃成了大学。
  我国的高校更名,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由学校更名为学院,基本上是从专科升为本科的学校;二是由学院更名为大学,包括一些很有名的学院,也觉得学院名字不“高大上”,希望更名为大学;三是独立学院和母体学校脱钩,独立成为民办学校更名;四是学校想摆脱某些传统行业形象,有一个时髦的校名,去掉校名中机械、化工、农林等字眼,最好替换为文理、科技、经管等时髦词。
  以本次公布的18所院校为例,其中的石家庄经济学院更名为河北地质大学,地质和经济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但这所学校已是近二十年来的第二次更名了,每次步子都很大,从河北地质学院到石家庄经济学院再到河北地质大学。
  [多维解读]   1.提升办学质量。
  在追逐更名中,不少高校为达到更名的条件,增设学科、专业,可是这些学科、专业是否符合本校的定位,能否办出高质量,办学者却关注不多。有的甚至就由校领导拍板,哪怕教授和学生大都反对,也无济于事。于是,学校的规模变大,体量变大,名也顺利更改了,原来的办学特色却丢失了。这些更名为大学的学校和其他大学有何差别呢?在更名为大学后,有的学校原来的品牌甚至被破坏。更名可能带来好处,可如果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品质没提升,“更名红利”吃完后,学校该怎么办?现在的社会、家长和学生,评价或认同一个学校,早已不是想当然、只唯“校名”是从,而是要看具体的办学水平和实力。
  2.折射粗放办学。
  高校前赴后继热衷于改名究竟是为了哪般?难道“学院”改叫“大学”了,真的就能“麻雀”变“凤凰”?高校改名目的不外乎两个:一是为了气派,对内自我感觉良好,对外听起来大气;其次,是为了在争取科研、建设项目、经费上占些便宜,在人才引进等方面获得一定的优势。与其做改名大学的表面功夫,不如认认真真办学,只要学办好了,叫学院也无妨。我国高校的“改名潮”,折射出高校本身的极端不自信。一所高校只要埋头把学办好,有了响当当的实力,自然会得到应有的尊重。如果只是大张旗鼓地改名,而不高度重视学校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那么即便改了个好听的名,也无助于提高自信心和美誉度。
  3.珍惜校史文化。
  校名作为一所大学长久以来积淀的文化形象符号,往往承载着厚重的校园文化和教育梦想,是很多年、甚至很多代人集体心血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校名不仅要能够传递出办学特色的信息,也要给公众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提升公众对学校的社会认同。而高校更名,直观上无疑会割裂、黯淡或混淆相关大学的文化符号,不利于保留人们对相关大学长久以来形成的记忆,减损社会对相关高校的认同感。
  4.产生消极后果。
  改名升级所体现的趋势是,专业性大学向综合性大学演变,职业教育向非职业化靠拢,大而全成为所有高校追逐的目标。这一趋势导致的后果是,高校千校一面,原有的教育优势丧失,原有的特色资源流失,面向实践与应用的职业教育被摒弃。最终,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巨大的裂缝,高校毕业生缺乏特色与优势,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聘难并存。这一趋势还导致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即高校创新能力的下降。创新能力需要多元的文化结构、异质的知识体系、多层次的专业实践共同参与,相互碰撞与激荡,分工与合作。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体系的多元性为其提供了主要的养分与土壤。但是,千校一面的趋势却取消了创新所需要的多元与异质,由此也就遏制了创新力。
  [适用文题]
  内涵、名号、以名识校、找准定位、利益逻辑、提升软实力、改革高校升格制度等。
  四
  浙江新昌强拆所有报刊亭引争议
  9月16日起,浙江绍兴新昌县将拆除城区范围内所有已设置的报刊亭,新昌县城管局称路口报刊亭影响了行车视线。然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当地还没有拿出妥善的解决方案。
  目前,新昌县城登记在册的报刊亭共有32家。根据上级通知要求,经营户们要在今年9月15号前将这些报刊亭自行迁移或拆除,逾期未拆的将遭到强制拆除。为什么要拆除这些报刊亭?
  新昌城管局副局长张炎敏这样解释:我们新昌报刊亭有一个特点,一个就是基本都在路口,占用人行道,对转弯视线影响比较大。第二个特点,我们报刊亭基本上是已变味了,买卖报纸变成附带,变成经营杂货或者饮料香烟。
  实际上,早在去年3月,当地政府就曾下发通知,要求经营户自行迁移或拆除报刊亭。虽然最后未见具体行动,但由此带来的影响却较为深远。因为害怕拆除行动带来损失,不少经营户从今年年初开始就停止进货,当地老百姓购买书报也就成了一件麻烦事。而对于这次拆除报刊亭的行动,不少年轻人表示无所谓,而一些上了年纪的市民则表示出了惋惜。
  据了解,这批报刊亭的经营者普遍年岁较大,学历不高,家庭经济状况一般,这中间不乏残疾人,双下岗职工等等。报刊亭拆除之后,他们的生计该如何解决?这是经营户们目前最为担心的。
  实际上,新昌县报刊亭暴露的问题,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报刊亭都可以看到。那么,报刊亭该如何转型发展?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就曾提交有关“将报刊亭升级为城市报刊文化亭”的提案,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大力扶持,拓宽报刊亭经营范围,将其打造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
  专家认为,报刊亭是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对外文化窗口,对报刊亭的整治不应简单使用消减的手段。
  [多维解读]
  1.让城市形象失色。
  在政府看来,报刊亭并不能创造多少经济效益,或许应该让位于城市形象。但是市民连跨几个街区也无报可买,难以获取精神食粮,报刊亭业主生活水准下降,再美的城市形象也会索然无味。何况,报刊亭业主除了销售报刊杂志以外,还承担着义务指路人的角色,给过往市民、游客带来了方便。因此,政府在便民服务与城市形象之间找到平衡点,十分重要。事实上,带有文化气息的报刊亭与城市形象并不矛盾。如果把城市面子与市民看报需求与报刊亭业主者利益放在民意的天平上衡量,孰轻孰重,并不难回答。如果市民普遍感觉生活方便,城市形象自会无形树立。
  2.拓宽管理者视野。
  因为“市容整治”而直言不讳地将邮政报刊亭拆除,大搞“面子工程”,并非只是新昌县的独创。过去北京、河南、江苏、甘肃等地也曾干过这种事情。而新昌县拆除报刊亭的耐人寻味之处,则在于强调报刊亭对视线影响比较大和多种经营上。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新昌县城区内的报刊亭面临拆除厄运,并非是因为其影响了行人的视线,而是出于城市管理者的视野太狭窄,已经容纳不下一个小小的报刊亭了。报刊亭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文化氛围,它是城市的一个窗口,同时也是一个城市文明软环境的体现。城市报刊亭的多少,从侧面也体现了城市文明程度,是一个城市的文化风景线。一个容不下报刊亭的城市,一定是有严重缺陷的。   3.不应该一撤了之。
  在一些城市管理者看来,类似报刊亭这样略显突兀的存在,肯定是不合其追求整齐、划一市容环境的胃口的。然而城市管理者对于市容的评判标准,并不能取代市民的真实感受和需求。对于大部分市民来说,真正赏心悦目的市容环境,是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便利、愉悦的氛围。在这方面,充满书香味的报刊亭,堪称弥补市民都市文化生活需求的“充电站”。无论是新昌这样的县城,还是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报刊亭仍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一席之地,售卖的各种报刊既丰富、便捷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小小一个亭子还解决了从业人员的生计问题。当然,现有报刊亭要转换经营思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能仅仅为达到城市表面形象的光鲜,就从方便城市管理的角度出发,来决定作为城市基础文化服务设施的报刊亭的存废。
  4.城市的文化符号。
  报刊亭的存在,有着较大的精神文化价值。一个富于发展眼光和民本情怀的城市,不仅不应视报刊亭为城市发展的障碍,恰恰相反,更应将报刊亭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发扬光大,对现有报刊亭进行升级换代,使之在弘扬文化、便民利民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比如说,除了主营报刊外,还可经营文化演出门票、城市旅游纪念品等,甚至可以使之成为一个WiFi站点,繁荣城市的文化消费市场。报亭虽小,五脏俱全,在一定意义上,甚至起到文化传承的作用。报刊承载着传递信息、反映舆论、传授知识、提供娱乐、推销商品等重要功能,是人们了解时事、接受信息的主要媒体之一。
  [适用文题]
  驿站、便民、转型升级、拓展功能、民生使命、面子思维、城市形象、文化地标等。
  五
  五年间校园周边书店倒掉近一半
  新一年开学季,教育部发文决定对各地的高校校园书店数量、规模、书店性质、经营状况开展摸底调查。在很多人看来,这或是“倒闭潮”中挣扎度日的校园书店的“一根救命的稻草”,又或成为唱衰多年的实体民营书店的新注脚。调查发现短短5年时间,北大、清华、北师大等海淀区高校校内及周边的民营书店近半数者从高校的“文化版图”中黯然“消失”。
  今年6月,针对高校校园实体书店的生存状况,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0所高校中30%的高校内不再有实体书店,7857%的高校以教辅类书店为主。在阅读习惯上,76%的同学习惯阅读纸质书籍,每天阅读课外书不足1小时的占64%。
  2010年前后,某大学生网友曾整理过一份图文并茂的北京高校“书店版图”,当时作者曾按照书店的集群性分布,把海淀区的高校书店分为了四个商圈,分别是北大及万泉河,清华及蓝旗营,海淀图书城及海淀黄庄,北师大及其他周边,上面列出了40余家大大小小的校园书店。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时间里,这些区域内的20家高校书店,竟有十家已从版图上黯然“消失”。“消失”的,既有规模显赫、名声在外的,如“第三极书店”、“风入松”者,也有北大畅春园附近小平房内暗藏的六七家人文小书店,甚至连北大周末书市也“因校园用地紧张”于去年春天戛然而止。
  租金上涨、网络销售的冲击、阅读习惯的改变成为大学及周边实体书店消失的主要原因。
  实体书店受到网络书店的冲击较大,主要表现在新书的价格竞争上,而高校学生对价格最为敏感,实体书店新书卖7.5折,但网上比这价格更低,久而久之大家都不来实体店买。
  去年起,海淀区宣布每年出资400万元以扶持实体书店发展。然而,大多数校园民营书店对此计划并不知情,并表示即使符合扶持资质,也未必能列入扶持名单。海淀全区大大小小加起来有1000家实体书店,按扶持计划每年400万,每家不超过50万的资助标准,僧多粥少,注定不够分的,只能先考虑规模和经营都较大的书店。高校周边的民营小书店即使申请,难度也是大啊。
  对于喜欢的实体书店的形式,有媒体曾做过调查,66%的受访者希望“集休闲学术于一体,经常有沙龙活动”,22%的受访者期待“超市自助式书店”。专家也建议,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自有的资源并给予场地和资金的支持,重建起“文化沙龙式”的书店。
  [多维解读]
  1.凸显人文焦虑。
  实体书店式微,几乎是大势所趋。在此浪潮中,校园书店似乎同样难于幸免。所有这一切,无不让人黯然神伤。曾经以“人文地标”扬名的校园书店,如今或关门停业或惨淡营生,多数已不复当年景象。很显然,此一现象并非简单的商业更迭而已,而隐约对应着某种文化价值层面的危机。去书店淘书、看书,曾经是备受大学生喜爱的生活方式——安静年代里,这是极为流行的消遣方式。一代又一代的高校学生,在书店里求知、思考。而时至今日,大学书店的境况所以令人焦虑,无疑有着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人们担忧“大学生不再阅读”。另一方面,不少人难免会因之担心,当大学书店被抛弃,是不是意味着,那套价值秩序也会被抛弃?事实上,后一种担忧无疑更为根本。
  2.未必是件坏事。
  高校书店倒闭潮未必是个坏消息。首先,读书有很多途径,去书店买只是其中一种。若是去各大高校的图书馆里转转,或是在各大高校宿舍楼下看看网购书到货的频率,你会发现,愿意读书,而且是读纸质书的人仍有许多。只是,人们越来越青睐更低成本的读书方式罢了。其次,高校书店传统的支柱业务是教辅书,这部分书失去市场其实是件好事。由于高校基本不再统一订购教材,过去许多学生都会去周边书店购买专业课教材,这可谓是刚性需求。但现在专卖教辅的书店都生存不下去了,因为高校教材在有序地循环利用之中。简单说,就是高年级学生用完后转手给低年级学生,这是一种非常环保与节约资源的做法,值得鼓励。
  3.精神家园失落。
  实体书店远离大学校园,成为大学生的集体追忆,折射的是精神生活态度和方式的侏儒化,是校园文化标志和心灵港湾的消失,与其探讨经营上的出路,不如反思是谁缩小和压制着实体书店的生存空间?仅仅是金钱的问题吗?即使有人愿意赔钱开个实体书店,又有多少大学生愿意走进书店抚慰自己的灵魂呢?这或许是最为紧要的问题。当下,知识的工具性价值日益突显,与市场经济相契合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念取得了内在的兼容性,大学生群体越来越关注现实,理想淡化,尽管知识汲取积极主动,但功利浮躁,只关心能带来竞争筹码和利益获取的功用书籍,加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懒于思考、怯于反思,埋头于功利泥淖似乎在所难免。   [适用文题]
  人文地标、阅读文化、精神家园、实用主义、精神追求、阅读碎片化、文化价值危机等。
  六
  女科学家屠呦呦获中国的第一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北京时间2015年10月5日17时30分,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诺奖委员会说,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显著地降低了患疟疾的死亡率。屠呦呦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51年,屠呦呦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读书。大学毕业,她被分配到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
  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
  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其对鼠疟原虫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主要是疟原虫膜系结构的改变,该药首先作用于食物泡膜、表膜、线粒体、内质网,此外对核内染色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提示青蒿素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干扰表膜线粒体的功能。可能是青蒿素作用于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对氚标记的异亮氨酸的摄入情况也显示其起始作用方式可能是抑制原虫蛋白合成。
  屠呦呦1980年被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多维解读]
  1.回归科学的本源。
  科学有自己的科学规律,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它无法严格地用投入去预测产出,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就能创造出新事物,也很难按部就班达到预定的目标。有人为屠呦呦抱不平,这位诺奖得主居然是一位“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历,无院士头衔,无留洋经历。但这很可能只是个例——第二个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可能不会“三无”,但也很难说一定就是院士。我们没有必要因此给一位科学家本人贴上或许她并不情愿的标签,也并不合适通过这样一个标签来透视整个学术界。但“三无”之于屠呦呦因为诺奖而再次放大后,倒是提醒我们,真正重要的是让科学回归科学,让热爱科学的人更容易碰触到科学的进口。科学的通途可能有很多走法,无论有什么样的头衔和身份,无论是在哪里,只要是做科学的人,就是一位科学家,无关其他。
  2.板凳要坐十年冷。
  科研需要专注,而屠呦呦等人以沸点在60摄氏度下的乙醚制取青蒿素,经过191次实验,才在实验室观察到青蒿素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进而发现了青蒿治疗疟疾的原理。如果真要问上天何以格外垂青屠呦呦,正因她展现出一种脚踏实地、老老实实的科研作风。这是一个科学家有所建树的必然前提。然而,今天我们的一些科学家,恰恰缺少屠呦呦的耐心和吃苦精神。从一开始就热衷于讨巧,希望走终南捷径,为了多出成果不惜走上抄袭造假之路;一些人一度脚踏实地、躬身科研,略有成就后便成“老板”,摆出架子,“十指不沾泥”,不愿再“掉价”去做基础性研究。科学家踏踏实实搞研究,研究成果惠及全体人类,得到了相关方面的认可,获奖只是水到渠成、或早或晚的事情。
  3.团队精神的结晶。
  屠呦呦在获诺奖后称:“青蒿素研究获奖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结果,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也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诚如她所言,1967年5月23日我国启动“523”项目,动员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参与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研制,得到了医学家、生物化学家们的拱卫,像有机化学领域的专家周维善就率团队,就青蒿素结构测定和人工全合成进行了长达10多年的研究。而他们协力攻关,取得的成果也福泽了无数人,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4.期待下一个诺奖。
  屠呦呦的成功,无法否认是当时举国体制下典型的科技攻关成果,而在如今市场化体制下,能否再造就一个屠呦呦?目前在中国,更多的是每个科学家在自己奋斗,都认为自己的团队力量很强大,一起作战的可能性比较小,除非由某位院士牵头,把项目分下去,否则基本组织不起力量。不过,在中国科学院的上海药物所,身价千万元的科研人员已经出现了。他们的科研队伍如果出了科研成果,然后转给市场后,科研人员会占有50%的收益,不用再为生存和生活担忧,能集中精力做科研。事实上,在中国的富豪榜上,鲜有科研人员的名字出现。
  5.创建好科研环境。
  屠呦呦真正受到国内舆论关注是2011年获拉斯克奖之后。屠呦呦从在中国“默默无闻”到一举成为世界医学最高荣誉奖的获得者,这中间有明显的跨度。这至少说明中国的评价体系同外部的评价体系是有差别的,而这一差别值得思考。像屠呦呦这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而落选院士的,在我国并非个案。“因为做了一辈子,希望青蒿素能够物尽其用,也希望有新的激励机制,让中医药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成果,更好地发挥护佑人类健康的作用。”屠呦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屠呦呦的科研成就,脱胎于中国学术研究的既有土壤,而她的科研成就与当前评价体系下的认可度的倒挂,也引人深思:如何摒弃行政主导下的科研管理模式,让科研领域的评价回归学术本位,形成对科研的良性激励?国人摘诺奖的事实证明,国内缺乏的绝非是创新型人才,所缺少的不过是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和环境
  [适用文题]
  认可、肯定、自信、自省、奉献、默默耕耘、改善科研环境、完善激励机制等。
其他文献
原文  [JZ][HT5”XBS]老人和鸟儿[HT]  [JZ][HT5”SS]文/贾平凹[HT]  (1)这个山城,在两年前的一场洪水里被淹了,三天后水一退,一条南大街便再没有存在。这使山城的老年人好不伤心,以为是什么灭绝的先兆,有的就从此害了要命的恐慌病儿。  (2)但是,南大街很快又重建起来,已经撑起了高高的两排大楼,而且继续在延长街道,远远的地方吊塔就衬在云空,隐隐约约的马达声一仄
一  深夜开来的洒水车  张小平  1975年的一个夏天,一群即将离校的大学生在列宁格勒郊外聚餐。等大家吃喝尽兴,已是凌晨时分,想回城里,公交车已经没了。大家只好站在路边,盼着有车路过。但由于位置太偏,等了许久都没见一辆车。大家着急了,一边抱怨着,一边希望会有奇迹发生。又过了一会儿,还是没有车来。许多人都失去耐心,借着酒气席地而睡,只有两个急着回城的学生还在路边张望。  这时,一辆洒水车向这边驶来
我們知道,学习数学离不开基本的数学思想,如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和转化与化归思想等.而数学解题,必须讲究方法.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半途而废.那么解答高考数学题同学们必须掌握哪些基本的方法呢?
当灯晴人散,当夜凉如水,当那些尘封的记忆再次袭入你的心房,那份温柔的痛,让泪水轻轻地滑落。  怀念从前,季节总是如歌般行吟。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染火枫林,琼壶歌月,茶烟轻扬,清风湿润,岁岁年年。朵朵绽开的花红,伴着追忆的情怀,清幽在我的心门,雅居在我的身旁。  朋友不在多少,在于真心交往;缘分不在万千,在于坦诚相见。想念一个人,是温柔的疼,是流泪的幸福,想念的时候,甜蜜中夹杂着酸涩,情到
情态动词表示说话人对某一动作或状态的态度,认为“可能”、“应当”、“必要”等等,但本身词义不完全,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必须和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即动词原形;ought 除外)连用。情态动词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朗读时,情态动词的肯定式一般不重读。  1. can和could(could是can的过去式)  (1) 表示“许可”、“惊异”、“可能性”、“能够”等。在口语中,can 可以代替may
不等式恒成立、有解等问题,往往需构造辅助函数,借助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解题.这里列举几种常用的构造函数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不等式的证明  证明不等式f(x)>g(x),常用方法是:1作差构造函数h(x)=f(x)-g(x),转化为证明h(x)min>0.当h(x)求导后不易求得最小值时,考虑方法2;2求f(x)min,g(x)max,若满足f(x)min>g(x)max,则不等式f(x)>g
数列、不等式如影隨形
【摘 要】 该实验以东北对开蕨的孢子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试验,得出了东北对开蕨孢子离体快繁的途径:孢子试管培养初步得出原叶体,原叶体通过扩繁数量增多,然后将这些原叶体进行试管外诱导得到孢子体,培养孢子体即可得到东北对开蕨的植株。另通过配方比较得出:试管内采用MS培养基增殖效果最好,试管外培养过程中定期喷施0.1% KH2PO4诱导剂效果最好。  【关键词】 孢子;东北对开蕨;原叶体增殖;孢子体诱导
一、填空题  1.已知集合A={2 a,a},B={-1,1,3},且AB,则实数a的值是.  2.若函数f(x)=2x2-1的图像上一点(1,1)及邻近一点(1 Δx,1 Δy),则ΔyΔx=.  3.已知偶函数f(x)在[0, ∞)单调递减,且f(-2)=0,若f(x-2)>0,则x的取值范围是.  4.已知a=(23)34,b=(32)34,c=log223,则a,b,c从小到大用“<”号排
古人有言:“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临场写作议论文时,如何打造一个“骤响易彻”的绚丽凤头呢?实践证明,引用诗文、名句来开头,不仅能简洁地引出观点,为全文立下总纲,而且可以增添文章的文采和气势,这是因为名言警句大都言简意赅、内蕴丰厚,足以给人启迪、发人深思。  引用名言警句开篇,可分两种情况:  其一,引发观点。  即以相关的名言作为“引子”,自然而巧妙地引出或生发出自己的观点。其妙处在于规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