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实验问题的解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47105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主要是针对具体物质的结构、化学性质和变化规律等进行研究。高中化学采用实验教学能有效的为我们呈现出直观的化学物质,方便我们对化学物质的认识和理解。本文主要针对化学实验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解答策略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化学实验 试题特点 解题方法 例题解析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146-02
  前言
  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试题中化学实验问题也是常见的一类题型。但是目前高中化学实验问题综合了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等方面的考核,因此难度较大,部分人对化学实验问题仍然存在难以突破的地方[1]。针对高中化学实验问题进行详细研究,总结出化学实验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解题思路,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化学实验问题的解决能力。
  一、高考化学实验问题特点
  在高考中,化学试题通常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高考实验问题主要以课本内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基础,进行相应的演化而来,问题以课本内的选材居多[2]。其次是题型主要分为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物质检验、分离和提纯等几大类型,同时结合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部分,题型具有相对稳定性。第三,高考的化学实验题通常呈现出难度较大的特点,我们不容易拿满分。最后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开放性较大,甚至部分试题含有其他学科内容。
  二、化学实验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1.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验基础知识
  化学实验问题基本上都是以课本中的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延伸而来,因此熟练掌握课本内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实验原理,清楚了解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的目的、要求、步骤、注意事项等基础知识,能有效的促进我们对化学实验习题的解决。
  2.注意解答方法
  在进行解答化学实验问题前,首先要仔细阅读试题,并对题目的目的和要求进行分析,迅速在大脑内搜索与试题相关的化学原理以及仪器的使用方式等基础知识,最后理清解题思路,对实验问题进行解答。
  3.做好反思分析
  认真做好化学实验问题反思总结分析对学习化学实验、解决化学实验问题非常重要。高中化学问题具有较强的综合型,一道问题可能涉及到多个知识点,因此在解决实验问题时要仔细分析化学实验题考察的知识重点和难点。
  4.解题的规范性
  在进行化学实验问题的解答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答题的规范性。首先要注意选用试剂、溶液的书写,溶液最好写成中文名称,记住要在化学式后注明溶液,若在实验试题中涉及到溶液的浓度和用量时,需要标注出溶液的浓度和用量。对于固体或气体的书写,可采用中文书写或化学式书写两种方式。最后在书写实验现象的过程中要全面准确的描述,化學方程式的书写要保证式子的合理性、完整性等。
  三、例题解析
  例1:在潜水艇中经常使用过氧化钠作为呼吸面具的供氧剂,请自行选择化学试剂和化学用品,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说明过氧化钠用作制氧剂的原理。
  (1)A装置为制取二氧化碳装置,请写出A装置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1实验装置,完成下列表格。
  (3)写出过氧化钠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試管F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过氧化氢与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反应原理,以及反应生成物。通过分析上图所给的仪器装置可知,A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装置,因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使用的是固液发生装置,主要采用的试剂药品为盐酸和碳酸钙,但是在反应的过程中会混有氯化氢气体干扰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反应,所以B装置的设置主要目的是除去氯化氢的干扰。C装置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装置,气体与固体间发生反应,反应在固体表面反应,并且反应的速度较慢,产生的氧气中混有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溶液为碱性溶液,E装置为利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装置,当气体收集满后,对气体进行验证,通常对氧气进行验证采用的一般为带火星的木条,能将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证明为氧气,若不能使之复燃则证明为其他的气体。
  点评: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化学实验题,采用化学实验题的基本做法能迅速将问题简单化。我们首先要牢固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现象,对化学各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过程能十分了解,同时要熟记常用的制备过程和物质的检验方法,理清解题思路,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例2:两名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硫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的反应,判断它们之间是否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因此采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当关闭弹簧夹,并滴加一定的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A中有白雾生成,并且铜片的表面有气泡产生,B中有气泡冒出,并有大量的白色沉淀,C中产生白色沉淀,且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逐渐消失。打开弹簧夹时。通入氮气,并停止加热,过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并从B和C中取出少量的宝色沉淀,加入稀盐酸,发现白色沉淀溶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中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该沉淀生成表明二氧化硫具有_______性。
  (3)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解析:浓硫酸在加热的情况下,可以与单质铜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而二氧化硫溶于水后显酸性,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硫酸又与钡离子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硫酸钡白色沉淀,因此说明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当硝酸根被还原后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接触空气后容易被氧化为二氧化氮,因此C中会出现浅棕色的气体。
  点评:本题的综合性较强,因此在解题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解题的过程中要依靠严密的逻辑推理将问题由难到简的转化。当然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也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结束语
  实验作为化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只要能牢固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在平常的化学教学过程中能多观察发展,在答题的过程中能沉着应对,冷静分析,高中化学实验题就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杨丽娜.浅谈高中化学实验问题的解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3,07:128-129.
  [2]习书秀.高中化学实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单单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注重进行学生的德育教育。在教学中兼顾到道德和思想品质的教育,是语文
邱学华 著名小学数学教学专家,特级教师,曾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担任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兼职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通过40多年的思考研究和教学实验,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尝试教学理论。  林良富 宁波国家高新区外国语学校校长,宁波万里国际
时光荏苒,马祖光院士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为了缅怀这位新时期国防科技战线的尖兵、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国防科技工业系统掀起了学习马祖光院士的热潮。六月中旬,本刊记者怀
中国入世,竞争的国际化日益成为大中华经济圈发展的主旨;区域竞争、城市竞争、行业竞争此起彼伏,异常激烈;长三角和珠三角举世瞩目,成国内外商家必争之地;珠三角历经20多年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直以来,消费者对化妆品的追求从未停歇,且愈加狂热,化妆品市场也因此得到了迅猛发展。为了跟上化妆品市场的发展脚步,与之配套的包装行业也在不懈努
到目前为止,源于去年的全国性的开发区大整顿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原有各类开发区总数为6015个,现已撤销3763个。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的开发区之路该如
逐步和国际市场价格接轨是轿车工业的根本出路袁国顺,袁晓苗一、轿车市场形势严峻继中型卡车连续两年销售疲软之后,1995年下半年轿车市场也开始疲软。广交会上,虽然轿车展台琳琅满目
典型的原始粉末总是容易在强力或弱力作用下形成团块,纳米、亚微米颗粒由于其巨大的表面效应,这种趋势更为显著。准确的粒度分析依赖于颗粒的良好分散及分散体系稳定性的良好
健康思想和“以学生为本”是当前教育中的主要理念,在体育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保证教学策略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在本文中,分析教学实践中利用的分层策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