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现象的调查研究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7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市,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持续增长.本次研究从留守儿童生活环境影响、产生犯罪心理的因素以及父母与孩子的犯罪关联,从而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防治对策,努力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舆论氛围的同时,也为建立与完善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提供借鉴和参考,使留守儿童得到法律知识的普及以及全社会的关怀.
其他文献
随着中俄人文交流日趋频繁,中国文学在俄罗斯青年群体中的传播也不断扩展和深化。俄罗斯文化生活中的文学中心主义传统和中国文学本身所具有的异域元素、东方特质构成了中国文学在俄罗斯青年中传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中国文学所彰显的全人类关注与价值能引起俄罗斯青年读者的共情与共鸣。就中国文学的出版现状而言,中国输出的文学文本肩负一些非文学的外交使命,主要依靠政府支持,官方性色彩鲜明,强调主体性,注重价值观的输出。而俄罗斯主动引进的文学文本关注作品本身的文学性与可读性,注重文学阅读的实用性,迎合俄罗斯青年的阅读兴趣与品味,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这一重大历史时刻,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于总结历史经验智慧,进一步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磅礴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深学党的历史,涤荡心灵启迪智慧  习近平强调,“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凝聚
[摘要]恩格斯论证的历史唯物主义涵盖了社会历史领域、经济政治领域、实践认识关系范围等诸多领域,科学地指出社会历史的辩证法思想,历史价值观思想,主客观辩证法思想,深刻阐述了唯物主义的诸多科学经典理论,让人们看清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和逻辑规律,为正确学习和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新时代;中国道路  [作者简介]韩照阳(1993-),男,喀什
[摘要] 2021年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回望历史,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积极参与各类国际事务,呼吁各国和平解决争端,在促进国际社会发展、推动联合国机构改革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党的十八以来,伴随大国外交的深入开展,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地位和责任日益彰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宏伟蓝图拉开了序幕,并取得重大进展。通过对2013—2020年中国在联合国安
[摘要]五四运动高举“科学、民主”的旗帜,掀开了中国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序幕,凸显了青年学子的先锋带头作用。青年学子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来的爱国、自强、革新、务实精神及忧患意识值得后世所弘扬,成为当代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内容。当今时代,政治风云变幻莫测,在改革开放及不断与现代世界接轨的同时也面临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诸多挑战。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新生力量,是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摘要]十月革命对世界革命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包括1920年代的中国。近年来,国内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消极方面,一定程度上忽视共产国际的积极作用。本文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进一步地研究梳理,以期对共产国际在早期中国革命中的积极影响有一个较为客观的概括。  [关键词]共产国际;早期中国革命;援助;积极影响  [作者简介]陈长敏(1992-),男,山东聊城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种作战学院,研究生
中晚唐五代苦吟派的诗歌崇拜和耽溺不仅基于诗教传统,还带有浓厚的谶纬诗学意蕴.一方面,汲取谶纬诗学的政治伦理意蕴建构起经天纬地的神学“诗道”观.诗是造化之精,诗人则是
[摘要]《从暴动到乡村割据:1927~1929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一书根据大量原始档案,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深入农村,在农民中进行动员、组织,策划武装暴动,实现革命道路转变的真实面貌。该书通过中国共产党初期农村暴动的实施与所遇到的情况以及暴动后的抉择及其在乡村的深入,强调了农民与革命的关系主要是个体的生存感受性,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乡村从动员到割据的一系列基础性的问题,介
目的:探讨眼损伤法医学鉴定过程中的特点及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收集2017-2020年本司法鉴定中心113例眼损伤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眼损伤中,男性多于女性,多分布在春秋季
2021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下文简称《条约》)到期之年,两国决定根据《条约》规定将其延期5年。这是中俄两国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中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下继续在涉及全球、地区和双边关系领域加强战略配合,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地区稳定和捍卫本国核心利益的重要宣示。《条约》是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面向长远未来签署的指导双边关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条约》规定,中俄相互尊重对方根据本国国情所选择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道路,确保两国关系长期稳定发展。《条约》将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永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