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出版家外的“透明”范用

来源 :金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nfei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出版大家范用出生于镇江,在他逝世十周年之际,社会各界自发组织了各类纪念活动,有人评价他的一生,是为书籍的一生。而作为同乡、校友的嵇钧生先生,想换个视角,带我们认识那个褪去了出版编辑大家光环外的“透明”范用。
  相伴数十载,一直以为母亲只是千千万万农村妇女中的普通一员,勤俭持家。不曾想,在她看似平凡的生命历程里,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光辉印痕,令人敬佩。
  镇江,是一座爱情城市,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说都发生于此。不仅如此,镇江“三山”也代表了三段爱情,本期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走进焦山,一同回顾那场20世纪最著名的政治婚姻的开端。
  东大院,是作者上班的必经之地,在她的笔下,那两排合欢树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成为了以后路过此地时不容被忽视的存在。
  编辑出版大家范用逝世整整十年了。全国主流媒体纷纷刊登纪念文章,举办专题展览等各种纪念活动。
  作为范用的乡亲学友,许多往事涌上心头,不由地想动笔写下我和他在多年交往中感受到的点点滴滴。
  范用生前曾在多个场合谈到他的遗嘱:不求名分,不要评价,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子女无需照顾,遗体捐献作医用。终于他的名字镌刻在了北京常青园公墓北京市遗体捐献者纪念碑上。这个光辉的名字彰显了一位革命老干部、大出版家的高风亮节。
  范用在出版界的卓越成就,他的人格,他的道德风尚,许多文化界人士从各个角度做了全面论述,并已汇集于《书魂永在——范用纪念文集》中,毋庸我再赘述。因此我只想从一个乡亲学友、科技工作者的角度回顾我们近20年的交往,来认识编辑出版工作之外的“透明”范用。
  心系母校
其他文献
传说沙沙住在橙花小镇的一个蘑菇屋里。她是一个漂亮的大姐姐,有一双像海绵一样柔软的手,而那双手只要在你眼前一晃,你就能忘掉不开心的记忆。不过这项服务需要预约。  墨墨对于这个神秘的沙沙充满了好奇。墨墨也住在橙花小镇,可是她从来没有见过沙沙。或许,沙沙这号人物,只是橙花树下老人讲的故事里的人物而已。  有一天,住在墨墨家隔壁的胖小墩失踪了。就在胖小墩的家人急得要报警时,胖小墩又自己回来了。可墨墨发现,
【病文入院】  我的发现  湖北荆门市五里中心小学四(1)班 袁双燕  我们家养了一只大黄猫。前一段时间,我发现它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我知道,它怀孕了。黄猫常常伏在一个地方休息,很少活动。奶奶告诉我,母猫因为有了身孕,特别疲惫,所以不愿意活动,这也说明它不久就要生小猫了。我多么希望母猫能快点儿生几只可爱的小猫咪啊!  大概从上个星期开始吧,我经常看到母猫躺在地上,不时用嘴咬自己肚子上的毛。大概是
阳春二月,午后,和煦的阳光透过窗口慵懒地洒落,使人昏昏欲睡。爸爸说:“莫负好春光!走,探春去!”  我们穿过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森林,来到运河大堤。我和弟弟张开双臂,欢呼着冲下河堤。这是中运河邳苍分洪道中的一段。河堤两旁平畴万亩,中间一条绸带似的京杭运河蜿蜒而过。  天,瓦蓝瓦蓝的,空气澄净而舒朗。春阳铺满原野,柔软而明媚。满眼是无垠的麦田。麦苗青青,疏密相间,一陇翠绿,一陇墨绿,还有的随地形缓缓起
“同学们,我给你们讲几个故事吧。”轮子老师狡黠一笑,在西游国作文班里竟然不讲作文讲起故事来啦。  轮子老师满怀深情地讲述起来:“有一个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进了一位农夫家。农夫给了他一个馒头、一碗水,饥饿者得救了。他得救后发现农夫家里一无所有,他更加感动。此后,他身怀感恩,把爱带给他所遇到的需要帮助的人……”  同学们还在咀嚼故事中的温情呢,轮子老师语速开始加快,接着讲道:“这个故事还有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冬爷爷刚驾着马車离开,春姑娘就迫不及待地来到我的家乡。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潺潺流过,鱼儿在里面畅游,青蛙在岸边游戏,小草也扭动着身体跳着优美的舞蹈,花儿见了也不甘示弱,急忙绽开灿烂的笑脸,好像在和小草比美呢!  岸边的草地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块碧绿的地毯,孩子们在上面坐着、躺着。瞧,一只调皮的小狗正在“地毯”上打滚,一会儿滚到这儿,一会滚到那儿,
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每个人的身边都有各种各样的人,他(她)可能是爱岗敬业的老师、坚持不懈的同学、助人为乐的邻居,也可能是默默奉献的志愿者、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我们天天都要见到形形色色的人,但要把人写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怎么把人的特点写出来,写得生动有趣,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吧。一、 用画画的方法来写人  写人就如画画,“画”人时,要多几支“妙笔”,大处布局,哪里细描,哪里留白,心中要有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