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出版物交换历史与实践(1952-2000)

来源 :日本问题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han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整理中国国家图书馆馆存中日出版物交换档案的基础上,梳理了出版物交换历史的时间脉络、资料类型以及日本代表性藏书机构;根据档案记录,总结出近50年中国国家图书馆与日本相关机构交换的出版物主要包括国情资料、“中国学”文献、科技类文献、特殊文献等四类文献资源。以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为界,分析前后两个阶段出版物交换工作的主要特征;论述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国国家图书馆出版物交换工作具有的历史意义。
其他文献
在我国,未成年人刑罚替代措施是司法机关裁决免予刑罚或者实施犯罪行为时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而被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适用刑罚以外的替代性措施和方法的总称,具有"教育矫
日本国家近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公议”成为社会各政治主体构建政权的旗帜。明治新政权屡屡向社会倡导建立“公议”政治,并尝试成立了公议所、集议院等公议机关,其中尤以元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日本文化研究一直呈现出文化现象描述与意义阐释、揭示共性规律的宏观体系研究与追求个性细节描述的碎片化研究共存的特点。不断增强的日本文化基
在19世纪中期以前,日法两国鲜有交集。德川幕府锁国后,日本更是只与荷兰保持联系。因此,19世纪当法国人出现在日本海周围时,令日本幕府稍感意外。对于日本,法国一直想显示其
新冠疫情暴发前,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已经开始从“东亚”到“泛东亚”合作、从“浅度一体化”到“深度一体化”、从“东盟主导”到东盟作用弱化的转型,新冠疫情不仅改变了东亚发
备案审查制度是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我国特有的宪法性制度,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2014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
期刊
“大逆事件”是日本政府利用国家强权压迫社会主义力量的典型事件,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日本国内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涨以及社会主义思想在日本社会各阶层中产生的广泛影响。
数字环境有别于传统生活场景,其发生及兴起使未成年人面临着"数字身份"泄露、"数字痕迹"持久性等威胁,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年龄增长及主体独立意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