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是中国互联网20年,也是中国互联网第三个10年的开启。这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新的十年,互联网将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一种应用,甚至不仅仅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将成为整个社会无边界创新的策源地,我们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和文化等各个层面都将全面向全新的网络空间渗透和转移。
中国互联网的第一个10年(1994年-2004年),属于技术驱动的初级阶段,中国互联网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启蒙与发展,经历了互联网泡沫和寒冬的洗礼。到2004年底,中国网民数量9400万,还没有跨过1亿大关,全民普及率不到10%。所以这一轰轰烈烈、无比喧嚣的阶段,其实还只是概念阶段。互联网主要凸现了全新的媒体特性,以新闻、邮件和搜索为基础的门户,是这个阶段绝对的中心,新浪、搜狐、网易等三大门户是这个阶段让人高山仰止的代表。
中国互联网第二个10年(2004-2014年),属于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的爆发阶段,中国互联网产业再也不是一个边缘产业,而迅速超越传统IT业。2007年,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三巨头市值先后超过100亿美元,2009年,三巨头市值陆续超越300亿美元大关,2013年腾讯市值超越1000亿美元,市值超过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大运行商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和。也开始超越各领域的民营企业,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最高标杆,也成为中国高科技全球崛起的领军者。陈天桥、丁磊、李彦宏、马化腾等陆续成为中国的首富。这一阶段,以网民创造内容的博客和微博迅速崛起,改变了整个社会信息传播的机制。同时,以网民互动交流为核心的SNS、微信等同时爆发,改变了整个社会人际交流的机制,也开始影响我们的政治、生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
如今,中国互联网更激动人心的第三个10年开始了!2013年,中国网民数量毫无悬念地突破6亿,2014年将开始跨越50%普及率的里程碑。在这个新的10年中,中国将进入一个10亿人同时在线的新时代。一个超越于现实世界,又影响甚至主导现实世界的全新的网络空间成为人类生活的主战场。互联网再也不仅仅是技术和工具,而成为人类各类活动全新空间。各行各业的活动向网络空间的迁移、转型和升级将陆续成为我们的主要创新方向,也成为优胜劣汰的全新的竞争因素。2013年“双十一”一天350亿交易量是马云给传统零售业的新战书;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崛起已经使得手机行业和电脑行业不可区分;互联网与通信行业因为OTT的全面爆发而不再是泾渭分明的两个行业;智能电视和各种盒子的推出,使得电视行业再也不可能独善其身;互联网金融的风声鹤唳,让一向高度监管和封闭的金融行业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大规模在线课程(MOOC)的全球盛行使得巩固了数百年的传统教育模式面临颠覆性的挑战……这一切仅仅是一个开端,预示着在互联网全新的浪潮下,传统各行各业都将面临新的挑战,一切坚固的都将烟消云散。但是,换一个角度看,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无边界创新浪潮的开始,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前所未有的进步与升级。
大互联网时代到来
人类活动大规模进入网络空间,标志着互联网从工具属性到空间属性提升。这个新型的虚拟社会空间,当然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因此我们可以称为大IT时代,也可以称为大互联网时代。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互联网新媒体经过二十多个年头发展,当前,已经开始大互联网时代。大互联网时代以社会化和即时化为特征,由迅速崛起的移动互联网的带动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以即时化为核心的互联网第三次浪潮将最大程度激发互联网的革命性潜力,根本性重组传统IT业、通讯业、PC业、传媒行业以及娱乐业等,即时化改变传播模式,即改变了互联网应用模式,也改变了营销模式,也将彻底改变传统行业商业模式。简单的上网已经不能满足传统领域转型的要求。基于第三次浪潮的趋势规律,社会化、即时化的大规模协作将全面变革各行业,极大改变生活方式,变革整个人类社会!
考察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道路,可以清晰看到这个历程的演变。全球的互联网产业经过了互联网1.0阶段、互联网2.0阶段和即时网络的互联网3.0阶段三个阶段。各阶段的产业规模和发展空间不同,用户规模和基数骤增,产业领军企业格局也发生巨变。
互联网3.0阶段(起始于2009年左右),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出现迅速融合的趋势,产生了微博、微信等和移动互联网结合的一大批创新应用,带动了大批新兴企业的创业浪潮,因此可称之为大互联网时代。这一阶段核心特征的关键词是即时化,也可以称之为即时网络阶段。互联网实验室预测,2014年全球网民数将超越30亿,互联网普及率逼近50%。
全球大互联网时代领军企业是Facebook、Twitter、腾讯等。从最新的美国高科技公司的市场价值排行榜来看,除了老牌公司亚马逊以外,苹果、Google、Facebook等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时代的霸主占领了前四位。互联网1.0阶段的领军企业雅虎已经跌出前五名,一方面说明产业的快速迭代发展变化,另一方面说明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代表了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大互联网时代迎来快速崛起的爆发点。一方面,全球手机用户有了庞大的基础,国际电信联盟预测, 2014年手机用户将超过70亿,开始超过全世界人口;另一方面,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不断出现,出货量也在快速增长。据摩根士丹利调查数据,2012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就超越了台式机 笔记本的出货量。在大互联网时代,基于PC、手机和电视三大终端的网络信息交互,将产生全媒体、移动数字娱乐、移动电子商务等新兴的细分产业。大互联网时代的网民数量和质量都要远远超出传统的互联网时代,新兴的产业空间规模也将达到数十万亿美元级别。
在大互联网时代,一方面是传统IT业进一步基础化,另一方面也迎来更多的新机遇。所以,这个全新的时代,不仅传统企业需要转型,传统IT业也需要转型,甚至互联网业也需要转型。第一波消失的产业界限,包括软硬件的传统IT业、互联网业、电信业、游戏业、传媒行业等等。 与传统互联网产业不同的是,大互联网时代将重塑不同以往的产业格局。这个产业格局由互联网领军企业所构造的商业生态系统为起点,正在围绕大互联网变革实施“开放平台策略”,加紧“移动互联网”延伸,具体包括:整合平台资源和发展第三方合作,抢先推出自己的移动终端产品和应用、研发操作系统、进行云计算战略布局,以及其他互联网应用等,参与角色有以服务提供商、平台应用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为核心,融合终端提供商、设备提供商、电信运营商、系统提供商等等传统IT企业,环绕着风险投资、商务、物流等外围行业等等角色,可以说,逐渐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生态系统。
在大互联网时代之后,未来将迎来物联网时代,基于万物(物物
中国互联网的第一个10年(1994年-2004年),属于技术驱动的初级阶段,中国互联网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启蒙与发展,经历了互联网泡沫和寒冬的洗礼。到2004年底,中国网民数量9400万,还没有跨过1亿大关,全民普及率不到10%。所以这一轰轰烈烈、无比喧嚣的阶段,其实还只是概念阶段。互联网主要凸现了全新的媒体特性,以新闻、邮件和搜索为基础的门户,是这个阶段绝对的中心,新浪、搜狐、网易等三大门户是这个阶段让人高山仰止的代表。
中国互联网第二个10年(2004-2014年),属于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的爆发阶段,中国互联网产业再也不是一个边缘产业,而迅速超越传统IT业。2007年,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三巨头市值先后超过100亿美元,2009年,三巨头市值陆续超越300亿美元大关,2013年腾讯市值超越1000亿美元,市值超过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大运行商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和。也开始超越各领域的民营企业,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最高标杆,也成为中国高科技全球崛起的领军者。陈天桥、丁磊、李彦宏、马化腾等陆续成为中国的首富。这一阶段,以网民创造内容的博客和微博迅速崛起,改变了整个社会信息传播的机制。同时,以网民互动交流为核心的SNS、微信等同时爆发,改变了整个社会人际交流的机制,也开始影响我们的政治、生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
如今,中国互联网更激动人心的第三个10年开始了!2013年,中国网民数量毫无悬念地突破6亿,2014年将开始跨越50%普及率的里程碑。在这个新的10年中,中国将进入一个10亿人同时在线的新时代。一个超越于现实世界,又影响甚至主导现实世界的全新的网络空间成为人类生活的主战场。互联网再也不仅仅是技术和工具,而成为人类各类活动全新空间。各行各业的活动向网络空间的迁移、转型和升级将陆续成为我们的主要创新方向,也成为优胜劣汰的全新的竞争因素。2013年“双十一”一天350亿交易量是马云给传统零售业的新战书;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崛起已经使得手机行业和电脑行业不可区分;互联网与通信行业因为OTT的全面爆发而不再是泾渭分明的两个行业;智能电视和各种盒子的推出,使得电视行业再也不可能独善其身;互联网金融的风声鹤唳,让一向高度监管和封闭的金融行业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大规模在线课程(MOOC)的全球盛行使得巩固了数百年的传统教育模式面临颠覆性的挑战……这一切仅仅是一个开端,预示着在互联网全新的浪潮下,传统各行各业都将面临新的挑战,一切坚固的都将烟消云散。但是,换一个角度看,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无边界创新浪潮的开始,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前所未有的进步与升级。
大互联网时代到来
人类活动大规模进入网络空间,标志着互联网从工具属性到空间属性提升。这个新型的虚拟社会空间,当然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因此我们可以称为大IT时代,也可以称为大互联网时代。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互联网新媒体经过二十多个年头发展,当前,已经开始大互联网时代。大互联网时代以社会化和即时化为特征,由迅速崛起的移动互联网的带动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以即时化为核心的互联网第三次浪潮将最大程度激发互联网的革命性潜力,根本性重组传统IT业、通讯业、PC业、传媒行业以及娱乐业等,即时化改变传播模式,即改变了互联网应用模式,也改变了营销模式,也将彻底改变传统行业商业模式。简单的上网已经不能满足传统领域转型的要求。基于第三次浪潮的趋势规律,社会化、即时化的大规模协作将全面变革各行业,极大改变生活方式,变革整个人类社会!
考察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道路,可以清晰看到这个历程的演变。全球的互联网产业经过了互联网1.0阶段、互联网2.0阶段和即时网络的互联网3.0阶段三个阶段。各阶段的产业规模和发展空间不同,用户规模和基数骤增,产业领军企业格局也发生巨变。
互联网3.0阶段(起始于2009年左右),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出现迅速融合的趋势,产生了微博、微信等和移动互联网结合的一大批创新应用,带动了大批新兴企业的创业浪潮,因此可称之为大互联网时代。这一阶段核心特征的关键词是即时化,也可以称之为即时网络阶段。互联网实验室预测,2014年全球网民数将超越30亿,互联网普及率逼近50%。
全球大互联网时代领军企业是Facebook、Twitter、腾讯等。从最新的美国高科技公司的市场价值排行榜来看,除了老牌公司亚马逊以外,苹果、Google、Facebook等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时代的霸主占领了前四位。互联网1.0阶段的领军企业雅虎已经跌出前五名,一方面说明产业的快速迭代发展变化,另一方面说明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代表了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大互联网时代迎来快速崛起的爆发点。一方面,全球手机用户有了庞大的基础,国际电信联盟预测, 2014年手机用户将超过70亿,开始超过全世界人口;另一方面,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不断出现,出货量也在快速增长。据摩根士丹利调查数据,2012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就超越了台式机 笔记本的出货量。在大互联网时代,基于PC、手机和电视三大终端的网络信息交互,将产生全媒体、移动数字娱乐、移动电子商务等新兴的细分产业。大互联网时代的网民数量和质量都要远远超出传统的互联网时代,新兴的产业空间规模也将达到数十万亿美元级别。
在大互联网时代,一方面是传统IT业进一步基础化,另一方面也迎来更多的新机遇。所以,这个全新的时代,不仅传统企业需要转型,传统IT业也需要转型,甚至互联网业也需要转型。第一波消失的产业界限,包括软硬件的传统IT业、互联网业、电信业、游戏业、传媒行业等等。 与传统互联网产业不同的是,大互联网时代将重塑不同以往的产业格局。这个产业格局由互联网领军企业所构造的商业生态系统为起点,正在围绕大互联网变革实施“开放平台策略”,加紧“移动互联网”延伸,具体包括:整合平台资源和发展第三方合作,抢先推出自己的移动终端产品和应用、研发操作系统、进行云计算战略布局,以及其他互联网应用等,参与角色有以服务提供商、平台应用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为核心,融合终端提供商、设备提供商、电信运营商、系统提供商等等传统IT企业,环绕着风险投资、商务、物流等外围行业等等角色,可以说,逐渐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生态系统。
在大互联网时代之后,未来将迎来物联网时代,基于万物(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