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建设和运行中的制约与技术创新

来源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ment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电网改革的推行,输电线路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输电线路的建设以及运行问题进行分析,文中笔者将从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解决制约因素的技术创新、结论分析等几个方面,谈谈对该问题的~AiT,,希望以此为促进我国的输电线路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线路建设;线路故障;走廊;造价;新型输电线路;新技术;新材料;运行维护
  【中图分类号】TM6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103-01
  1、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
  1.1 线路走廊问题
  所谓线路走廊问题,就是指在输电线路的建设的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走廊宽度。在走廊宽度的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的因素有地面电场、无线电干扰以及可听噪声等电磁环境水平等,根据我国的有关技术执行标准和要求,500kV输电线路走廊上的房屋,与导线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五米。
  1.2 运行环境问题
  高压输电线路作为电网运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配网数量大、分布范围广、线路的布设距离长等特点,并且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客观环境的影响,如雷击、冰闪,污闪、风偏放电以及鸟害问题等等,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线路的运行环境的控制,避免以此导致的各种高压输电事故的发生,危害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1.2.1 风偏放电问题
  在输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由于风偏闪络导致的运行故障的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就现在应用中的输电线路的设计,220~330kV电压的线路运行的速应该控制在23.5m/s以下,而500至750kV输电线路的风速则应该控制在27m/s及以下,从风速的控制标准上看,220至500kV的要相对宽松,但是从实际的故障发生几率来看,220至500kV要远远的高于500至750kV输电线路。
  1.2.2 冰害问题
  所谓冰害问题,就是指在输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由于覆冰导致的系统运行故障。覆冰故障对于运行中的线路的危害形式有倒塔、断线、金具损坏、绝缘子闪络等形式,其中危害最大的有跳闸和断线倒塔,严重的将会导致供电区域的大面积停电,并会引起局部的电网解列,不仅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还会引发严重的安全故障,所以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要严格的控制线路的冰载,一旦其超过杆塔的荷载的最大限度,就会引起大面积的倒塔,并伴随线路的断线。就目前掌握的研究结论显示,由于冰害导致的倒塔故障较多的发生在海拔较高的山区,这种地理环境以及持续的低温和雨雪冰冻天气给原有的抢修工作增加了很大的负担。
  2、解决制约因素的技术创新
  上文中笔者分析了影响输电线路运行的因素,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下文中笔者将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对以上的制约因素的解决措施的技术创新。
  2.1 应用新型输电线路
  2.1.1 在认真的考察我国的现有用电情况的基础上,根据电力资源的分布以及负荷中心的分布情况,制定一个具有长远的规划意义的大容量输电网络布设。
  2.1.2 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同—个电线杆塔上采用多种回路的组合形式,可以有效的增强输电线路的紧凑度,实现更好的交流电的输电效果,尤其是对于塔500kV以上的输电线路来说,同塔双回以及同塔四回同常规性的杆塔连接方式相比,不仅能够有效的节约走廊面积,还能提高输电能力。
  2.2 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改进线路的运行质量
  2.2.1 从导线的选择上来看,截面越大的导线的截流量越高,因此输送的电力容量也就越大,所以应该尽量的应用大截面的导线来布设高压输电线路。
  2.2.2 实践证明,耐热导线的截流能力要远远大于常规的导线,因此也是材料选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2.2.3 碳纤维导线作为—种新型导线,相对于常规的导线在应用中具有重量轻、强度大以及线损低的优势。
  2.2.4 扩径导线相对于常规导线更加适合于海拔较高的地区,由于其铝截面较小,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省材料,还具有重量较轻,便于施工等特点,另外从工程的成本上看,也有利于降低线路的投资。
  2.2.5 使用高强度塔材,降低杆塔重量我国超高压输电线路塔材材质,多采用屈服强度为235、345N/ram2两种强度等级,当线路设计荷载较高时,多采用加大材料规格等方法来提高铁塔的承载能力,这必然导致铁塔耗钢量的增加,而使用强度高、承载能力强的高强钢可以有效降低杆塔重量。
  2.2.6 采用降低钢材及提升线路美观性的钢管塔钢管塔具有承载力高、稳定性好、外观美观、减少占地等优点:
  2.2.7 采用复合材料绝缘杆塔,提高线路安全运行水平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大、耐腐蚀、耐高低温、绝缘性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电气、建筑、健身器材等领域。
  2.3 在线路设计中,采用新方法、新措施、新思路
  2.3.1 提升导线悬挂高度,以高度换宽度,以空间换地面影响线路走廊宽度的各种因素中,电磁环境影响是主要因素之一,计算表明,可以eEngineeringV01.34No.11悬挂方式两种方案。
  2.3.2 加强线路本体设计,提高安全运行水平对于网架中十分重要的骨干线路,则应考虑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十分不利的运行条件,选择设计参数应使线路本体具有抵御百年一遇自然灾害的能力。
  (1)降低线路污闪、冰闪。通过对输电线路污闪、冰闪故障的调研表明,选用自洁性较“I”型绝缘子串好,同时,倾斜方式在覆冰时不易形成导电通道。
  (2)无风偏。与“I”型串相比,“v”型绝缘子串不存在风偏,“Y”型绝缘子串风偏较小,可以有效控制导线与杆塔之间的距离,使线路不易发生风偏放电,同时还控制了导线风偏对线路通道周围树木、建筑物等的距离,减少了线路运行维护的工作量。
  (3)减少线路走廊宽度。在线路建设中,对于走廊费用较高地区可以降低线路整体造价。
  (4)增加线路风偏间隙设计裕度。使得线路在大风作用下,塔头间隙小于设计值。
  2.4 在运行维护中采用新技术
  2.4.1 采用新作业方法,带电作业间隙不成为塔头尺寸的控制因素目前,在我国相当一部分线路的塔头设计中,加装保护间隙后,不仅使紧凑型等线路的带电作业实现可行,保证了作业人员的安全。
  2.4.2 采用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提高线路的稳定性目前,串补和可控串补、静止无功补偿技术等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输电线路。
  2.4.3 对线路进行全方位监测,提升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水平实时监测技术及预警技术,是线路遭受污秽、覆冰、雷雨大风等恶劣自然条件时,及时启动应急机制和适时采取防灾决策的基础。
  2.4.4 建设数字化电网,实现对输电线路全面、高效的管理输电线路在勘测设计中已利用卫星、航测技术替代传统的电网勘测手段,大大缩短了勘测设计时间。
  3、结论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推广应用技术创新由于我国线路分布广泛,各地区土地资源、气候条件等复杂多样,决定了在输电线路建设时应积极采用技术创新,合理的进行规划,科学的利用技术创新。
  a)电网的快速发展使输电线路在走廊、运行环境等方面受到的制约日益严重,提升线路单位走廊输送能力、增强杆塔本体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线路运行维护水平应成为输电线路建设的方向。
  b)特高压、同塔多回、紧凑型线路单位走廊面积输送容量大,在节省走廊、减低造价等方面具有技术优势。
  c)为增大线路本体的输送能力,可采用大截面、耐热、碳纤维、扩径等导线,为提高线路本体的机械强度,可采用高强钢材料、钢管塔等,应通过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制造的线路设备来提高线路本体强度。
  d)提升导线悬挂高度以高度换宽度、以空间换地面,有助于解决线路在建设中面临的走廊征地、房屋拆迁、树木砍伐的赔偿和电磁环境纠纷等问题。
其他文献
电力生产是我国工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只有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才能保工农业生产的不间断的进行.而配网线路正是连接这二者的纽带.
期刊
本文对自动弯管机系统配置、伺服系统、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介绍,利用PLC作为控制机组建自动弯管机的控制系统具有优越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适用于各种环境恶劣的工业现场.
“学困生”是“双差生”(即学困生和后进生)的一种,是指那些在学习上暂时存在着一些困难或障碍、学习能力不足、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如果“学困生”得不到及时的疏导或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煤矿局域网的规模越来越大,局域网有着便捷、传输速率高和资源共享等多项优点.随之而来,在局域网的使用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网络故障.作为网络
【摘要】随着电网建设速度的加快,电网调度一体化成为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和供电的可靠性。本文主要对电网调度一体化的相关内容及优势进行探究,详细的描述了电网调度操作模式一体化平台的各项功能的实现,确保电网的高效、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网调度;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
【摘要】以下是针对电力通信工程系统资源设计目标、网络系统资源的管理过程以及设计原则以及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对电力通信工程系统资源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电力通信;系统;资源;设计  【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101-01  1、电力通信工程系统资源设计目标  电力通信工程系统资源的设计指的是把各种各样的数据整合到
【摘要】本文從IPv6和IPv6的过渡技术入手,分析了当前消防部队计算机网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给出了消防部队计算机网络走向IPv6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消防;IPv6;计算机;网络  【中图分类号】TN94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102-02  2012年年初,国务院部署我国新一代互联网产业发展规划,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