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不容易 / 自信很重要 / 家有落榜生 / 学习咋自觉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we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歉不容易
  问:前天晚上,女儿7点还没回家,我发短信她也不回。她回来后,我生气地问她干什么去了。她说和几个同学吃麻辣烫了。我说我不相信,她委屈得哭了,再也不理我了。后来,我发现孩子说的是实话,心里很后悔,但又不知道怎么向她解释。
  郭小莉
  答:其实,你不用向孩子解释什么,特别简单,你可以直接向女儿道歉:“对不起,那天妈妈的话伤害了你。那天,你回来晚了,短信也没有回,妈妈很担心,也很着急,怕你出事。”这时,女儿往往会告诉母亲晚归和不回短信的原因,比如:“手机没电了,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提前告诉妈妈,不叫妈妈担心。”
  如果家长做错了事,说错了话,冤枉了孩子,能够真诚地向孩子认错,把你的感受(恐惧、担心、焦虑等)告诉孩子,不附带任何解释的理由,孩子是一定会原谅家长的。这一声“对不起”,带给孩子的温暖和释怀,远胜于一大堆的解释。
  没有谁生下来什么都懂,也没有谁天生就懂得怎样做家长,所以我们需要慢慢学习,包括怎样赞赏孩子,怎样向孩子道歉。
  只要你做到了我上面说的,你就会发现孩子是非常通情达理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从家长那里学会了真诚,学会了道歉。这样她在学校、在社会上也会结交更多的朋友,赢得更多的友谊,人际关系会更加和谐、顺畅。
  需要注意的是,许多家长在向孩子道歉时,多是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比如:“妈妈错了,妈妈知道不应该骂你,但妈妈是为你好啊……”?“妈妈知道不应该不相信你,但是你做的哪件事叫妈妈放心过呀?”“对不起,爸爸说话没算数,没有按时回家,但爸爸的工作实在太忙,刚要走就有客户来了,脱不开身呀。你想想,咱家的房子、车子、你的学费哪样不要钱啊,所以回来晚了……”
  附加了各种理由和条件的道歉,不是真的道歉。这样的道歉更像是给自己开脱,为自己辩解。这样做不仅不能得到孩子的谅解,还会让孩子更加愤怒。所以,家长做错了事,不要解释,只要给孩子一个真诚的道歉就可以了。
  
  自信很重要
  
  问:我的孩子很缺乏自信,也没什么进取心,干什么都畏畏缩缩的。我看着都着急。请问,有什么好办法培养孩子的自信吗?
  曹薇薇
  答:自信是进取的支柱。对孩子的一生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想培养孩子的自信,父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言传身教
  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孩子有重要影响。在孩子面前,父母要表现出强大的自信心,特别是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绝对不能在孩子面前流露出畏难情绪。因为孩子最初的自信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2.提供愉悦的学习氛围
  父母在引导孩子学习时,要面带笑容,使用建设性的语言,尽量用“你一定可以”、“我们慢慢试着做”等温柔的话语。当孩子取得成绩时,父母应当给予适当的奖励。奖品不一定是昂贵的礼物,可以是一张卡片、一件小饰物等。这些奖励会使孩子更加努力。
  3.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长处
  父母要帮助孩子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和潜力,发现其长处。
  自信心是建立在充分估计自己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要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必须帮助他认识到自身拥有的巨大的潜能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他深信:只要自己在某领域持之以恒地努力,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做出成绩。
  成功的家长做到的,就是帮助孩子获得这方面的认识,使他学会并善于分析自己的长、短处。同时,在保证孩子能够得到全面、健康发展的同时,针对孩子的特点和优势,帮助他及早确立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用美好的前景激发他顽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
  4.树立合乎孩子能力的目标
  父母要怀有期待之心,帮助孩子树立每一阶段的适合的目标。这个目标不能定得太高,如果超过了孩子的实际能力,容易使孩子产生挫败感,丧失信心,也不能把目标定得太低,如果孩子达到目标轻而易举,容易变得轻率和骄傲。
  5.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那种事事依赖大人,处处顾惜自己的孩子总是期待得到照顾,同时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对此,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放手让孩子去做,允许孩子犯错。父母要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少为孩子做具体的事情,每天给孩子安排一些简单的任务让他独立完成。
  
  家有落榜生
  
  问:今年高考结束,我问孩子考得怎样。孩子不让我问,我隐约觉得孩子考得不理想。结果高考成绩出来,真的很差。现在孩子整天垂头丧气。不说他吧,我看着心里堵得慌;说他吧,又怕孩子心里本来就不痛快,别让我给说出个好歹来。真是左右为难。请问,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古筠宁
  答: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金榜题名,可如果孩子不幸落榜,家长应给予正确的心理辅导,引导孩子走出情绪低谷,重新振作,笑对人生。
  1.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孩子落榜后,心情自然十分痛苦和复杂,负疚、自卑、失败,甚至绝望一起袭来。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危险的时期,家长要有意识地营造宽松、温馨的家庭氛围,对孩子要充分理解、包容,多与他进行思想交流,悉心安慰,正确开导。
  2.要积极帮助孩子排遣不良情绪,引导孩子走出狭小的生活和精神圈子。可带孩子去亲朋好友家探访,也可带孩子一起外出旅游,多参加体育、文娱活动,转移他的注意力。同时,还可找些名人传记之类的书籍让孩子看看,从中得到启发和鼓舞,树立顽强拼搏的信心和勇气。
  3.要帮助孩子确定未来的方向。帮助孩子分析高考失败的原因,特别要正确分析孩子的学习情况。对于潜力较大的孩子,不要轻言放弃,要多支持多鼓励,坚定孩子的信心,做好再战的准备。对于潜力不大,希望渺茫的孩子,家长就不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了,那样只会增加孩子的痛苦。对于这种情况,家长要摒弃“只有上大学,才能成才”的思想,树立“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的观念,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深造与就业的关系,协助孩子寻找合适的出路。
  
  学习咋自觉
  
  问:在孩子的学习上,我费尽心机,选老师,选班级,购买学习资料、学习软件,现在又让孩子上了网校。采取了不少措施,可孩子学习就是不自觉。请问,怎么办?
  潘晓禾
  答:以上措施都没有发挥作用,我想这是因为孩子对学习还没有从内心产生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家长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自己带着好奇心主动学习,以探求答案。
  1.可以让孩子从课外知识入手。不妨看看有益的电视节目,比如《科学
其他文献
学校管理是一种人的管理,无论是教学质量、师生纪律、校园财产等,归根结底都还是要在人的管理中获得效率,因此,能否以人为本,在自己的管理工作中理解、尊重、关心和爱护那些为学校效力的教职员工,是学校管理能出成效的关键。随着社会的开放,人们的价值观也日益多元,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追求:刚出校门的年轻人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学习,全力以赴搞好教学;中年教师精力充沛、经验丰富,希望能有一个宽松而公平的环境,让他们发
周勉、袁汝婷、白田田、周楠撰文指出,追梦不停的袁隆平,一直有颗年轻的心,80岁时他称自己是“80后”,90岁时又称自己是“90后”。而他对年轻人,更有着真心的喜爱和热切的期盼——喜爱年轻人的朝气蓬勃,盼望年轻人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不久,袁隆平就从各处争取奖学金和留学名额,将一大批青年送到国外深造。从1987年开始,他把自己获得的各种奖金捐出,设立“农业科技奖励基
着重塑造女儿的好品质  1999年11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北京大学教师袁放迎来了放学的女儿袁日涉。女儿举着一份试卷嚷着让爸爸签字。袁放一看上面的考试成绩,心里顿时凉了半截:这么简单的数学试题,女儿仅考了80分,这孩子以后看来是没指望了!妻子要金枝看了女儿的试卷后,苦笑着和丈夫对视了一眼。  袁放的心情非常沉重,他44岁才有了女儿,他和妻子对女儿倾注了很大精力,期待女儿将来不辱没门庭。袁放的父亲袁微子
[摘 要]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旨归和原点。当前,生命教育存在课程內容无法落地、学科教学剥离了生命教育、与现实生活割裂、施教主体单一等问题。针对现状,提出了“提高思想认识,让生命教育常态化;落实课堂教学,让生命教育课程化;回归学生视角,让生命教育儿童化;打通现实通道,让生命教育生活化;注重家校社协同,让生命教育立体化”等策略。如此,生命教育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 生命教育;现状
[摘 要] 本文基于教育科研在教师和学校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三方面阐述,激活成长的内驱,让教育科研的种苗在心田里萌发;踏实成长的脚步,让教育科研的枝叶在行进中挺拔;放飞成长的理想,让教育科研之花在成长中共绽放。   [关键词] 教育科研;教师;学校;成长发展  教育是一个关乎民族未来的根本事业,肩负着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在保障师生安全和稳定的基础上,学校的主要职能是育
[摘 要]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这样提到。将“立德树人”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的品格、自立的本领、创造的志向”,这是我集团孜孜以求的“明亮那方”。   [关键词] 德育;五群  “五群”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我集团立
为了增强儿子的自我奋斗意识,提升他待人接物的能力,老爸从同行那里讨来教子良方,用到儿子身上。几年下来,没想到儿子竟干出敲诈同学的事来!  本文告诉我们:再好的教育方法也要因人而异,适时推行。不然,就会与初衷相悖。  实施“环境激励法”助儿成才    毛群峰家住北京朝阳区,他和妻子王惠十多年前创办了一家服装公司。凭着敏锐的嗅觉和过人的胆识,他们的公司慢慢发展壮大,在业内小有名气。  因为忙于事业,毛
——近日,在杭州某小學《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比赛上,一个小学生说,人人都有梦想,而自己的梦想很简单,那就是发财。这名小学生在演讲中表示:“我不像前几个人说的那么伟大,发财了要去捐款,好不容易发了一笔财,给别人花,不太实际吧!”此话一出,台下就有家长笑出了声,然后发出了阵阵掌声。  这段演讲视频走红以后,不少成年人为他点赞,因为孩子说出了他们小时候想说但没有说出来的想法,要为孩子的坦诚鼓掌。人生可以
儿子花钱无度,老爸深深担忧  2005年春节后,李宾和妻子奚媛媛装修好新房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不满7岁的儿子李飞从天津岳母那里接回北京。结婚后,夫妻俩一直为事业打拼,儿子出生后就被送到岳母那里寄养。如今,他们买了房子,一家三口终于可以团聚了。  由于长期不在父母身边,一开始,李飞和爸爸妈妈还有些生分,这让李宾夫妇有些内疚。为了和儿子尽快拉近距离,李宾和妻子尽量抽出时间带儿子一起出去玩。随着和儿子感情
财产分配,约定有效  问:去年我与丈夫分居,双方口头约定了财产分配方案,再赚的钱归各自所有。在此期间,他的一篇论文和一部文集获奖,其中文章是分居前发表,奖金4000元;文集为分居后出版,奖金5000元。对于奖金的归属双方发生争执,他认为稿件收益理应全部归他,而我认为,分居前发表的文章所得奖金为夫妻共同财产,应平分。请问,我们俩谁的主张有法律依据?  赵惠君(广西象州)  律师意见:我国《婚姻法》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