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政治课堂中的渗透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ifeng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久以来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初中政治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在初中政治课堂中渗透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兴趣以及自主探究的潜能。教师应该从情境、互动、体验三个方面来实现情感教育在初中政治課堂的渗透,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行为能力。
  [关键词]初中政治;情感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3006601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在课堂中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思想情操、道德行为。也就是说,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更要让学生在情感上、思想上有所感悟,做到情感、思想、行动等方面都有触动和提升。作为初中政治教师要善于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将情感教育融入政治课堂中,使学生在理解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各种良好的情感品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如何在初中政治课堂中渗透情感教育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多样教学情境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教师想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就要为学生创设多样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感受新知识,学习新知识。
  比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如何看待生命?生命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如何面对生死?每个人的最终结局都是死亡,为什么还要活着?如何理解生命的意义?为什么有些人能在平凡的生命中创造伟大?这些严肃的哲学问题,是许多哲学家、心理学家都在研究的问题。如何让学生理解生命这一课题,并让这些生命的思考对学生的成长发挥正面的推动作用呢?笔者引入了《生命起源》短片作为课堂导入。通过短片,让学生知道生命来之不易,生命具有独特性,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也是短暂的。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我们应该感激生命的获得,珍爱生命,好好活着,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自然地由兴趣转化为学习欲望和动机,进而能带着主动积极的情绪投入学习中。而且,通过教学情境,使原本枯燥无味的哲学理论变得浅显易懂,贴近生活,从而真正做到“以情激效”,不断提高政治教学效率。
  二、构建互动课堂,渗透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源于20世纪60年代,著名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体系,最终能够教育自己。教师应当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良性的情感交流,形成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比如,在教授《爱在家人间》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正方观点:管得越多越是好父母。反方观点:管得越少越是好父母。教师在辩论赛中充当主席和评委,掌握辩论赛的流程,并对辩手的表现和观点进行点评。教师的参与既融洽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氛围,也使学生认识到作为子女要尝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学会用沟通的方式解决与父母之间的冲突。
  从本质上来说,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有了互动,才有思维的碰撞与情感的交流。政治教师只有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融入学生当中,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才能产生高效课堂。
  三、“知行合一”,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知行合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里的“行”既是课堂中的体验,也是课后的实践,社会活动的参与。因为从本质上来说,政治是一门与现实社会联系紧密的学科,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还会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当将理论与现实社会相结合,运用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去剖析生活中的事件、问题,同时还要用实际问题去验证课本中的观点。
  比如,对于前段时间网络上热议的话题:在路上遇到跌倒的老人时,扶还是不扶?笔者在教授《生命的思考》这一章节时,引入这一话题进行课堂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明白:在生命的长河中,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用心去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还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只有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才会有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将“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引入政治课堂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去剥开问题的表面,探究问题的本质,体验生命中美丽动人的一面,批判丑恶行为的卑鄙龌龊,进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我、关注他人、珍惜生命、热爱世界,从而完成政治学科的教学使命。
  总之,一堂好的政治课,情境、情感、体验三者缺一不可。政治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责任编辑袁妮)
其他文献
建筑基础大底板在不同载荷作用下沉降与差异沉降控制是其地基处理设计的关键。通过某工程基础在不同载荷作用下地基处理方案选择、沉降计算、差异沉降分析与沉降观测结果,说
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学术论文写作并非仅仅传递信息,也是一个修辞过程,是作者试图说服读者和学界接受其观点的过程。在劝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作者对所传递命题信息的态度
[摘 要]我国大部分青少年的心态都较为叛逆,好胜心和自我意识也比较强,这些心态特征使得他们在感恩意识方面较为短缺。受经济发展、应试教育、家庭教育等的影响,当前青少年感恩教育缺失。据此提出了感恩教育实施策略,包括将感恩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多举办一些感恩活动等。  [关键词]和谐社会;青少年;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3-0
[摘要]导学案的编制要科学、严谨,简单、适用。有些方面适合细化,比如学习目标和重难点、考试热点和重点、内容导学环节等;而有些较难理解的内容,文化科技及美学鉴赏方面的课以及课堂教学总结提高的环节则不需太详细。  [关键词]导学案;编写;详细;粗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10401  导学案的出现是洋思中学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发现法,可有效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探索,培养学习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The use of discovery methods in chemistry teaching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stu
当前小学中高年级的词语教学,被许多语文教师喻为"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有些教师进行词语教学,或蜻蜓点水,学生听之索然寡味;或浓墨重彩,学生头昏脑胀。对于词语教学,教
[摘 要]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重要的綜合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通用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可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生活化情境、开展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去创新、发明、制造,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高中通用技术;实践制作;生活化情境;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9-0062-
【摘要】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分析了中职财经类专业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财经专业课的教学创新思路。  【关键词】中职财经 教学问题 创新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0.09.036    近几年,随着中职学校招生录取门槛的降低,中职财经专业出现了一些问题:入学新生综合素质整体较差,学习效率较低,毕业后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这一系列问题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