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农村艺术教育现代化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p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提示·
  艺术教育是现代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与城市相比,农村的艺术教育不免让人担忧。“苏南农村艺术教育现代化模式研究”这一课题的实施,不仅传递着现代化的艺术教育思想,更是播种了民族未来的希望,那就是讓艺术教育成为每个孩子全面发展的动力。
其他文献
【摘要】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课例苏教版六下《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课呈现了研究性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阅读;研究性学习;兴趣;思维,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5-0057-02  【作者简介】罗耀珍,江苏省张家港市东渡实验
【关键词】《小小的船》;诗歌教学;情境教学  【教学要求】  1. 感受蓝天、明星、新月的美感,启发学生想象,体会飞上蓝天坐在月亮上的愉快心情,激起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培养好奇心。  2. 认识本课生字:弯、两、尖、里、见、闪,做到“四会”,并认识“弓”字底和“门”字框;体会“弯弯的”“小小的”“闪闪的”“蓝蓝的”叠词形象。  3. 能正確地朗读课文,要求一字一句读正确,并根据标点符号读出停顿
“大家好!你们看到我胸前佩戴的这枚胸章了吗,它已经陪伴我走过了17个春秋。我戴着它,走遍了全国除台、港、澳以外的31个省;我戴着它,来到祖国南疆,和海军的大姐姐们同吃同住一起操练;我戴着它,来到舟山群岛的普陀山,和那里的大师长老们面对东海璀璨星空,畅谈大千世界;我戴着它,来到空气稀薄的西藏,和我亲爱的藏族好朋友次仁白珍顶足而眠,同盖一床氆氇。我戴着它,深入宁夏石嘴山地下110米深的矿井,和矿工大哥
·主持人语·  从孔子的“因材施教”开始,差异化教学思想在中国已傳承发展两千多年,因其对个体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而依旧不断被后人学习和借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
【关键词】读值;《江苏教育》;专题;独家策划  【中图分类号】G23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58-0008-04  2020年3月3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研制的“2019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面向社会正式发布。571种人文社科期刊、316家教学科研机构和172家高校所属机构榜上有名。在“基础教育
从中学的时候起,我就常常被误以为读过许多书,其实我最多不过只能算翻过许多书罢了。我的读书习惯是随便抽出一本书来翻翻,偶尔被某句话或某件事吸引住,就把目光停住看一会儿。交谈、作文时想起了曾经在某本书上读过的某句话、某件事,说出来,也就往往让听者、读者误以为我读过那本书,而其实我对那本书的所有知识可能也就是那句话、那件事。虽说从小就被教育“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却也几乎不做读书笔记,需要照抄原文的时候
·策划人语·  雨果曾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母亲,也是冷酷的屠夫。”面對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上下一心共战疫情,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是生命教育最完美的诠释。  这次抗击疫情也留给我们诸多思考。面对疫情,全国动员,在最短时间里兴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集中全国资源支援武汉,使全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人民健康得以保护,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的制度优势和现代治理能力。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有个年轻人选择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来送别过往,迎接新生活:  从四川盆地到青藏高原,28天骑行,2200公里,数十次爆胎,无数次在放弃和坚持之间的游移……既非体能达人,也不热爱这项运动的方一,只希望用这种看似“疯狂”的举动,来反思过去,思考未来,测量自己和这个世界的真实距离:  “这是我在人生境遇转变时最想要做的事,旅行对我来说是最好的方式。”   他没赶上毕业典礼,却比大多数人
【摘 要】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或者结果是为了人的幸福,教育的过程就是人发现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的过程。新常态教育下的学校管理,要通过文化导航,成就儿童,成全教师,要勇于责任担当,造福社会,服务国家。  【关键词】文化导航;全纳教育;教育均衡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1-0064-03  【作者简介】戴铜,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
生活中有时需要我们选择,如果尝试舍弃一些东西,或许会获得意外的美好。    职场的第一个选择    大学我读的是师范专业,几乎没有悬念的,在大四第一学期时我就签约了一家重点中学,算是稳妥地找到了一份中学教师的工作。只是,那所学校远在宁波。那时的我很想摆脱多年平淡且按部就班的生活,觉得大学毕业正是该离家闯荡的年纪,去一个没人认识的城市流浪,既酷又浪漫。于是,我放弃了优秀毕业生留杭的名额,一个人背井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