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公共外语课堂上,大学生手机上网已经蔚然成风,本文就是围绕怎样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个话题进行展开,分别对传统公共外语教学观念的改变、教师自身修养的加强、教师与学生多沟通交流、学生与老师的融恰关系以及学生对公外兴趣的培养等进行了说明,并阐述了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要做到以上几点。
【关键词】上网成风 学习氛围 传统教学观念 自身修养
导论: 当今的社会,网络极度发达,大学生都在使用智能手机上网,尤其在公共外语课堂上,大学生随意登陆各种网址,并把手机作为打发时间的工具;面对这样的严肃情况,创新的公共外语教学方法已经迫在眉睫,主动让学生放下手机,回到课堂认真上课, 这就需要教师们改变以往死板教条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创新,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中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营造良好的公共外语课堂氛围,根本在于转变教学观念
长期以来,大学公共外语课堂上,只有少部分同学在听,老师一个人在台上讲,然而学好公共外语的关键条件就是外语交流,而大学外语教师正是忽视了这一要求,长此已久,这会让大多数学生养成厌学的态度,开始用手机上网的方式消磨时间,因此转变传统的公外教学观念已经迫在眉睫,首先老师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也要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引导学生主动的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当学生主动去解决公外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时,会提高他们学外语的兴趣,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还提高了学生们的外语创新能力,并加强了与其他同学沟通研究的机会,共同提高外语口语能力,还能让班级更紧密团结,在课堂能更好的配合公外老师,那么良好的公外课堂气氛就这样被点燃了。
二、教师注重自身的人格修养,营造公共外语课堂气氛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自身的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日常交流中同学们常常议论对他们言传身教的老师,有的同学说某老师很不错,也很负责任,有的老师教的不怎么样,而且人品也不好,还有同学说某老师对我们很好,态度温和,对人诚恳,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也许这仅仅是学生们的议论,仅仅代表学生的观点,然而我们能发现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老师的自身素质和人格修养确实对学生身心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在教书的同时,教师们也应该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说话办事要有良好的行为举止,在教学态度上对学生要认真负责,把培养学生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在批评学生时要有合理的方法,通过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和教书育人的良好品质去感化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带着对老师尊重的心情去学习,那么一个朴素热爱学习的氛围也就自然浮现了。
三、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理解共同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有的老师把讲课作为任务,在讲课的过程中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尤其在公共外语的课堂上,大多数学生对外语的理解水平就差,在课堂上“兴风作浪”,也不足为过,如此恶性循环,最终会害了学生,创造出了非常差的公外课堂氛围,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眼神和语言的交流,其实更是一种心灵的交流,老师应该安排时间与同学交流学习上的问题,并与学生共同研究怎么样能让大家注意力更积极,态度更认真,通过师生的平等对话,让学生也更了解老师的讲课风格,避免学生对老师的不适应,互相沟通和理解的基础上,课堂气氛也必然被调动起来。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融恰的气氛
公共外语与其他课程不同,它要求老师与学生保持良好关系,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不断说不断听,大学生的外语的口语和听力才能提高,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是师生关系,除了这种关系,还有平等的关系,如果老师太强势,学生在上课就会产生不适应,会产生紧张的授课氛围,教学的目的也在学生身上被转移到了老师身上,这是与现代授课要求背道而驰,老师尊重学生,学生会更加尊重老师,会对老师产生极大的亲切感,学生会以完整的人格和极大的自信参与课堂之中,公外老师应该发现对学生的和蔼可亲会换来学生带给老师的年轻气血,如此难教的公外也会动力十足,会觉得讲课下来,特别的轻松愉快,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变的轻而易举。
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唤起学生对外语的兴趣
怎么样唤起大学生公外兴趣,始终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课题,学生到底怎么样才能对公外感兴趣,用什么样的讲课方式才能让学生对公外听的津津有味,也许这是一名负责任外语教师想的问题,兴趣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动力,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等都是兴趣成就了他们的伟大,一个好公外教师会使自己的讲课特点与学生的思绪绑在一起,因此公外老师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课堂,公外课堂一般都要连续讲两个小时,而人的注意力时间是有限的,过了这个期限学生就会变得三心二意,产生走神等现象,因此公外老师在课堂上要学会唤起学生的兴趣,要学会一些特殊的方式,比如安排一些外语游戏,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要让所有人都投入情景之中,让学生对老师讲的课产生兴趣,如果能做到这些,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也就油然而生了。
总之,大学生活对学生来说是散漫的,如果公外老师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那么如此难懂无聊的课程,会使很多人走神,失去了对公外的兴趣,然后就会拿起手机进行消遣,来消磨时间,这是非常可怕的事,因为长此以往,习惯就会变成自然,最终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因此营造良好的公外学习氛围已然迫在眉睫,因此老师要考虑公外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刘雅琴.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刍议[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5:75-77.
[2]裴云.公共外语教学与校外外语培训[J].复旦教育论坛, 2003,03:18-20 67.
【关键词】上网成风 学习氛围 传统教学观念 自身修养
导论: 当今的社会,网络极度发达,大学生都在使用智能手机上网,尤其在公共外语课堂上,大学生随意登陆各种网址,并把手机作为打发时间的工具;面对这样的严肃情况,创新的公共外语教学方法已经迫在眉睫,主动让学生放下手机,回到课堂认真上课, 这就需要教师们改变以往死板教条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创新,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中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营造良好的公共外语课堂氛围,根本在于转变教学观念
长期以来,大学公共外语课堂上,只有少部分同学在听,老师一个人在台上讲,然而学好公共外语的关键条件就是外语交流,而大学外语教师正是忽视了这一要求,长此已久,这会让大多数学生养成厌学的态度,开始用手机上网的方式消磨时间,因此转变传统的公外教学观念已经迫在眉睫,首先老师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也要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引导学生主动的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当学生主动去解决公外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时,会提高他们学外语的兴趣,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还提高了学生们的外语创新能力,并加强了与其他同学沟通研究的机会,共同提高外语口语能力,还能让班级更紧密团结,在课堂能更好的配合公外老师,那么良好的公外课堂气氛就这样被点燃了。
二、教师注重自身的人格修养,营造公共外语课堂气氛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自身的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日常交流中同学们常常议论对他们言传身教的老师,有的同学说某老师很不错,也很负责任,有的老师教的不怎么样,而且人品也不好,还有同学说某老师对我们很好,态度温和,对人诚恳,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也许这仅仅是学生们的议论,仅仅代表学生的观点,然而我们能发现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老师的自身素质和人格修养确实对学生身心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在教书的同时,教师们也应该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说话办事要有良好的行为举止,在教学态度上对学生要认真负责,把培养学生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在批评学生时要有合理的方法,通过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和教书育人的良好品质去感化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带着对老师尊重的心情去学习,那么一个朴素热爱学习的氛围也就自然浮现了。
三、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理解共同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有的老师把讲课作为任务,在讲课的过程中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尤其在公共外语的课堂上,大多数学生对外语的理解水平就差,在课堂上“兴风作浪”,也不足为过,如此恶性循环,最终会害了学生,创造出了非常差的公外课堂氛围,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眼神和语言的交流,其实更是一种心灵的交流,老师应该安排时间与同学交流学习上的问题,并与学生共同研究怎么样能让大家注意力更积极,态度更认真,通过师生的平等对话,让学生也更了解老师的讲课风格,避免学生对老师的不适应,互相沟通和理解的基础上,课堂气氛也必然被调动起来。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融恰的气氛
公共外语与其他课程不同,它要求老师与学生保持良好关系,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不断说不断听,大学生的外语的口语和听力才能提高,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是师生关系,除了这种关系,还有平等的关系,如果老师太强势,学生在上课就会产生不适应,会产生紧张的授课氛围,教学的目的也在学生身上被转移到了老师身上,这是与现代授课要求背道而驰,老师尊重学生,学生会更加尊重老师,会对老师产生极大的亲切感,学生会以完整的人格和极大的自信参与课堂之中,公外老师应该发现对学生的和蔼可亲会换来学生带给老师的年轻气血,如此难教的公外也会动力十足,会觉得讲课下来,特别的轻松愉快,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变的轻而易举。
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唤起学生对外语的兴趣
怎么样唤起大学生公外兴趣,始终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课题,学生到底怎么样才能对公外感兴趣,用什么样的讲课方式才能让学生对公外听的津津有味,也许这是一名负责任外语教师想的问题,兴趣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动力,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等都是兴趣成就了他们的伟大,一个好公外教师会使自己的讲课特点与学生的思绪绑在一起,因此公外老师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课堂,公外课堂一般都要连续讲两个小时,而人的注意力时间是有限的,过了这个期限学生就会变得三心二意,产生走神等现象,因此公外老师在课堂上要学会唤起学生的兴趣,要学会一些特殊的方式,比如安排一些外语游戏,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要让所有人都投入情景之中,让学生对老师讲的课产生兴趣,如果能做到这些,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也就油然而生了。
总之,大学生活对学生来说是散漫的,如果公外老师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那么如此难懂无聊的课程,会使很多人走神,失去了对公外的兴趣,然后就会拿起手机进行消遣,来消磨时间,这是非常可怕的事,因为长此以往,习惯就会变成自然,最终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因此营造良好的公外学习氛围已然迫在眉睫,因此老师要考虑公外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刘雅琴.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刍议[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5:75-77.
[2]裴云.公共外语教学与校外外语培训[J].复旦教育论坛, 2003,03:18-20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