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睿给曹丕上的一堂亲情课

来源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c_0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睿是魏文帝曹丕和甄氏的儿子。想当年,还是王世子的曹丕,看上了美人甄氏。这甄氏本已嫁入袁家,做了袁绍的儿媳妇,可曹丕垂涎她的美色,趁袁家败落之际,趁火打劫,把甄氏弄到手,于公元205年,生下曹睿。可不久,曹丕移情别恋,又喜欢上了美女郭氏,郭氏想独享宠爱,就天天在曹丕面前说甄妃的坏话。曹丕一怒之下,将甄氏赐死。
  郭氏无子,甄氏死后,曹丕把曹睿交给郭氏抚养。曹睿亲眼看到亲生母亲被害死,悲愤难言,因此非常讨厌郭氏,但郭氏是父亲跟前的红人,为了生存,他又不得不听从父亲的安排。他知道,只有忍辱负重,才能出人头地。
  因为甄妃的原因,曹丕并未打算立曹睿为太子。
  这天,年方十五的曹睿跟随曹丕到郊外打猎,一只母鹿领着一只幼鹿从他们面前跑了过去。曹丕弯弓搭箭,把母鹿射死了,然后转过身来,让曹睿射杀小鹿。曹睿望着那只惊恐的小鹿,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眼泪禁不住落了下来,他说:“父皇既然已经射死母鹿,我怎能忍心再射杀其子呢?”曹丕听后,感觉到儿子给他上了一堂亲情教育课,不由得一阵心酸,当即把弓箭扔在地上,回宫了。
  经过此事,曹丕幡然醒悟,不讲亲情的君王真的就是一个薄情寡义的孤家寡人,于是心中有了立曹睿为皇太子的念头。公元226年,曹丕病危,立下遗诏,立曹睿为皇太子。同年,曹丕驾崩,曹睿继位,是为魏明帝。
其他文献
在一片光秃秃的山岗上,有一棵又高又大的老梧桐树。老梧桐树已经在这片山岗上风风雨雨地站立了二十几个年头了。可惜山岗实在太荒凉了,连夏季偶尔会有的几朵淡色小花,也时常被附近村里的淘孩子摘去。老梧桐树每次都想對孩子们说点什么,可又能说什么呢?难道人们不知道花草也会痛吗?  “你还好吗?”这是老梧桐树每次唯一能做的,毕竟大家住得就像邻居。  老梧桐树实在是太高大了,他的枝丫可以伸展到很远很高的地方。所以他
李先生:光明老师,我孩子小学三年级,写作文喜欢模仿别人的范文。我该怎么办?  光明老师:我个人认为,小学低年级,孩子写作刚刚起步,不怕写得千篇一律,不要介意孩子都写一样的东西。大家的写作就是从这些大到篇章,小到字词模仿开始的。只要孩子能写出来,语句通顺就可以。三年级的孩子太小,没有自己的判断,到五年级,他有自己的主见了,你让他们写一样的,他们还不会那样写呢。  李先生:让孩子写写日记,我该怎么做呢
陈年旧案就像鱼刺一样卡在警署刑侦人员的咽喉,剔除不掉却疼痛无比。这些案件往往因为缺少证据和线索而难以告破,随着时间的推移,侦破的可能性就更小了。让时间退回到2002年日本东京的凶杀现场……  案件回放:  13年前8月的一个深夜,日本东京郊区的一栋别墅中传来了女主人歇斯底里的惨叫声,而后一家五口惨遭灭门。待警方赶到现场,凶手已经扬长而去,当时警方多方搜索到350多条线索,却仍然没有将凶手捉拿归案。
一哥:  我是个腼腆懂事的女孩子,学习很少让家里人操心,这次考试也很争气,考了全校第二,开学就六年级了,爸爸妈妈决定把我转到这里最好的小学,可是还没等兴奋劲过去,我就发愁了。这意味着我要和所有同学告别了,我非常害怕面对那么多的新同学。而且上这所学校的都是很优秀的同学,以后竞争也会很激烈,我害怕和同学们交往起来会很困难。现在越临近开学,我就越怀念自己原来的同学。没法见面,手机短信、QQ就成了我们的联
2016年7月5日,重庆市江津区青堰村11对双胞胎相聚一起合影。青堰村共有367户人家,其中就有39对是双胞胎。双胞胎中年龄最大的已有89岁。  青堰村党委书记、40多岁的黄昌佑告诉记者,最传奇的是黄海青一家。黄海青本人有个双胞胎兄弟,黄海青有一对双胞胎儿子,而他另一个儿子的一对子女也是双胞胎。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全世界近90对夫妻中,才有一对幸运儿。但该村百余户人中,足有39对双胞胎,在
一次家访回来,几个同事说,现在联系方式那么多,要和家长交流孩子的情况,电话交流最方便,要么在家长接送孩子时直接与家长交流也可以,没必要再到学生家里去了。我笑着说,电话里只能简单说说孩子近期表现,接送孩子时间短暂,不能深入交流,传统的家访依然很重要,有些学生只有我们亲自到他家去,才能详细了解最真实的信息,才能对其因材施教,才能打开教育这些学生的那扇最合适的大门。   周强是我班这学期刚转来的一个学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读的书不少,可合上书以后却说不出刚刚读完的书里到底讲了什么,或者东拉西扯地讲述一通,根本把握不住内容的重点。这样的阅读是“遍地开花式”的,也是“蜻蜓点水式”的,起不到开卷有益的效果。怎么样才能有的放矢地把握重点、高效阅读呢?  本期和大家分享阅读方法之“检视阅读法”。这是一种搜索性阅读活动,又称“寻读”“猎读”“略读”或“预读”,是系统化略读的一门艺术。  “跳读”“猜读”对需要在
摘要:中国古代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千古传唱,成为中国文化史上长盛不衰的盛宴。本文具体分析一下中国古代诗词该如何鉴赏。  关键词:古代诗词;鉴赏;意象;意境;典故;技巧  中国古代诗词,是古典文学创作中一枝绚丽的奇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高度浓缩的语言文化的精华。由于古代诗词远离当代生活,时间久远,语言的跳跃性很大,意象比较模糊,加上目前的学生对古代诗词读得较少,理解不够,
我家书桌:  请爸爸妈妈告诉孩子,你是否有“母亲对往事如数家珍,而‘我’却不记得了的事情”。常回家看看,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寻找一些亲情的回忆,在接受“新东西”的同时,也不要轻易地忘记那些“最基本、最真实的爱”。  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又是5月份了,她照例收拾着衣物。我躺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栀子花发出浓郁的香味。  “玲珑,你看,这儿
“我们小时候”丛书共六册,分别为王安忆《放大的时间》(王明明插图)、苏童《自行车之歌》、迟子建《会唱歌的火炉》、张梅溪《林中小屋》(黄永玉插图)、郁雨君《当时实在年纪小》和毕飞宇《苏北少年“堂吉诃德”》。  这是一套大作家写给小读者的儿时记忆,也是一套文字优美至极的名家文集,读来趣味盎然,齿颊噙香。  王安忆、苏童、迟子建、张梅溪、郁雨君、毕飞宇……作家们没有美化自己的童年,没有渲染贫困,更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