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探寻当代水墨的精神语言

来源 :杭州·生活品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el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思考艺术,将艺术创作当作精神之旅。他用毛笔思维,在艺术中,努力寻找一种精神的还原,与情感对悟,与万物相通。他用沉着有力的线条,在纷乱时间为自己的心灵筑起了一个宁静的住所,同时也是在现代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矗立的稳固之筑。他是张浩,从精神旅行到心灵旅行,用水墨语言寻找中国当代艺术的突圍之途。
  主持人:张老师,您好!您的《空间被赋予精神》系列作品在当代艺术中非常另类,您不但展示了作品,同时还改造了展示的空间。
  张 浩:2016年1月,我在人可艺术中心举办了主题为《空间被赋予精神》的当代水墨艺术展,如果在现场,感觉会很棒,但这种感觉很难用语言来描述。这个展览的特殊之处在于,我将空间作为作品来对待,进行创造性的设计。空间因为艺术家的参与、艺术作品的展示,被赋予了一种精神。
  十几年来,我有不少个展和联展,但当作品被展出时,总感觉没有直接面对作品那样有震撼力。思考后发现,其实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是受到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的,而周围环境的设计,并没有达到可以令人得到精神享受的程度。所以,我想通过“空间”,让人们走入一个与外面世界完全不同的艺术世界。我通过改造空间,辅以光源等非常规装置,打破平面展陈的惯例,使得观众看到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独立的。观众随着空间的流动,用眼睛阅读、用心感受作品与环境相融所带来的震撼力,跨越时空在想象中旅行。
  主持人:您的作品不同于传统意义的书法,也不是水墨画,线条和结构看似没有规律,却形成了您自己的水墨语言,有您独特的表达。
  张 浩:当人们第一次看到这些作品,如果只是联想到书法,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几乎阻断了对我作品内在追求的认识,或者说自我打断了走进作品的可能。它也不是水墨画,因为水墨画的基础是笔墨。当然,我的作品与书法和绘画使用的是同一种语言,都是运用毛笔。
  如果我们给儿童一支笔,不告诉他们要做什么,他们就会画出线条。当他们对这个行为满意,就会逐渐增加信心,重复同样的动作,像游戏一样感到愉悦。然后,他们就会忘记了画线条的行为,而把画线条当作了愿望的本身,或者实现愿望的替代形式。而人类早期的艺术形式,也是这样的一种思维“语言”,本能地“言说”人与自然的联系,“言说”想象的世界,在这种形式中构筑起神秘的精神世界。
  主持人:您提出了一个概念——“用毛笔思维”。您说,毛笔不是工具,而是传承一种精神。怎样理解“用毛笔思维”?毛笔有着怎样与众不同的意义?
  张 浩:我在2011年提出了“用毛笔思维”这个概念,提出的前提是:一方面,在国际化进程中,从传统中走出来的中国水墨艺术,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方向上的分歧;另一方面,受到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我们有放弃水墨艺术的趋势,毛笔似乎逐渐退出了日常生活,只存在于绘画艺术中,成为少数人的一项技艺。甚至这些少数人中,有大部分也不再具有古人使用毛笔的能力,这个能力的差异就是,在使用毛笔的时候缺少了思维。
  我认为,用毛笔思维有三层涵义:用、毛笔和思维。最不可缺的,就是毛笔这个介质,毛笔是自古流传下来的完美的书写工具,它所产生的痕迹对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具有不可替代性。人用毛笔来表达思想,再通过痕迹产生想象。
  传统书画家谈水墨的时候,他的主要指向是过去,是将过去的水墨艺术成就作为他当下的一种参照。而“用毛笔思维”是从本源上来寻找人与世界最原初的语言关系,从而认识用毛笔所产生的艺术。它面向的是未来,没有既定的标准去规范,这也有助于认识我的作品。
  主持人:您出生在天津,长于河北,在杭州求学后又一直生活在南方。三十余年的艺术创作中,饱含着您对家乡记忆和生活经验的思考与追求。
  张 浩:我生于天津,5岁时全家跟随父亲回到故乡河北。1981年,因命运的安排来到了杭州,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浙江美术学院。南北方气候、地理环境、风俗各不相同。我曾经生活的北方平原,有一种苍茫感,而南方则是一种细致感。在南方30多年的生活,虽然改变了我的生活习惯,但北方苍茫的气质依然活在我的记忆之中。所以,我的作品格局上有北方的广阔,但在细节表达上,也有南方的精微,两者融合了。
  虽然在北方生活得没有在南方时间长,但那种故乡感却越来越强烈。我有一件作品题为《故乡已成我的梦》,现在看到的故乡,已经改变得十分陌生了,故乡渐渐地变成了梦中的故乡。我情感的复杂性导致我作品的很多主题,通过对心灵的探索,对情感的表达,进而去探索精神的世界。
  主持人:1985年,您就开始了实验水墨的尝试,研究水墨的语言与形式的现代化,期间您的作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张 浩:在我的大学时期,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和“85新潮艺术运动”。从那时起,中国的水墨艺术就面临着来自传统和现代的压力,但它对于西方社会又是陌生的。所以我有一种理想,能不能把中国自己的艺术推向现代。这其中,我的导师舒传曦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从德国留学回来,在中国美院率先成立了工作室。我是他文革后恢复招生的第一批学生,他将我引向了中西方艺术融合的道路。
  我学的是人物画,而我后来又放弃了具象的形式与技巧的表现,作品变化太大,以至于许多人不能理解这样的转变。1987年后,“水墨的语言与形式的现代化”是我探索的主线。在笔墨的形式、造型和构图的形式上,我的作品产生了比较大的转变。从1991年到1995年,我开始寻找新的媒材,用拼贴的方式,或者加以浮雕式的材料,融合在水墨的作品中。这是实验水墨的阶段。1996年,我开始思考,到底如今中国传统绘画还留下什么?这时候,心底有一个声音呼唤我:必须使用毛笔。到2002年,我完全跨越了现代主义,确立了我自己的艺术原则,走向了当代水墨艺术。
  主持人:有人说,你的作品如此简单,是不是一挥而就?但您说:“其实每幅画都是我思考的结果,每幅作品后面都有一个故事。”   张 浩:是的,其实每一幅作品都经历了两个星期到两个月的创作过程,甚至更长时间。我的作品有一个特点,一个纯粹的绘画形象都有一个具体的题目,这个题目是引发观众想象的引擎。
  从2002年到2006年,我有两个题目作为主线——《欧洲之旅》和《我的故乡》。《欧洲之旅》主要抒发对欧洲旅行见闻的感受,通过艺术的方式,考察、研究、吸纳西方文明;《我的故乡》一方面抒发了我对故乡的情感,另一方面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寻根,对传统文化既崇敬又感失落相交织的感情。
  2006年后,我的主题转为了《精神旅行》,我想走入了中国古代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内部去。2011年后,我主题转为《心灵旅行》,我考虑到作为人的存在,不能忽略心灵,而心灵需要重新塑造,这是对文化创造性的思考。其中有许多小标题,如《心灵被照亮的时刻》《安顿精神》等等。这些主题的转变,不仅是我艺术的成长史,也是我心灵的成长史。艺术和内心一起成长,我没有征服艺术,是艺术征服了我。
  主持人:您曾在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多个国家举办过个展或联展,西方人是否能从您的作品中,感受到东方当代艺术的魅力?
  张 浩:西方人对中国古代艺术其实并不陌生,也承认其价值并收藏,对于我的作品似乎也能直接读懂,因为视觉语言不需要翻译。但他们未必有深层的理解,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不曾有过毛笔,因此对毛笔痕迹所表达的内心世界不敏感。
  2014年,我受邀去意大利博洛尼亚艺术博览会,参加一个当代水墨艺术的项目并演讲,当地人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能感受到他们十分尊重中国当代艺术,并且真正关注而有所期待。几年前,曾经也有一位在上海从事艺术工作的意大利人主动找到我,希望能共同探讨艺术。虽然这仅仅是个开始,却让我看到中国当代艺术走向世界的可能性。
  如果我们现在还拿着过去的水墨画,作为中国当代艺术是可笑的。当代艺术本身要具有国际化的视野,既不能完全西化,又不能一味追求传统,要有创造性,成为中国文化的符号。“用毛笔思维”的使命就是把古代的语言进行再生性的变革,促进文化基因的内在更新,使之重获新生。
  主持人:怎样看待中国当代艺术与杭州的关系?
  张 浩:中國现代艺术可以说是发源于杭州,且每一次重大的艺术变革都与杭州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杭州最后没能给现代艺术的生长提供坚实的“土壤”,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杭州对现代艺术充满了好奇,却不持久。
  如今,杭州正在建设国际化城市,而在一座国际化城市中,人们文化生活的获得,不能仅仅只有电影院、剧院,还应该有博物馆、美术馆、艺术画廊等。在欧洲,每一座城市都贯穿着艺术的灵魂,人们会不自觉地走进美术馆,花上一段完整的时间驻足欣赏,而不是走马观花式地观看。而像卢浮宫这样的艺术博物馆,陈列的也真正是艺术史上的精品,而不是隔一段时间就换一批展品。这点上,中国城市的国际化还远远不够。
  我认为一个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应该时时刻刻与我们的城市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着的,这样才有不停创作的欲望。我也希望人们不要将物质生活获得的满足感,当作了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应该去追求更高的精神世界。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供应链上供应商和客户的视角,以我国2002-2009年制造业公司相关数据为样本,研究了供应商和客户的议价能力上市公司聘请外部审计决策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会借助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作为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指导性纲领,强调了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指出健康(发展良好的身体、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等)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一、加强晨练早操与户外体育活动,增强幼儿身体素质,强壮幼儿体质  为了改变我园幼儿早炼器械单一,幼儿参加活动不积极的状况,我园教师们制作了一大批体育运动器械,有风火轮、小推车、单杠、哑铃等
答:主要心理治疗方法有7种。(1)精神分析法:它的理论基础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这种心理治疗是运用内省的方法,以自由联想、疏泄、移情及对梦的分析解释,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精神
摘 要:随着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教学越来被重视。也给教师们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数学教师积极发现和改正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不管是学生将来在学习其他的科目还是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使用上,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早已不适合现代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全得不到激发和引导。要想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就必须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通
小朋友,你见过海螺吗?它们的壳是什么样子的?和其他软体动物的壳一样吗?收集一些软体动物的壳,来比较一下。  你需要:海螺壳,田螺壳,蜗牛壳,蛤蜊(gélí)壳,蚌(bàng)壳,笔和笔记本。  第一步:拿起海螺壳、田螺壳和蜗牛壳,用手摸一摸。然后摸一摸蛤蜊壳,再摸一摸蚌壳。  第二步:每种壳都是什么形状的,都是螺旋状的吗?它们是一个整体还是由两片构成的?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它们的表面光滑吗?  第三
期刊
企业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经济实体,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润为企业的目标。施工企业能否在竞争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关键在于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好、工期短、造价低的产品
本文在分析水泥外加剂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水泥外加剂,通过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测,从低耗能、高性能、绿色环保、多功能、人文性、国际性、合作性等方面对新型建筑水
分光光度法是化学分析的一个分支,其应用范围之广,可能要高于容量法与重量法,因为其分析周期较重量法要短,分析精度(尤其是对低,微含量的组分)较容量法要高的多。高氯酸氧化磷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