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佛爷的剩宴

来源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fafaff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天,位于京城繁华地段的聚贤楼饭庄门口贴出了一张告示,上面写道:“本饭庄将于三天后的晚上隆重推出一桌饕餮‘剩’宴,欢迎新老顾客竞价品尝。”
  告示刚贴出,就围上来很多食客。大家对着告示指指点点,有人说那个“剩”字肯定是写错了,应当是“盛”,听说过饕餮盛宴,还从没听说过饕餮剩宴。争论来争论去,谁也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让店小二把掌柜的李莲升请了出来。
  面对大家的问询,李莲升始终没有正面回答。他把手一拱,赔笑道:“你们都是我的衣食父母,按理说我应当告诉大家,可这会儿实在是不方便,还请大家多多包涵。三天后,欢迎大家光临敝店,到时候自会真相大白!”听李莲升把话说到了这分儿上,大家也不好勉强他。
  三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这天晚上,聚贤楼饭庄里高朋满座,大家都想知道李莲升的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天渐渐黑了下来,众人正等得不耐烦,忽听外面由远而近传来一阵马蹄声。马蹄声停下后,一个脸皮白净的小伙子手里提着一个食盒从外面走了进来。他把食盒放到大堂中间的一张八仙桌上,从里面取出四碟菜,小心翼翼地摆放到桌面上,然后对李莲升耳语了几句,转身提着空食盒急匆匆地走了。
  目送那个小伙子离开后,众人这才将目光移到那四碟菜上。大家不看不要紧,一看顿时气得吹胡子瞪眼睛。为啥呢?原来那四碟菜,竟然是被别人吃过的剩菜!众人摩拳擦掌,正想向李莲升发难,却见他毕恭毕敬地跪倒在八仙桌前,对着那四碟菜行起了三跪九叩大礼。大家一看,都傻了眼,这李掌柜到底搞什么名堂呢?
  行完礼站起来,李莲升扫视了一下众人,然后一脸严肃地问:“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给这四碟菜叩头吗?”大家纷纷摇头。李莲升得意地说:“因为这四碟菜是太后老佛爷她老人家吃剩下的御膳!”众人听罢,发出一阵惊呼。李莲升乜斜着眼睛说道:“你们也不想想,咱宫里要是没有人,我有那么大本事把太后老佛爷她老人家吃剩下的御膳弄出宫来吗?再说了,这可是杀头的死罪,我就是长了十颗脑袋也不敢啊!”
  众人一想也是,李莲升既然敢这么干,说明宫里真有很硬的关系。有人想起了慈禧太后跟前的紅人李莲英,于是问道:“李掌柜,你叫李莲升,和李莲英李公公仅一字之差,你俩是啥关系?”
  “这个嘛,天机不可泄露!”李莲升不置可否地回答。
  尽管没得到想要的答案,但大家从李莲升说话的口气里还是听出来他和李莲英的关系非同一般,对那四碟菜的来历也就深信不疑了,于是个个学着他的样子,跪下给那四碟菜磕了头。等大家磕完头,李莲升问道:“你们说,太后老佛爷她老人家吃剩下的御膳,是不是饕餮剩菜?”
  “是!”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李莲升又说:“既然太后老佛爷抬举我们,让我们品尝她老人家的饕餮剩菜,我们也不能白吃,总得出点钱孝敬孝敬她老人家吧。下面,大家就出价吧,谁出的价高,谁就得到这四碟饕餮剩菜!”
  在场的富商豪绅,一来从没吃过宫里的御膳,确实想尝尝鲜;二来呢,担心不出价会被别人说对老佛爷不忠,因此吃瓜落,所以,李莲升话音刚落,一个个就像是打了鸡血似的,争先恐后地开出了价。
  最后,经过一番激烈竞争,四碟菜被恒正钱庄的卢掌柜以五百两银子买走。
  聚贤楼饭庄卖御膳的消息不胫而走,每天来竞买御膳的人把饭庄的门框都快挤断了。一来二去,消息就传到了宫里。
  这天,慈禧板着脸问李莲英:“小李子,听说你和那个聚贤楼饭庄的李莲升交往甚密,还偷偷让太监把哀家吃剩下的膳食弄到他那里去卖,搂了不少银子,有这回事儿吗?”
  李莲英听罢,吓得扑通一声跪到地上,战战兢兢地回答:“回老佛爷的话,奴才和那个李莲升根本就不认识,坊间关于奴才和他如何如何的传闻都是子虚乌有。关于李莲升卖御膳的事儿,奴才也是昨儿个才听说,大为震惊,正准备派人调查,本打算有了结果再回禀老佛爷,没想到老佛爷这会儿就过问了。”慈禧面无表情地说:“那就赶紧去调查吧,调查清楚了,该抓的抓,该杀的杀,不能坏了宫里的规矩。”
  李莲英把负责慈禧膳食的厨子、宫女、太监全都召集起来,挨个严刑拷问。可打也打了,审也审了,却始终没人承认往外偷送御膳。
  李莲英无奈,只得把这个结果回禀慈禧。他对慈禧说:“老佛爷,奴才以为,偷御膳这事儿宫里没人敢干,因为按照规矩,这可是杀头之罪,谁不怕掉脑袋啊?肯定是那个李莲升狗胆包天,打着卖御膳的旗号坑蒙拐骗。”
  慈禧想了想,说道:“小李子,哀家倒是有个主意,能断定那个李莲升卖的是真御膳还是假御膳。你附耳过来,哀家告诉你。”
  李莲英赶紧把耳朵贴过去,听慈禧小声说完后,立刻拍手称赞道:“老佛爷实在是聪颖过人,打死奴才也想不出这么绝妙的主意。奴才这就去办,明早儿给老佛爷回话儿。”
  第二天早上,慈禧刚起来,李莲英就赶来了。慈禧问他那事儿办得怎么样了,李莲英笑着回答,死了八个太监,四个宫女,三个厨子。慈禧又问他聚贤楼那边如何,李莲英说,据线人回报,聚贤楼一个人也没死。慈禧点了点头,恨恨地说:“看来都是那个李莲升一人在作祟,与宫里的奴才无关。过会儿你去趟刑部,让刑部派人把他抓起来,好好审一审,看他有何说辞。”
  慈禧到底给李莲英出了什么主意呢?原来,慈禧让李莲英在她吃剩下的晚膳里下了砒霜。这样一来,凡是吃过那些晚膳的人,都会被毒死。这个方法倒是很奏效,却害死了十多条人命。当然了,在慈禧眼里,别人的生命可能连蝼蚁都不如。
  刑部接到李莲英的指示,立刻派衙役包围了聚贤楼。可楼上楼下都搜遍了,也没找到李莲升。店里的伙计说,李莲升一早就出门了,说是他老娘病重,回家看望老娘了。其实明眼人都看出来了,什么回家看望老娘,他这是畏罪潜逃了。
  刑部画了李莲升的画像,张贴在各处,并派出好几队衙役进行搜捕,可哪里还有李莲升的影儿啊。那些花了高价却吃到假御膳的富商豪绅们,无不跺着脚骂李莲升缺了八辈子德,不得好死。   谁知,就在刑部派人四处追捕李莲升,人们都以为他再也不会出现时,他却回来了,而且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刑部大堂。
  刑部堂官见李莲升竟然自投罗网,大喜过望,立刻命令衙役给李莲升戴上枷锁,重打他五十大板。衙役们怒喝一声正要向前,却见李莲升举起手中的一个纸盒,朗声说道:“太后老佛爷在此,我看你们谁敢造次!”众衙役一听,不知他在搞啥名堂,全都停住了脚步。
  李莲升昂首挺胸地走到桌案前,冲堂官指了指自己的胸襟。堂官会意,赶紧屏退众衙役。李莲升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递给他,说道:“大人,小民没有别的请求,只求大人能从中成全,让小民见见当今太后老佛爷,即便被杀,小民也瞑目了!”
  堂官收起银票,想了想说道:“你放心,本官将尽最大努力把你的请求转告给太后老佛爷,但她老人家见不见你就不关我的事了!”说完,冲外面喊道:“来呀,把李莲升暂时收监,听候处理!”
  那位堂官说话算话,还真进宫把李莲升的请求报告给了慈禧。慈禧对李莲升虽然恨之入骨,但也想见见他长什么样子,竟然敢卖假御膳。于是,就答应了李莲升的请求。
  进宫见到慈禧,李莲升行了三跪九拜大礼,趴在地上等候慈禧问话。慈禧慢条斯理地说:“你就是李莲升啊?你也没长三头六臂啊,胆子怎么就那么大呢,难道就不怕掉脑袋?”
  李莲升俯伏着说:“回太后老佛爷,草民这么做实在是无奈之举。”
  “无奈之举?难道有人逼迫你这样做不成?”慈禧好奇地问。
  “没有人逼迫草民,是草民自己逼迫自己。”李莲升回答,“草民虽然只是一个小饭庄的掌柜,但对太后老佛爷无比敬仰,空有为老佛爷尽孝的心思,却是无能为力。于是,草民就想出了卖假御膳这个主意,主要是想從那些富商豪绅那里榨点钱,为老佛爷办两件大事。”
  “哪两件大事?说来听听。”慈禧太后越听越觉得惊奇。
  “第一件大事,很快就是您老人家的六十三岁寿诞,草民想为您老人家塑一个金身,这个愿望已经实现了。”说完,将手中用红绸包着的盒子举过头顶,“请太后老佛爷过目!”
  李莲英走过去,接过盒子打开,从里面取出一个金灿灿的塑像递给慈禧。慈禧只看了一眼,就乐得心花怒放。原来,那尊塑像与慈禧简直一模一样。她笑眯眯地看着李莲升,说道:“难得你有这片孝心,这尊金像,哀家就收下了!”
  李莲升趴下磕了个头,又说道:“这第二件大事嘛,朝廷里刚闹了维新派,虽然太后老佛爷杀了几个为首的,可还有一些漏网之鱼,这些人不除掉,指不定哪天又会出来作乱。草民就想雇些人,四处打探这些人的消息,好让朝廷早日将他们斩草除根。可雇人得花钱啊,草民的饭庄是小本生意,些许收入难以支付雇人的费用,于是草民就想通过卖假御膳多挣点钱,为老佛爷分忧。”
  李莲升话音刚落,慈禧叹了一口气,幽幽地说道:“可惜啊,满朝的文武大臣,没一个像你这样忠心耿耿的,若是他们都能像你这样,那些维新派又如何敢造次?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你若想出来做官,哀家就在朝廷里给你安排个差事,如何?”李莲升听罢,赶紧磕头,说道:“回老佛爷,草民天生愚钝,不适合做官。若老佛爷真想抬举草民,就让草民回去开饭庄,只求老佛爷能把每天吃剩下的御膳赏给草民几碟,让草民多挣几两银子,也好继续追查那些漏网之鱼!”
  慈禧听了,沉思了一会儿,点点头说:“既然你有这份孝心,哀家也就破一破例吧。”说完转过头对李莲英说:“小李子,从今儿个起,哀家每天吃剩下的晚膳,你挑几碟派人给李莲升送去,他这么做,也是为了咱大清的江山社稷着想。”李莲英赶紧点头应承。
  从此,李莲升的聚贤楼光明正大地卖起了御膳,一时间,聚贤楼成了京城里人气最旺的饭庄。
  其实,李莲升本名并不叫李莲升,而是叫张洪川,是兴中会会员。他本是一名教书先生,家境相当贫寒。当时兴中会刚成立没多久,急缺经费。张洪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后来,他突发奇想——去京城开家饭庄卖假御膳,也许能大赚一笔。于是,张洪川就化名李莲升,给外界造成一种和李莲英有亲属关系的假想,然后盘下聚贤楼饭庄,高薪聘请了两名曾经在宫里做过御膳的厨子,每天按照御膳的口味做四碟菜,冒充慈禧吃剩下的御膳进行拍卖,没想到还真赚了一大笔。
  后来东窗事发,张洪川得到消息提前逃走了。可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如此赚钱的买卖,就找个作坊按照慈禧的画像为她塑了一尊金像。当然,说是金像,其实并不是纯金的,然后冒着砍头的危险回来“自投罗网”。没想到,张洪川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竟让慈禧信以为真,不但没治他的罪,甚至还为他破了宫里的规矩。
  聚贤楼卖御膳一直卖到慈禧去世的前一天,为兴中会以及后来的同盟会提供了大量经费。慈禧到死都不会知道,大清王朝被推翻,她吃剩下的御膳,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本刊责任编辑 钱璐璐〕
  〔原载《民间文学》
  2018年第8期〕
其他文献
又是一个在礁上坚守的新春佳节。结束了一天的作战值班任务,刚从值班室里出来,打开手机,就收到女儿发来的微信留言和照片,内心一阵温暖。  女儿说,家乡下起了大雪,家门口贴上了新春联,烟花也已买好,就等着在除夕夜里,一家人热热闹闹吃顿团圆饭了。  转眼就是大年三十了,我赶忙拿起手机与妻子视频通话。電话那头,女儿激动得手舞足蹈,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亲爱的女儿,爸爸祝你新年进步!”这一声祝福,既有对女儿
吴青,是中国“画家村”宋庄的一名画手,是名家艺术品仿制产业链底层的制造者,因恶搞大师名画名噪一时,成为“网红”;刘勉,贵州的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为了捍卫艺术尊严,她向吴青三下战书挑战。  可谁也没想到,2018年8月,这两位在三场“大比拼”中巅峰对决、一争高下的“敌手”竟牵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一下战书:美女老师向“恶搞网红”说不  2016年初夏,自媒体上一条“美女老师挑战恶搞‘网红’”的帖子突然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尽管过去了这么多年,但每每回想起来,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其惊心动魄的血腥场景,让人胆战心惊!  1992年,我作为援藏干部,在西藏那曲地区安多县羊绒加工厂保卫科工作。厂址远离县城,周围就是广大的牧区。  我们厂历来把扶助牧区当作一项政治工作来抓。那年3月,厂里辗转千里从四川运来一批课外读物,准备捐献给偏远的帕耳村小学的孩子们。帕耳村位于巍巍唐古拉山腹地,当时大雪封山期未过,
范泽从市里调龙阳县当县委书记,上任两个多月,机关干部难得见到他影子,更不用说同大家见见面,作个报告了。可今天刚刚上班,部长局长以上人员突然接到范泽通知,立刻集合,坐上一辆大巴,直向县城外驶去。县长周海坐在范泽旁边,心里咕嘀:这是上哪儿呀?我大小也是个县长,事前不同我商量,太过分了。  车子开到本县大丽山山口时,天空开始飘起雪花。车里的部长局长们大多早晨只喝杯牛奶或豆浆,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车,肚子饿得
俄罗斯圣彼得堡市附近的一片沼泽中间,矗立着一扇高大的铁门。透过锈迹斑斑的栏杆,好奇的探险者可以看到耸立的无线电发射塔、似乎已经废弃的建筑群和被一堵石墙隔离的高压输电线。凡此种种,让人联想起东西方剑拔弩张的冷战岁月。  这个地点据说是秘密电台“MDZhB”所在的位置。无论苏联还是俄罗斯政府,都不曾承认它的存在。自1982年以来,MDZhB电台一直24小时不间断地发送单调沉闷的音调,偶尔插入另一种噪声
深冬清晨,弗朗西斯勋爵裹着风衣走在泰晤士河畔。两个渔民正蹲坐在河边,在寒风中冻得直打颤,他们双眼紧紧盯住沉入水里的渔网。弗朗西斯走过去,瞥了一眼空空的鱼袋,问:“你们要收的这网鱼,打算怎么卖?”其中的老渔民想了想说:“这网起来的鱼准不少,说不准还有大家伙,至少得三便士。”弗朗西斯笑着付了钱:“那就这样说定了。”  过了一个小时,渔民拉起网,里面只有两条小鱼。弗朗西斯失望地说:“要是刚才再跟你们讲讲
宜州八方通衢,虽处边地,却客流如云,商铺林立。其中以饭店居多,挂一个幌两个幌的随处皆有,挂四个幌的有三四家,挂六个幌的没有,却独有一个名曰仙客来的饭店,一个五丈多高的杆子上,从上至下挂了红艳艳的八个幌。风一吹,这八个红幌便会飘动起来,远远望去,煞是好看。  太阳刚刚偏西,仙客来便有食客陆续登门,一个个衣着亮丽,穿貂戴金,除了官员,便是有钱的主。  大领班孙堂早早迎在门前,见了客人,脸上忙堆起笑,弯
他是《我的前半生》里面的贺涵,他被热爱的粉丝们称为人生导师靳东;严肃脸,爱古诗文爱繁体字,他也被粉丝戏称老干部靳东;一年超过五部戏热播,经常占据微博热搜排行榜,他是毫无争议的屏霸靳东。相对于这些称谓和荣誉,靳东自己最爱的人生角色叫“爸爸”。2017年9月12日,靳东妻子李佳在香港产下二胎,一个八斤多的胖儿子,靳东全程陪产。当天晚上,他激动地写下一段文字发在朋友圈向亲朋好友报喜:“2017.9.12
大花当了二十多年媳妇,竟没叫过婆婆一声“娘”。街坊邻里对此经常嚼舌根,婆婆感到很没面子。大花很少跟婆婆过话,必须过话时,就称呼婆婆为“喂”。比如,家里来了亲戚,她知道婆婆在棍子家,就走进棍子娘的屋,说声“喂,家里来人了”,就屁股一扭一扭地走了。  要说大花和婆婆也没什么深仇大恨,就是结婚时,婆婆答应给二十斤棉花,可大花一称,只有十九斤一两。大花气得肚子一鼓一鼓的,像只青蛙,说这是什么婆婆,跟自己的
先以陪读为名租房,又喝得烂醉,继而说自己是神秘卧底,窘况百出。自从家里来了这位神秘租客后,房东女孩一家开始了提心吊胆的生活——家里来了神秘租客,窘况百出  2020年正月初九的凌晨两点,“噩梦”一般的敲门声再次响起,杨妈无奈地对女儿杨雅淇叹了口气说:“还是把她放进来吧,这大冬天的,如果冻死在外面,我们肯定得承担责任。”  杨雅淇1995年出生于四川省西昌市,是一家公司的小职员。家里在市区有一栋自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