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乐赋:转型在即 云落中国

来源 :计算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a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互联、社交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以及触屏设备已经被公认为IT发展的五大趋势。在这五大趋势的合力作用下,IT企业再次面临重大转型,而这其中也包括微软。
  在截至3月31日的微软2013财年第三季度财报中,微软营收204.89亿美元、净利润60.55亿美元,其中服务器和工具部门营收50.39亿美元,运营利润为19.79亿美元,已经在财报中占据了相当的比例。“这说明无论企业客户还是消费客户,在云服务方面对我们的认可度都非常高。这已经和大家通常认为的‘微软是一个以Windows为主的企业’不一样了。”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贺乐赋说。
  转型最佳切入点
  一方面要针对消费者的需求,一方面要针对企业客户需求,把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我们很好的突破点。
  计世: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很多企业都面临转型的问题,微软也一样。从我们的观察来看,微软最早做的产品都是针对个人电脑,而现在,更多的是在谈云计算、大数据、基于企业的智能网络等,在这样的战略调整下,是不是可以说,微软正在从B2C向B2B转型?
  贺乐赋: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最近也有人问我一个相反的问题,说微软是从B2B转向B2C,这对我而言意味着一个更好的信息——大家认为微软既是针对消费者,也是针对企业客户的。在我来看,微软一方面要为企业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客户的员工既是企业的员工,也是消费者。微软要把消费者的和企业客户的需求结合起来。
  您刚才提到一点非常对,我们现在确实在经历一次非常大的转型。微软正在从一个单纯的软件企业向“云 端”,或者说是“设备 服务”的企业转型,对此,我们感到非常兴奋。
  一方面,中国90多个城市的政府都有云服务,还有一些中小企业也非常看重云服务,市场对云服务有很大的需求;而另一方面,终端也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去年中国智能手机的销量是2.85亿部,相当于美国人口总数,而PC机的销量是7500万台,这个市场是非常大的。而把终端和云服务加起来,就是微软强有力的优势。
  计世:行业中一些主流的趋势会影响管理者的决策。现在已经可以明确IT行业中有五大趋势:移动互联、社交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以及触屏设备。在这五大趋势中,微软谈云计算比较多,但在大数据、社交网络等方面,似乎还没有太多的尝试和创新。
  贺乐赋:在社交方面,我们收购了企业社交服务提供商Yammer以后,可以基于云服务,提供企业级社交网络产品,而且是完全端对端融合在微软系统里;而在大数据方面,微软有SQL、Power View等产品。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我们的宗旨是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很容易地获取数据,并用简单的工具组,进一步提升数据分析的能力,将公司内部和外部数据结合起来,让企业可以做出更好的业务决策。
  最近我也和很多客户交流,了解不同公司的CIO、CEO在这五大趋势上的想法,结果是我觉得“设备 服务”的战略非常契合现在IT产业总的发展趋势。
  所以,几个月前,微软宣布要把公有云带到中国,跟本地合作伙伴世纪互联一起提供服务,这也完全符合中国法规的要求。作为一个跨国公司,能够把商业化的公有云服务带到中国市场,微软觉得非常骄傲。
  抓住云的机会
  如果我是一个CIO,我就会考虑使用Windows Server的技术,同时我会在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进行灵活的过渡。在政府提供的公共云服务方面,有三个领域很活跃——服务于小企业客户、建立IT和技术的生态系统,针对当地的具体行业提供解决方案。
  计世:云很大,它包括软件、硬件、解决方案等,而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基因,那么在微软的基因里,云计算将给客户提供哪些服务和价值?
  贺乐赋:微软没有硬件产品,所以微软提供的云计算服务,主要集中在SaaS和PaaS两个方面。在SaaS层面,我们有Office 365,这是一个全套的、基于云开发的产品;而在PaaS领域,微软具备提供混合云的能力,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公有云平台Windows Azure和针对私有云的Windows Server平台。如果我是一个CIO,我就会考虑使用Windows Server的技术,同时我会在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进行灵活的过渡。比如我周末要做一个大型的宣传活动,这时可能会给服务器带来非常高的流量压力。那么,我会把应用从本地的私有云移到外面的公有云Azure上。Azure可以给我提供无限的CPU支持,等活动结束之后,再把应用移回本地的云上。
  从微软的角度看,中国市场有很多创新的驱动因素。我们也希望帮助中国市场不断地扩大人才基础。很多中国企业都希望在全球范围内增强竞争力,不仅国有企业在寻求国际化突破,小企业也希望为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中国政府也在不断地推出一些很好的项目,支持经济的发展。
  我认为微软在上述领域都有不错的发展机遇。但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从客户的角度出发,考虑哪些东西对客户是有价值的。
  计世:公有云很多关注民生服务,因此,在公有云层面,多数项目是和城市合作。那么微软同地方政府合作的时,基于哪些行业会有一些应用?
  贺乐赋:我已经在微软工作了10年,来中国之前在德国待了5年。中国政府在公有云方面和德国的做法很不一样。中国政府对公有云非常感兴趣,并且积极地考虑通过公有云为市民提供服务。目前,在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方面,有三个领域很活跃——服务于小企业客户、建立IT和技术的生态系统,以及针对当地的具体行业提供解决方案。
  举个例子,我们近期跟海南省政府签了一个协议,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微软要帮助海南省政府在当地发展技术合作伙伴。这些合作伙伴包括软件企业、服务咨询类企业,以及能够跟大学合作培养年轻人才的企业等。政府也乐意支持这些企业的技术研发,不仅会投资建设办公大楼,还会建立IT的基础设施,帮助他们发展。   其实,在中国比较独特的现象,就是政府非常愿意为当地的小企业建立起IT发展平台。目前,微软已经与国内几个城市合作,为当地的1万~1.5万小企业提供IT基础设施。这些小企业通过基础设施,可以实现跟政府的互动,以及行业内部的一些项目的合作。这样一来,当地政府也可以成功吸引小企业入驻开展业务。
  不过,在行业解决方案方面,跟我之前预期不太一样。每一个省、市的政府都有不同的想法,从而将云应用于不同的行业。比如在微软现在的合作省份中,有两个项目已经宣布。一个是云南省的,在云南最特别的在于当地有51个少数民族,使用不同的语言。因此,云南省政府就很关心,如何开发出多语言的产品。而微软在多语言开发上有很多经验,我们曾在全球设计过192种语言产品。
  而在海南省就是另一种情况,海南省政府希望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旅游业的发展。虽然不同的省市所关注的重点不太一样,但我们的云解决方案希望为当地的合作伙伴和行业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平台,这样也可以为政府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
  建立中国云生态
  小企业主大都非常有创业精神,也愿意承担风险,同时对损益非常敏感。
  在中国,每周会有100~120家合作伙伴加入微软的生态系统。我们的计划就是要到当地去,跟客户和合作伙伴一起发展。
  计世:我注意到您刚才说的公共云三大领域中,有一个是“生态系统”,您也提到中国和德国的企业生态环境完全不一样,那么在云端,微软提供的服务是不是也会不同?
  贺乐赋:不管是哪国的中小企业,最终的诉求都是获得更强的竞争力。我跟很多不同类型的小企业谈过,他们在业务规模上非常灵活,有时候业务突然变得特别大,有时候又变得特别小。同时,他们的业务范围也很灵活。具体到中国,小企业主都非常有创业精神,也愿意承担风险,同时他们对损益非常敏感。所以他们既要抓住业务转型机会,同时在资本投资方面也会很慎重地考虑。
  最近我们做了一项最新的调研显示,目前小企业考虑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接触到更多的新客户。很多企业在互联网上,身份不是特别明显,还有一些企业希望把产品远销到国外。现在在小企业中,70%的沟通还是依靠智能手机来进行的。因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在中国,小企业并不希望大量购买服务器等基础设施,所以我们要给他们提供网上业务拓展支持,加强内部协作;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建立起电子邮件的账户实时沟通。
  计世:您到中国已有一年多的时间,您怎么看中国市场,微软一直没有深度融入中国本土市场,云是一个重要的机会,您计划怎么建立中国的云生态?
  贺乐赋:我的确是看到很多人担心中国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比如GDP能不能保持8%的增长率、人民币的汇率问题、中国政府能不能很好地应对挑战等。而微软在中国就是为了帮助客户实现更好的发展。在过去的12个月中,我们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在中国,我们现在每周会新增100~120家合作伙伴加入微软的生态系统。而微软的业务也在不断地扩大——在过去的一年中,微软招了1000名新员工,其中50%都在为新的省份拓展努力;同时,微软针对小企业的业务增长了60%~70%,这也反映出小企业对我们技术的欢迎。
  计世:把员工放到区域去,这个做法和过去基于PC操作系统和OEM厂商合作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意味着很大的转型。
  贺乐赋:是的。中国市场非常大,不仅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有很多机遇,其他城市也有很好的基础设施和客户。之前我们宣布了扩展计划,现在微软在中国各地已经有21家分公司,这些分公司最大的任务就是要扩展到各个省份和地区,帮助当地的合作伙伴一起了解我们的技术,同时跟当地的客户有更多的互动。
  当然,给最终用户的解决方案可能由微软来提供,也可能通过合作伙伴。比如在公有云上,微软就是和世纪互联合作。虽然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但中国市场巨大,我们希望在中国推云服务,所以微软一定要遵守中国的法规。正好世纪互联有这种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实施云的落地,我们跟世纪互联的合作是,我们把服务带进来,他们进行运行,微软再进行销售。W
其他文献
2014年,是中国互联网20年,也是中国互联网第三个10年的开启。这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新的十年,互联网将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一种应用,甚至不仅仅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将成为整个社会无边界创新的策源地,我们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和文化等各个层面都将全面向全新的网络空间渗透和转移。  中国互联网的第一个10年(1994年-2004年),属于技术驱动的初级阶段,中国互联网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启蒙与发展,
9月10日,苹果公司正式发布了iPhone 5s。发布会后,媒体好评不多,各种吐槽蜂拥而至。有的说“苹果已经不会制造惊喜”,有的说“只有无聊的硬件升级”,还有人称“苹果再也没有以前的风范了。”  以比较严肃的态度看,iPhone 5s是继iPhone 5之后的小升级,大升级应在iPhone 6。按照苹果的惯例,小升级不会做外观和系统架构的重新设计,而应是上一个款的增强版。从这个角度看,iPhone
前两年,我采用了访问控制、加密、设置密码和远程删除等一系列技术,让公司里的iPhone、iPad,以及各种安卓手机和平板电脑可以安全使用。从那时候起,虽然公司里使用的智能手机不断增加,但从来没发生过因为手机和平板设备导致的数据安全问题,哪怕是有些设备不小心丢失或者被盗了,因为可以远程删除,所以这种安全事故一件也没有过。  这种几乎100%的安全带来的内心的平静,是我最喜欢的。可是现在,我内心的平静
2013年1月,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下降12%,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发展十余年的电子商务市场,正在以每年超过50%的速度飞快增长。“电商不仅是一个新型工具,更是企业的核心战略。”戴尔服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电商3.0重塑生态圈》的一份调研报告中得到了基本结论。  但在走访了全国27个省市815人,其中企业决策人士CEO、LOB、VP及以上127人,CIO及相当级别495人之后,戴
本报综合报道 12月4日,美国风投KPCB合伙人、“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发布了《2012互联网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阐述了她对当今互联网趋势的观察和理解。  该报告对今年5月发布的原始报告进行了更新,并引入了很多新数据。报告称,全球网民总数达24亿,而且仍然保持每年8%的增速;全球有11亿智能手机用户,但仅占全球手机市场的17%,移动互联网仍然处在早期阶段。  另一
据国外媒体报道,由于iOS设备当中谷歌地图所携带的“谷歌街景”功能涉嫌专利侵犯,一家名为PanoMapTechnologies的科技公司日前将苹果与谷歌共同告上法庭。  街景并不是时髦词语,在全球互联网发展史上早已出现,2005年,亚马逊旗下搜索引擎A9在本地搜索服务中首先推出“街景”查看功能。用户只要坐在电脑前就能看到所选城市街道的360度全景图像。2007年谷歌推出该服务,目前已在全球多个国家
三次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舆情生态。变革的最直接后果是政府部门习以为常的以“堵”为目的、自上而下、集中控制、基于传播过程和内容的传统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的舆情趋势。必须找到以“疏”为目的、自下而上、分布式动员、基于个人和网站的新型模式,才能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当下网络空间的舆情问题不少,虚假信息和谣言泛滥、舆情生态失衡等,对政府公信力的损害,对民众社会信心的损害,对中国软实力的损害,非常值
“通常和支付相关的应用主要是B2C的模式,如支付宝、财富通等,基本上都是商户和个人之间的支付关系。而Youni是用手机号码作为支付、社交和消息的惟一账号,最大的特色就是便捷,以及人和人的互动,这种C2C的社交支付模式,是一片全新的领土。”盛大旗下子公司上海由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由你”)副总裁卢竞说。  最初,Youni的定位是一款IM和短信的融合产品,但在产品发展中,“我们发现,在个人交
初秋的上午,阳光洒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下称厦门妇幼保健院)内的妇产科泰斗林巧稚大夫洁白的雕塑上。在门诊大厅的粉色的自助挂号机前,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正在用就诊卡进行预约挂号。她用手指点击了一下小儿外科门诊及相应的医生和挂号时间,大屏幕右侧立刻显示出相应医生的候诊人数、已挂人数、门诊限额、门诊位置。插入就诊卡,确认点击挂号按钮,这位母亲顺利地完成了整个预约挂号的过程。  在福建省内,普通患者都可以像这
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卢朝霞  她是中国著名数据库应用专家,资深电子政务专家。曾主持开发多项政府信息化管理系统,参与了国家多个部委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和省、市政府信息化工程项目。近年来,她带领东软团队为中国智慧养老、健康管理等民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EMC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  叶成辉  他带领EMC大中华区高速增长,保持了信息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市场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