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方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ki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那么,创造教育就是最佳的选择,也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想象力、好奇心、独立操作的能力,获得和运用新本领新知识时,所呈现出的智慧能动性可以独自感受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欲望,是学生创造性能力的萌芽与基础。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造能力;创新能力;有效方法【分类号】G623.5在学生展示自我潜在能力的创作力时,对于学生来说,就好像一个初次全新活动的实践,具有创造思维、创造意向、创造技能。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自我实践的创造力,必须基础牢固,一起学习创造。数学教学活动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因子,是一门具有高智力价值的学科,是培养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课。1 创建趣味课堂情境
  有人认为数学知识单调、枯燥、无味,但其中却蕴含丰富的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精心的进行引导和认真观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年龄特征、认识水平等方面给他们提供丰富有趣的背景材料,如故事、实物、辩论、奇人异事、猜谜等,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有趣的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来达到乐于自主学习的目的【1】。
  小学生天性爱玩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要想保证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学就不能以单一的形式进行。这就要求老师从自身做起、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引导学生不断变换学习方式,来满足学生对教学过程中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
  在课堂上,老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设置趣味性题目的练习,数学练习能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技巧、技能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发掘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比如,在教学怎样数线段时,老师通过慢慢的数一条线段、两条线段三条线段......会让学生们觉得怎么越来越难,越来越跟不上,随后一口气报出答案后,学生们脑海中便会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老师这么快就数出来了?用的是什么方法呢的疑问。从而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急切想学会能这么快速数出线段的方法,此时,学生就会积极探索、主动思考,找出其中的规律,让学生在自己积极的探索中获取知识,还能从课堂上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满足。数学老师要通过多方面的角度来培养学生们的创造能力,遇到问题时可从老师的角度和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可以有效的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2】。2 鼓励学生大胆发问与想象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循循善诱、提倡算法多样化、精心设计、时常组织学生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开放性题目的练习和对逆向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观点来思考和分析同一个问题,来扩充思维空间,让学生不满足于现有的答案和方法,而勇于创新,再求新法。在所有的思维能力中,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在其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也更具有实际的意义【3】。
  在教小学生认识简单的数字上,就要结合现实生活的的事物来创新、认识并加强记忆。根据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老师从旁指引根据黑板上的数字与生活中的物品相比较,数字1像铅笔又细又长;数字2像小鸭子水里游;数字3像小耳朵等等。学生就会很容易形成这些数字的形状原来就是身边的日常用品和动物,根据这个方法,就能说出后面这些数字分别像什么?老师还可以在学生学习数字的途中加入一些童谣的元素,让学生朗朗上口,印象深刻。
  在学物体分类时,通过直观辨别物体的形状和名称,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积木、玩具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想象、分类和讨论等活动,形成对一些简单的几何物体一种直观感受。3 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情景和学习的内容越相似越贴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效率和程度就越高。所以,老师就要善于挖掘数学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元素,尽量去创设一些学生们所熟悉的生活场景,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學习和探索中去。
  在学习“积的近似值”时,可以模拟到超市购物的场景,让学生们轮流当营业员和顾客。顾客甲:“枣子怎么卖?我要买0.5千克”。营业员甲:“枣子每千克15.26元,您需要支付7.6元”。顾客乙:“这本童话书多少钱?我要买一本”。营业员乙:“每本12.6元,打完8折后每本10.08元,您需要支付10.1元”。这时有的学生可能发现了问题,提出了质疑:应该要支付7.63元,却只要支付7.6元,而支付10.08元的却要支付10.1元?这时,老师抓住了时机,已经成功的将要学习的内容引发出来。像这样利用身边的点滴事情来实现数学教学,增加了数学的现实性,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会觉得枯燥乏味,有效的增加了数学的实效【4】。4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诱发灵感在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的综合能力过程中,都离不开观察的活动,观察是实践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累积丰富的感性材料,就要提供较多的具体实例,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抽象数学概念。引导学生不仅通过观察物体表面现象,还要透过现象看到物体本质特点,特别注意进行比较和分析,使学生逐步懂得应该从什么角度、什么方面来看待问题。 在学习认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时,老师要先拿出这些模型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角形。然后要求学生们注意观察三角形,说出现实生活中或是教室里有哪些物品也是三角形,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相同的三角形,从颜色、大小、形态来辨认区别。在此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通过看到三角形的表面找到三角形的本质特点:几个面、几个角、几条棱、几个顶点等。在学习过程中要要求学生在找出事物规律时多问“为什么”,使思维能尽可能放开、想象,从而诱发灵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也会使学生能终身受益。结束语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发展学生为目标的新课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创造力是创新精神的核心,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拓展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广阔空间。参考文献[1]王文坤.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J].未来英才,2015,(6)[2]陈雁.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能力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2)
其他文献
“亲爱的,你听着,我们也应该把家安排得舒适些.”rn丈夫不解地问: “你这是什么意思?”rn“就是指要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呗!”妻子解释道.rn“那么,舒舒服服又是指什么呢?”rn妻
摘 要:文章主要针对包装设计教学改革和发展新模式展开研究,先阐述了包装设计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然后针对传统包装设计教学中的不足提出了几点完善对策,包括理念创新、课程规划依照市场的需求、完善教学课程体系、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等,不断提高包装设计教学水平。  关键词:包装设计教学;高职教育;创新思维;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就是包装装潢设计与制作,需要很强的实践能力,涵盖内容较
为减小铰链制造误差,提高并联机床运动精度,以六自由度并联机床XNZ63为结构模型,分析了铰链的各种制造误差。利用Denavit-Hartenberg(D-H)方法,建立包含铰链制造误差的运动学
20世纪80年代,波伏娃《第二性》开启了中国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但是“女性”的概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读。实际上,男女是不平等的,一方面,男女本身就存在着性别差异,既包括生理性别
摘 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书籍装帧设计教学应满足三个梯度:第一,学生的设计能力基本达到出版行业设计标准;第二学生了解出版行业及印刷行业的相关知识;第三,学生在新媒体背景下对图书进行创新设计。  关键词:书籍装帧设计;出版规范;图书出版  书籍装帧设计服务于出版行业,出版行业有自己的出版流程、出版要求和出版术语。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书籍装帧设计(以下简称书装)课程,应以使学生能满足社会工作
目的:观察和比较牙体牙髓病患者在进行C型根管充填时应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与iRootSP冷侧压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140例牙体牙髓病
飞机已经在伦敦上空盘旋,我的心跳得更快了.离地面只有最后一段距离了,飞机的起落架已经放下.我睡意全消,恢复了精神,一直盯着窗外.忽然机身一阵轰鸣,到了!我整理好东西,站起
摘 要:艺术院校的信息设计教育是我国信息设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信息设计教育多年的教学实践,从课程体系改革、树立观察生活的自觉意识、倡导具有人文关怀的设计、加快信息设计教育的市场化建设等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课程改革的基本途径,期望艺术院校信息设计教育能得到良性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高校;信息设计;课程;教育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设计和大众关系愈加密切,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