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的抗洪曲

来源 :党员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v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2日凌晨,崇阳县连降特大暴雨,局部24小时降雨量达240毫米,洪水造成全县12个乡镇全部受灾,10多万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灾害突如其来,灾情十万火急!崇阳县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紧急动员、迅速行动、全力以赴,在抗洪抢险和灾后重建战场上,以“严”的要求,“实”的行动唱响了一曲众志成城的党群抗洪曲。
  洪灾面前全力抢险救援
  电闪雷鸣,暴雨如注,山洪骤泻,村庄田野一片汪洋……灾情当前,崇阳县委、县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周密部署,组织各乡镇、部门投入抢险救灾中。县“四大家”领导第一时间带领武警、消防、交通等应急救援队赶赴各乡镇受灾现场,展开施救行动。
  “一定要把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确保‘零伤亡’!”6月2日凌晨4点半,紧急赶赴灾区的县委书记杨良锋一再嘱咐着救援队员们。
  赶到受灾严重的石城镇黄龙村10组时,多数村民都已经在自家楼顶等待救援,一个妇女抱着小孩站在窗户上正在招手呼救。杨良锋立即掏出手机,拨通了消防、武警等部门电话召集救援。随后,趟着近1米深的洪水,他沿街挨村指挥救灾,不错过、不遗漏任何一个房间,发现一人转移一人;并带领群众开展自救互救,逐户劝说尚在观望的群众安全转移。
  “隔壁有个产妇刚生下小孩,快去救她!”正在石城镇白骡村指导抗洪救灾的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廖建鸣闻讯马上率领消防官兵登上冲锋舟,奔赴产妇家里。“大家注意安全,我抱小孩,你抱产妇!快,快,快!” 廖建鸣第一个跳下冲锋舟,一把抱起产妇手里的婴儿,最终产妇与孩子双双得救。
  暴雨中,地处山区的石城镇塔坳村、新桥村一度失联,组织部长陈进、人武部长周文、副县长郭正华闻讯,果断带领救援人员用楼梯和树木架起简易桥背运物资,徒步翻山去塔坳和新桥。由于进村的道路损毁严重,泥泞不堪,陈进一行只能攀爬岩壁,头上是随时可能崩塌的岩石,脚下就是湍急的河水……下午13时,救援人员艰难挺进了这两个“孤岛”村,通过卫星电话,与外界取得了联系。
  双港村是桂花泉镇重灾区。由于道路、桥梁被毁,运有救灾物资的车辆无法通行。宣传部长周协光和副县长石峰带领应急小分队,背上物资徒步翻山越岭8公里,到达双港村,设置临时安置点,指挥群众转移,发放救灾物品……
  虽值端午小长假,洪魔面前,党员干部无一人休息,无一人缺岗,始终战斗在最前沿、奉献在第一线。
  石门村退休村支书龙细桃,因带领群众从倒房废墟中徒手挖出受伤老人,一双手血肉模糊,又翻山越岭跋涉30多公里,几乎连滚带爬地用担架将伤员送出大山,从洪魔手中抢回一条生命,被村民们誉为“铁手”支书;桂口村干部张望龙、石门村村主任李胜祥,不顾个人安危,从肆虐的洪水中抢出5条生命;黄龙村治保主任程落宝,舍小家顾大家,坚守抗灾一线,受到群众的高度评价;石城镇干部宋祥兵,赤脚在峭壁攀走,连续一周给受困灾民运粮送水;“不在村民家中,就在去村民家中的路上”的虎爪村支部书记姚海东,顾不上看患癌的妻子最后一眼,坚持驻扎灾区、坚守岗位……
  在自然灾害面前,全县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凝聚了人心,团结了群众,经受了一场严峻考验,接受了人民群众对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的一次最全面、最直接的检验。
  协同抗灾力保民生福祉
  一次次艰难大挺进,一次次力量大集结,一次次驰援大接力。
  灾害发生后,全县干部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组织一切力量开展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为保障群众生活需求,崇阳县迅速组织面包、棉被等100万元救灾物资,调拔送到灾区;在学校、福利院建立受灾群众转移临时安置场地,确保受灾群众有水喝、有饭吃、有衣穿、有被盖、有房住;对水库、公路等易发地质灾害地区进行严密排查监控,设置警示片,及时排除隐患,预防次生灾害发生。
  生命安全重于泰山。此次抗洪救援,全县共紧急转移人口21678人,抢救被围困人口2690人。
  水毁工程建设在第一时间启动。崇阳县坚持向内挖与向上争并举,组织资金1.1亿元投入抢险救灾。建立水毁工程防汛抗灾“日报”制、重点项目“清单”落实制,将所有救灾项目、资金以“清单”形式细化到每个重点村,制定“时间表、作战图”,进展情况每天在县政府大楼门厅电子显示屏滚动公示。6月13日下午5点前,所有行政村村级水毁公路全部打通,供电、通讯问题也相继解决。
  灾情虽重,全年目标任务却不能因此“缩水”。崇阳县抢抓六月、七月中晚稻栽种的时机,坚持县、乡、村、组一齐上阵,组织干部职工深入村组农户,与群众一起开展生产自救,完成改种补种一季晚稻、晚稻8000亩、玉米1.03万亩、其它作物1.32万亩,发放救灾种子4万斤、化肥100吨。修复鱼池1500亩,补放鱼苗1500万尾。
  为保证灾后重建工作快速有序开展,县里成立了抗洪救灾领导小组,全县24个重点村,一村一名县级领导挂帅、两个县直部门、一名乡镇主要领导负责,列出村级重建项目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完成时间。
  “水文资料没有记载,活着的人没有见过”,群众如此描述这次水灾。但谁也没有“等、靠、要”思想,“党员突击队”、“党员抢险队”、“党员服务队”活跃在灾后重建的每一个角落,全县没有一个人因灾上访。
  灾后重建打造秀美家园
  倒下的是一片废墟,崛起的将是一张图画。
  洪灾给崇阳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痛,但县委一班人没有怨天尤人,他们在积极推动灾后重建的同时,以“谋事要实”的态度,酝酿着一个个水毁村庄的涅槃重生。
  桂花泉镇这次受灾非常严重,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协光介绍,灾后重建的所有工程都是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同样的水灾来临不受损失。
  在洪水肆虐后的一片狼藉之地——石坳村,一个巨大的工地展现在人们眼前。据介绍,被水冲出的河道上将建成天然浴场,废旧的泵站建成茶楼,另一片旷地建停车场,倒塌的村委会楼建成多功能服务中心和旅客集散中心,还有采摘园、观景台、健身步道……
  村支部书记黄海兵说,他们村还有一座雁荡山,这次被洪水冲出了一个奇特的景观,人称“小九寨”。目前,正在招商开发旅游,20多户村民集中安置,从事旅游业,让小山村变“桃花园”。
  在沙坪镇泉湖村,公示后的《高庄河堤整治工程及规划示意图》格外引人注目。村民们说,照这样重建,大灾村将变成小康村,上演现实版的“丑小鸭”变“白天鹅”。
  “恢复重建,不是简单修复、原样恢复。要反弹琵琶,因势利导、因灾而变;跳起摸高,涅槃新生!”负责沙坪灾区恢复重建的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光新介绍,“崇阳县用产业调整撬动灾后重建,用乡村旅游引导灾后重建,以新农村建设引领灾后重建,以社会经济发展助力灾后重建,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果说这场百年一遇的大灾是党员干部的一次集体赶考,那我给他们都打一百分。”经历了这次洪灾的黄龙村村民黄有才竖起大拇指,笑着说。
其他文献
首先,必须要做的事情是练字。在考试的时候阅卷老师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考生考卷上的内容,而是感受到整个卷面的字形字迹所带来的感觉。一手漂亮的字绝对能加深阅卷老师对考生的好感。一般情况下在考场上的阅卷老师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先看字体再看内容的老师,一大类是先看内容再看字体的老师。但是不管是哪一类的老师,都可见其对考生字迹的看重。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练字呢?建议各位考生,最好打印一份政府工作报告或者十二五规划,
党员干部培训“零”收费  从今年開始,房县县委对到党校参加培训学习的主体班学员实行“零”收费。“零”收费,即不收取学员培训费、材料费和不允许以各种名目收取班费。实行“零”收费,是省委对县级培训办学水平达标的一项硬性指标,也是房县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措施之一。一直以来,收取培训费、材料费和班费都是学员反映最突出的问题。今年,房县县委组织部和党校通过积极向县委政府汇报争取,最终将学员
黄石市铁山区,因矿设企,因企建区,是典型的工矿城区,它曾今是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创造过无数辉煌的历史。如今,走进这座资源枯竭型城市社区,不少地方看起来有些沧桑甚至破旧。然而当你深入社区楼栋,发现的却是另外一片风景:道路也许狭窄却一尘不染,楼栋虽然老旧但四周绿化繁茂,生机盎然。就连一些高档社区都无法幸免的“牛皮癣”广告,在这里也难觅踪影。  要问这是怎么做到的,按照胜利路社区党委书记刘欧洲的说法:“
横扫阴霾,飘扬在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  鼓舞士气,覆盖着25000里艰难的雪山草地。  凝聚力量,高举在战胜灾害和抗震救灾的民心里。  激励人心,激扬着炎黄子孙自强不息和顽强拼搏的斗志。  激励梦想,支撑着中华民族最美的梦想最美的憧憬和希冀。  一面面星星之火燎原的旗帜啊!  一面面血染先烈铁骨豪情的旗帜啊!  一面面凝聚力量自强不息的旗帜啊!  一面面展示中华民族尊严傲视世界的旗帜啊! 
岁末年初,一年一度的考评工作又开始了。  考评的结果,不仅是对一个地方和干部全年工作的评价,也关系到其在上级组织和领导心目中的地位,甚至关系到干部的升迁去留。所以被考评单位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在精心组织迎接考评工作的同时,有些还会想方设法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接近、影响考评者。有的通过关系打招呼左右考评工作;有的私下给参与考评的干部送礼、请吃,希望得到照顾,往往使考评工作难以公平、公正地开展。  要搞
“县乡干部不简单,走乡串企听真言。解决问题实打实,嘘寒问暖不厌烦。寒风瑟瑟迎面拂,惠民政策暖心间。中午误餐吃盒饭,群众路线人人赞。”近日来,在浠水群众间流传的这样一首顺口溜,生动表达了群众对领导干部作风转变的赞许和拥护。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在即,浠水县提前吹响活动“集结号”,坚持先试先行、立说立行,边查找、边整改,为活动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头雁领航  头雁带对方向,群雁才能振翅
近日,宜都市委人才办给全市224名高层次人才发放年度津贴共52万元。根据《宜都市“两江英才工程”实施办法》规定: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的每月发给200元津貼,取得国家承认的博士学位的每月发给2000元津贴,已聘任的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每月发给300元津贴。市管拔尖人才每年发放专项津贴2000元。宜都市给高层次人才发放津贴已实施6年,先后共有1170名高层次人才享受此待遇。
最近在朋友的微博中,读到描写毛泽东“犟脾气”一文。文中说毛泽东自小与父亲犟,不愿意受束缚;参加革命与政治犟,很少改变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他和同事犟,即使被打倒也不妥协。  通常,人们所说“犟脾气”,是性格固执和意志顽强的总称。毛泽东与逆境犟,在困难面前总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毛泽东与世界犟,在惊涛骇浪中,敢于面对一切强敌——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就是他当年在决定抗美援朝前最经典的一段名
近年来,孝感市实行市县乡三级党委书记思路联谋、承诺联推、目标联定、责任联担、资源联筹,强化“书记抓、抓书记”,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联诺联推,解决服务平台“无”和“虚”的问题。以市县乡三级党委书记公开承诺为抓手,推动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消零”、“提档”、“创优”,打造便民服务“超市”。采取乡镇(街道)自查、县市区普查、市级抽查方式,对全市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进行拉网
领导干部联系企业进工地,46名县级领导干部对全县开工的新兴企业、民生项目建设,在征地拆迁、相关证件办理、用人招工等方面实行“一对一”定点帮扶和包保政策,共签约工业项目25个,签约资金80亿元。机关干部联系乡镇进农村,通过开展驻村结对,深入田间地头。今年抗旱期间,全县3000多名机关干部下村指导抗旱,投入抗旱资金300万元,为老百姓修建泵站125处、拦水堰55处,解决3.5万亩旱田的用水问题。乡镇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