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在人类语言交际中必不可少,在信息剧增、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义。听力是谚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是英语中听说读写的基础,是学习英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必备条件。然而,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普遍重视笔试,而对听力测试却望而生畏。对于这种现象的成因,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 高中生英语听力学习的现状
众所周知,听力作为英语学习的五项基本技能之一,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的综合反映。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听的能力大大低于该学科的其他能力。我认为目前学生在听力学习上存在以下问题:
1.心理上的畏惧。
当听听力时,学生往往会产生畏惧心理,怕听不懂。结果越怕听不懂就越听不懂,有时甚至听不懂就不听,任选一个选项就行。造成这种原因可能是学生语音基础不好或者是学生辨别英语单词的能力差。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多使用英语教学,让学生每天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鼓励他们尽量克服怕开口的心理障碍,多读、多听、多说。
2.母语的干扰。
许多学生在听英语材料时,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词逐句地翻译,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其次,由于汉语的句子结构和语序与英语存在着很大差异,所以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能做到听音会意。
3.缺乏必要的听力技巧。
目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主要是针对高考听力题型而进行的教学,历年来高考题型基本保持不变,学生只要掌握出题规律,懂得一些听力技巧,如把握关键词,把握文章首、尾句,学会预测等,就能获得更好的听力效果。然而,学生往往由于缺乏这些技巧,追求听懂每个词、句,在未听清或不懂的词句上浪费时间,因而也影响了对下文的理解。
4.语言知识有限,背景知识狭窄。
学生掌握的语言知识有限,对中西方文化背景了解过少,也会影响听力。高中英语听力材料广泛,涉及天文、地理、历史、科技、军事、体育等诸多领域。而课外阅读知识的缺乏就会让学生对于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背景和文化差异也缺乏了解,进而也影响了听力的理解。
二、 提高学生听力的应对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听力的提高与学生的语言知识掌握程度和学生了解的背景知识、心理素质等有密切的关系。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呢?我认为应该重视以下几方面:
1.教师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为学生创造听的机会和环境
人们常说:“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标准的口语、丰富的词汇和过硬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一口流利的英语有助于为学生创造听的机会。如:授课开始,师生用英语相互问好;授课时,以课文为主要教材,每上一节新课,都要坚持用英语叙述课文内容,而且尽量用学过的词、句型。当学生能听懂教师所讲内容时会很自豪,对听力学习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信心越来越强。
2.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排除各种障碍
要想提高听力,首先应从基本的朗读单词、句子入手,逐步过渡到听较长的复合句、段落以至完整的文章或对话。语言知识的积累,是在进行必要的朗读基础之上识记大量的词汇,掌握基本的发音,懂得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进行一些必要的口语交际。尤其,积累一定量的语法知识很重要,如非谓语动词、主谓一致及倒装句等,对听力材料的理解会有很大帮助。同时,还要求学生克服对于听力的恐惧心理,排除各种障碍,树立自信心,积极地应对听力。
3.精听为主,泛听为辅,两者结合
在听力训练的过程中,应该用精听来提高准确率。对难度较大、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要加以重复和必要的讲解,帮助学生彻底理解材料。精听可采用四步骤:静听录音-->边听边记要点-->核对答案-->重放录音材料。泛听,可称之为练耳朵,是指在理解听力材料的基础上,让学生听取各种听力材料,达到一定的量变,最终形成质变,从而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4.重视训练方法,养成良好听力习惯
采用不同方法,加强听力训练的时效性。可以先听后看,即听完材料后,让学生适当参阅听力原文,验证所听效果。对于较难的听力材料,也可先看后听,减小听力难度,增强学生信心。比如,原版英文电影语言地道及口语话强且语速较快,听起来较难。所以要让学生事先熟悉台词,边看故事情节,台词,边听对白或独白。这样既能降低难度,又能让学生了解国外风土人情,利于他们提高听力水平。另外,我们还要学会边听边记的习惯。听力训练时对于一些关键词应采取“速记”的办法,即用首字母、缩写、数字或其他形式来记关键词,只要自己看懂就行。
5.进行巩固性听写,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听写能训练学生的瞬间记忆能力、速写能力,以及训练学生听力的准确性。教师可对听力材料进行三步听写教学:(1)听句会意:要求学生尽量听懂大意,听后复述,复述多少不限;(2)再听完整听力,凭记忆写出句子;(3)重听检验,修正句子。对于课文中的一些词组或一些新句型,可采取听前半句、写后半句的方法,也可以准备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材料,将课文中的某些语言点、单词空着,让学生边听边填。经常进行巩固性听写,从而逐渐达到提高学生英语运用的能力。
6.多方位挖掘新资源,营造听力氛围。
提高听力水平并非一日之功,因此除了在日常教学中落实听力训练外,课外时间也不能中断。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指出:“课外活动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有利于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培养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举行一些课外活动,如:朗读比赛,学唱英文歌,组织学生看一些原版经典电影、电视等,给学生营造出好的听力氛围。
总之,影响高中生听力理解的障碍是多方面的,但有些障碍也是可以逾越的。我认为,只要抓住听力教学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对症下药并运用多种提高听力的方法,学生的听力水平是可以得到提高的。
参考文献:
1. 宋安莲. “对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思考”.《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
2. 《牛津高中英语教师教学用书》.译林出版社, 2005年.
3. 罗红梅,梁景宏. 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因素及教学对策.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5年.
一、 高中生英语听力学习的现状
众所周知,听力作为英语学习的五项基本技能之一,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的综合反映。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听的能力大大低于该学科的其他能力。我认为目前学生在听力学习上存在以下问题:
1.心理上的畏惧。
当听听力时,学生往往会产生畏惧心理,怕听不懂。结果越怕听不懂就越听不懂,有时甚至听不懂就不听,任选一个选项就行。造成这种原因可能是学生语音基础不好或者是学生辨别英语单词的能力差。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多使用英语教学,让学生每天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鼓励他们尽量克服怕开口的心理障碍,多读、多听、多说。
2.母语的干扰。
许多学生在听英语材料时,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词逐句地翻译,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其次,由于汉语的句子结构和语序与英语存在着很大差异,所以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能做到听音会意。
3.缺乏必要的听力技巧。
目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主要是针对高考听力题型而进行的教学,历年来高考题型基本保持不变,学生只要掌握出题规律,懂得一些听力技巧,如把握关键词,把握文章首、尾句,学会预测等,就能获得更好的听力效果。然而,学生往往由于缺乏这些技巧,追求听懂每个词、句,在未听清或不懂的词句上浪费时间,因而也影响了对下文的理解。
4.语言知识有限,背景知识狭窄。
学生掌握的语言知识有限,对中西方文化背景了解过少,也会影响听力。高中英语听力材料广泛,涉及天文、地理、历史、科技、军事、体育等诸多领域。而课外阅读知识的缺乏就会让学生对于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背景和文化差异也缺乏了解,进而也影响了听力的理解。
二、 提高学生听力的应对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听力的提高与学生的语言知识掌握程度和学生了解的背景知识、心理素质等有密切的关系。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呢?我认为应该重视以下几方面:
1.教师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为学生创造听的机会和环境
人们常说:“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标准的口语、丰富的词汇和过硬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一口流利的英语有助于为学生创造听的机会。如:授课开始,师生用英语相互问好;授课时,以课文为主要教材,每上一节新课,都要坚持用英语叙述课文内容,而且尽量用学过的词、句型。当学生能听懂教师所讲内容时会很自豪,对听力学习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信心越来越强。
2.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排除各种障碍
要想提高听力,首先应从基本的朗读单词、句子入手,逐步过渡到听较长的复合句、段落以至完整的文章或对话。语言知识的积累,是在进行必要的朗读基础之上识记大量的词汇,掌握基本的发音,懂得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进行一些必要的口语交际。尤其,积累一定量的语法知识很重要,如非谓语动词、主谓一致及倒装句等,对听力材料的理解会有很大帮助。同时,还要求学生克服对于听力的恐惧心理,排除各种障碍,树立自信心,积极地应对听力。
3.精听为主,泛听为辅,两者结合
在听力训练的过程中,应该用精听来提高准确率。对难度较大、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要加以重复和必要的讲解,帮助学生彻底理解材料。精听可采用四步骤:静听录音-->边听边记要点-->核对答案-->重放录音材料。泛听,可称之为练耳朵,是指在理解听力材料的基础上,让学生听取各种听力材料,达到一定的量变,最终形成质变,从而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4.重视训练方法,养成良好听力习惯
采用不同方法,加强听力训练的时效性。可以先听后看,即听完材料后,让学生适当参阅听力原文,验证所听效果。对于较难的听力材料,也可先看后听,减小听力难度,增强学生信心。比如,原版英文电影语言地道及口语话强且语速较快,听起来较难。所以要让学生事先熟悉台词,边看故事情节,台词,边听对白或独白。这样既能降低难度,又能让学生了解国外风土人情,利于他们提高听力水平。另外,我们还要学会边听边记的习惯。听力训练时对于一些关键词应采取“速记”的办法,即用首字母、缩写、数字或其他形式来记关键词,只要自己看懂就行。
5.进行巩固性听写,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听写能训练学生的瞬间记忆能力、速写能力,以及训练学生听力的准确性。教师可对听力材料进行三步听写教学:(1)听句会意:要求学生尽量听懂大意,听后复述,复述多少不限;(2)再听完整听力,凭记忆写出句子;(3)重听检验,修正句子。对于课文中的一些词组或一些新句型,可采取听前半句、写后半句的方法,也可以准备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材料,将课文中的某些语言点、单词空着,让学生边听边填。经常进行巩固性听写,从而逐渐达到提高学生英语运用的能力。
6.多方位挖掘新资源,营造听力氛围。
提高听力水平并非一日之功,因此除了在日常教学中落实听力训练外,课外时间也不能中断。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指出:“课外活动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有利于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培养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举行一些课外活动,如:朗读比赛,学唱英文歌,组织学生看一些原版经典电影、电视等,给学生营造出好的听力氛围。
总之,影响高中生听力理解的障碍是多方面的,但有些障碍也是可以逾越的。我认为,只要抓住听力教学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对症下药并运用多种提高听力的方法,学生的听力水平是可以得到提高的。
参考文献:
1. 宋安莲. “对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思考”.《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
2. 《牛津高中英语教师教学用书》.译林出版社, 2005年.
3. 罗红梅,梁景宏. 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因素及教学对策.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