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中的礼仪教育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1976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在一种文化环境熏陶下对人才成长的作用。陶行知说: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在幼儿园,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纲要》也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包括营造优美的自然环境、民主的学习环境。礼仪环境育人,耳闻目染,潜移默化。
  
  一、学校自然环境营造礼仪氛围
  
  环境的布置,在无声的营造着育人的氛围是非常值得关注和雕琢的阵地。从环境人手,让墙壁说话,让花草传情,积极营造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让“提示”伴随老师和幼儿,为幼儿园实践礼仪教育提供了环境支撑。如果能合理地利用,对礼仪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1、礼貌“声声”。
  礼貌是最好的语言。平台顶,一个个可爱的小动物,礼貌声声:“我来帮助你!”“我跟你做好朋友!”“您先请!”“谢谢你!”……让幼儿在环境中感受礼仪规范,自觉遵守秩序,学习礼仪之道。
  2、笑脸“盈盈”。
  微笑是最动人的表情。楼梯口,一个个纯真的娃娃头,可爱的小南南、小沙沙各种各样的笑脸,笑的眯着眼的、调皮的一睁一闭的小眼睛、睫毛长长的大眼睛,朝着每一个入园的人展开着,好像在淘气的说着“你好啊”。让你不由得也在心里笑起来,并由此溢于脸部,笑容也感染了大家,问好声不断。
  3、故事“多多”。
  故事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走廊里,一幅幅画面配上简单的儿歌,《三轻歌》、《好习惯》,适合幼儿课间、散步时每日吟诵。朗朗上口的儿歌中就认知到了正确的交往礼仪,体验文明礼仪好习惯。在教室的图书角放人了礼仪方面的书籍,使幼儿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了解到交往中的一些常识,如,礼貌、宽容、合作、等待等,能学习一些基本的交往方法,建立良好的交往规则。
  
  二、课堂学习环境创设礼仪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和前提的。”陶行知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因此,课堂中教师的礼仪规范,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彬彬有礼的语言,都在给幼儿做出示范,使幼儿在师生交往中受到耳闻目染的教育。
  1、仪表端庄。
  以优美的仪表影响幼儿。学校是育人的场所,作为教育者,教师在仪表上要“端庄、清新、大方、高雅”。因此,教师的衣着要端正,式样要庄重,色彩要素雅,让幼儿感到可敬可亲又可爱。反之,如果教师穿着奇装异服,打扮得花里胡哨,就会影响为人师者的形象和教学的效果。
  2、态度亲切。
  以亲切温和的态度感染幼儿。耐心、和蔼、尊重幼儿,这是爱幼儿的具体表现,也应该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礼仪素养。爱幼儿,就不能只爱乖巧聪明的幼儿,对于淘气、木讷的幼儿,浅浅的微笑、鼓励的眼神、柔柔的动作都是无声的鼓励。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送以微笑,耐心地等待,“别急,慢慢来。”“想一想,我们相信你能行的。”充满爱心的教师,定能培养出充满爱心的孩子。
  3、言行文明。
  以文明优雅的言行示范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带头使用文明用语,“请”、“谢谢”要挂在嘴边。在请幼儿回答问题时,要手掌平摊,做邀请势,以“请”字当头,“请你来说”,当幼儿回答完问题以后,不管结果如何,教师应给予鼓励“谢谢你的回答”……这样的语言,不仅营造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更重要的它本身就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当然,幼儿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项长期的反复性的工作,让孩子长期生活在讲究文明礼仪的环境中,使礼仪教育得以延续和进一步加强。我们应为幼儿提供各种实践的机会,让礼仪与幼儿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及时抓住机会,适时地启发、诱导,培养幼儿的礼仪行为。通过反复地演练,让幼儿获得情感的体验,促进价值内化,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提高幼儿的礼仪水平,真正成为礼仪人!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南沙幼儿园江苏215632
其他文献
前代的教育是先生教学生,现代的教育是学生教先生。这话初听很觉奇怪,其实大有道理,是教训式的教授法和启发式的教授法不同的解说,是新教育的精神所在。
兴趣:喜好的情绪。必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能有效地起动人的各种感知器官,增强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抑制学习中的疲劳因素,保证旺盛的精力和敏捷的思维,让学生在愉快的、积极的、主动的、气氛中进行学习,使学生“乐在其中”。为加强学习的原动力,就必须培养学习兴趣。  一、教师是激发学生数学兴趣的引路人  1、让学生对你产生兴趣,喜欢你。心
摘要:科学教学中营造教学情景十分关键,学生可以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遵循自然规律,营造课堂情境,充分牵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保持兴趣和积极的态度,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科学教学;情景;营造    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在具体的事件中让学生感悟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科学的本质就是以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特别
以杭州市花园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为例,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当前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探讨如何加强老年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养老服务体
为加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引导和鼓励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艺术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从今年秋季起,海南在全省中小学开展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科技教育主要以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提高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为目的。科技教育活动对青少年成为健康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科学技术;创新;兴趣;教育?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源于科技意识的创新。生活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科技意识的创新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如何培养学生的科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随着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什么是自主探究?顾名思义,就是让幼儿以类似或模拟科学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以下是我在引导幼儿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中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