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年龄修炼成迷人的气质

来源 :东方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现在越来越喜欢有些女明星的“人设”,比如自律之于孙俪,气质之于董卿。
  我一直很欣赏董卿身上的气质人设,也在琢磨着董卿式气质的养成术。
  在我眼里,董卿有气质到什么地步呢?
  气质,是一个人走入你的视野当中,你可能还没看清楚她的外表,你就发自心底地觉得赏心悦目。

仪态美:态浓意远淑且真


  就算在一众站姿标准、仪态优美的主持人中,董卿依然自带吸睛模式。
  为董卿设计制作过春晚礼服的郭培曾说过,做衣服前,自己要量取40多个数值。
  “除了三围,还要根据每个人平时体态的不同量数字,像董卿这类的主持人,她们一般站得都比较挺拔,这样出来的尺寸肯定和普通人不同。 ”
  所以一个体态不好的人,很难诠释出衣服的质感与美感。
  董卿体态和表情都经得住任性截图,倒不是说每帧画面的动作毫无瑕疵,而是我发现在她的一举一动里,总是蕴含着一股尊重别人的修养。
  看《朗读者》时,我甚至按下暂停键观察她的坐姿:双手自然交叠,放在并拢的双腿上,脊背挺直,只坐椅子1/2—2/3;采访或倾听嘉宾时,目光集中在嘉宾脸上,表情专注,上身微微前倾;与观众说话时,目光转向观众,眼睛时刻带光,面带微笑,真诚大方。
  她总能用一种协调、平和、谦逊的姿态,展现了尊重的底色,做好观众和嘉宾的桥梁。

从容感:半日从容尽日忙


  我历来觉得一个有气质的人,周身上下有股从容淡定、不卑不亢的氛围。据说董卿在有年春晚上介绍马东时,她说成了“马先生之子马季”,后来她意识到自己的口误,哭了三天。
  我听说后,想不通这么力求完美、苛责较真的董卿,为什么身上不仅没有紧绷感,而是既大气又大方的从容感。
  后来我从她敬业度和专业度的若干细节里,得知董卿是个台下十分努力,台上毫不费力的人。
  她曾在大年三十给设计师电话,要求修改镶着一百多颗钻的礼服上的其中2颗小钻的位置;
  她曾在节目录制现场摔下舞台,髌骨受伤后,被送去医院前,还要拿着台本和题库去医院;
  她曾在节目录制的后台,等待间隙怕把礼服坐皱,就跪在椅子上,以保持礼服的最佳观感;
  她身边的工作人员曾说:“在主持《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时,董卿的背包里始终备着新华字典,趁着每次化妆的时候翻阅字典、对于生僻字认真标注,反复仔细的准备稿子,这都是极其常见的事情。”
  人们夸奖她在节目组信手拈来的名言,即兴背诵的诗词,离不开她私底下一个人对着台本琢磨一整天,为每一句串词斟酌考据、精心设计。
  董卿自己也说,“经常会7点多钟坐下去,一直到凌晨两三点才离开椅子,除了喝水、上洗手间,我一动都不动,我完全沉浸在台本当中。”
  《朗读者》是董卿第一次担任制作人的节目,她原以为几个月就能轻松上马。但从开策划会,写策划方案,再汇报到频道、台编委会,再经过各级审查,立项,组建团队,寻找投资方与合作公司……是一个极其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她说在筹备《朗读者》节目的过程中,2年哭的次数,比她过去10年加起来还要多。
  董卿刷新了我关于从容感的认识。

知性美:腹有诗书气自华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的高分上线,提及董卿,观众脑子里会自动划过“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弹幕。
  尤其是《中国诗词大会》的有些观众,觉得董卿对诗词这么熟稔,是不是节目组准备好的。
  我看过现场参加节目录制的观众发的微博,说“场上没有提词器,董卿所有和点评嘉宾、选手、百人团的诗词互动全是张口即来,而且由于节目时长关系,很多有趣的互动剪辑掉很多。”
  董卿的父母都毕业于复旦大学,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她,自小在父母的影响下就爱读书。
  董卿读中学时,她妈每个寒暑假都给她开列书单,所以《红楼梦》、《基督山伯爵》、《简爱》、《茶花女》等国内外名著,她是三五天就通读一本。
  有时董卿读书实在太快,心存疑虑的母亲还会抽查,找出名著中的某一章节,让她罗列其中的人物关系,她总能对答如流。
  她热爱阅读,但不会反复去读一本书,她觉得时间有限,应该留给更多新鲜的东西,但唐诗宋词她会反复阅读。
  董卿之所以在华东师范大学进修了中国古典文学,是深觉“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学习古典文化就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在那里你可以望得更远”。
  据说她的卧室里没有电视机、手机和其它电子产品,每晚安静看会书就睡觉。



  工作再忙,每天都会保证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关于读书,她有句名言,“读书让我很快乐,假如我几天不读书,我会感觉像一个人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
  此处引用一段林語堂先生的话很应景:当一个人拿起一本书,他立刻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到另一个国家,或另一个时代,讨论一个从未想过的问题。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一个人读过的书,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你的气质,未必你能出口成章,对答如流,而是眼里有诗情画意和碧海蓝天。
  我每次看着她穿一身有垂坠感的西服,或者一套有中国传统印花的裙子,或者大家打听她的口红色号,总觉得爆款衣服、同款口红多得是,但知性内核、文化底蕴不常有。
  我常常感慨,看着董卿一路主持过的春晚,似乎感受不到岁月的流逝,甚至觉得年龄给予她的气质更加历久弥新。
  看看像董卿这样能把渐长的年龄修炼成迷人的气质,真心觉得其实也不是人人都想要年轻扮嫩。
  年龄增长无法回转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在你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顺便把年纪变成气质。
其他文献
现在什么都流行“远程”了,“远程会议”、“远程工作”,还有———“远程面试”:在收到简历之后,为了在面试前做进一步的筛选,用人单位往往用打电话的形式进行首轮面试。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电话面试里用人单位将如何提问,应聘者又该如何应对?让本期的“5个W”来回答你。 Why:用人单位为什么要进行电话面试?  赫敦职业咨询的专家Connie对记者说,求职者越来越多,用人单位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有时甚至是上百
期刊
知人知面不知心,画龙画虎难画骨,如何在陌生环境中看懂人心?职场新人怎样看明白公司的人际圈子?  兵法曰:“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有效的说服方式也要“攻心为上”。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表层心理和深层心理。不论多么誠实,多么爽快的人,都有深层心理。“攻心为上”要针对对方的深层心理,切不可被对方表面的言词、态度所蒙蔽。  人心虽然难以捉摸,但是言行举止始终受到内心的支配,通过分析、思考就可以透过
期刊
快一年了没有写过一篇散文,一篇随笔,心中总觉得有些失落。也不光是没写,今年看的书也少于往年。大儿子回大学前,问我是不是今年看书少了?我说是!一是一个长篇需要的精力太大,再有就是自己感觉在很多的时候,已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大儿子说我不应该这样想,否则心态一老,就真的会觉得老了。  儿子回大学后,我买来两本散文试着看,想让自己静下心来。在这初秋之上,若是真能静下心了,多读几本好书,也算是给自己有一个好的
期刊
你在工作的时候,有没有留心过周边的环境和物品呢?比如说,在集中办公区域办公的你,看一看周围的办公桌,有没有把桌子整理得特别干净整洁的同事呢?再看一看你自己的办公桌,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小装饰品或者已经很久没有用的文件夹在无意中占据了你大量的办公空间呢?会不会在终于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要把它拿出来的时候,桌上出现了大雪崩式的混乱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通过整理工作中的物品来达到断舍离的效果。断舍
期刊
2017年九月的某一天,我与一个阿拉伯人站在橄榄山的山头,看太阳正一点点消失在圣城的那端。“中东的所有争端,所有战争,都不过是因为那一片土地。”他的声音中带着些感伤,又有股如冬日般的平和与安然。“我甚至认为,the whole world is for this place.”他转过头,冲我笑笑。  以色列夏日的炎热在此时尚未完全褪去,耳边有阵阵微热的风拂过。我们面朝最后几分钟的太阳,久久望着不远
期刊
早晨的阳光,从稀疏的树枝缝隙间照射过来,明媚中渗透着清冷。这种清冷,让人感受不到有丝毫的寒意。她温温的,柔柔的,恰似早春轻轻吹拂的杨柳风,总给人以舒心、爽朗的甜美感觉。  当你还傲立于霜雪的枝头,绽放着迷人的娇颜,吐纳芬芳的时候;当你还在为华美的姿容而自豪、陶醉的时候;当你还在为自己飘逸的醇芳而欣慰、怡然的候,为什么不停下急促的脚步,仔细地思忖一下,当自己零落之后为大地留下什么呢?  惧寒怕冻,仍
期刊
一  如果把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帝王放在一起排队来个综合考察的话,哪一个气度最恢弘、气魄最宏大、眼界最深远、为人最洒脱、智谋最高超、用人最大胆、政绩最突出、军功最显赫?感情最丰富、影响最久远?我认为唐太宗李世民应当排在第一名。  虽然他只活了五十岁,放在现在看那绝对是英年早逝,可他在位二十三年间所开创的贞观之治,却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具有世界性的重大影响。“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这句曾流行一时的歌词
期刊
我们对年龄的焦虑感一直都有,年轻时惧怕衰老,中年时抗拒泥沙俱下的灰頹,老年时担心失能,好像我们真的一直在与时间交手而又不占上风。其实,女人真正的力量与智慧正是从岁月的积淀中得来。你可以跳出年龄的框框,换个思路来看待年年递增的岁数,把年龄活成资本和气质,并享受因岁月累积而更丰沛的底蕴,那是更灿烂的芳华。
期刊
許晴是一个年龄越大越迷人的女星。  许晴今年已经48岁了,但岁月并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痕迹,让48岁的许晴看起来如18岁少女一般明朗。  如今的许晴女人味十足,从骨子散发出一种迷人的气息,可这么美好的她却无人敢娶!  许晴可以说是东方美女的代表,她的身上完美展示了东方女性的韵味 ,而尽管如今的她已经年近50,但是她的颜值和气质依然是相当之高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笑傲江湖》
期刊
最近,董卿携手新一季的《朗读者》重返银幕。  她身穿白色西装,干净利落的短发,精致的妆容,优雅得没有一点岁月感,在舞台上面露微笑:“时隔一年,不知道大家过得怎样,是否别来无恙。”  在第一期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姚明朗读了海明威的《真实的高贵》,那是我年轻时最喜欢的作品,其中有一句话,让我惦记了好多年:“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我想,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今天要说的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