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有时需要我们选择,如果尝试舍弃一些东西,或许会获得意外的美好。
职场的第一个选择
大学我读的是师范专业,几乎没有悬念的,在大四第一学期时我就签约了一家重点中学,算是稳妥地找到了一份中学教师的工作。只是,那所学校远在宁波。那时的我很想摆脱多年平淡且按部就班的生活,觉得大学毕业正是该离家闯荡的年纪,去一个没人认识的城市流浪,既酷又浪漫。于是,我放弃了优秀毕业生留杭的名额,一个人背井离乡。
2006年,来到宁波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我很享受教师这份工作,只是始终无法适应一座陌生的城市。每天在学校的讲台前我都很快乐,但下课后回到空无一人的宿舍,寂寞和孤独就会袭来。这时候,开始想家,想妈妈,想念昔日的好友,想念家乡的味道。一个人呆着的时候,更容易看到真正的自己,我开始认识到,其实“流浪”并不适合我,我是个典型的传统的女生,恋家、柔软、适合稳定踏实的生活。一年后,我从学校辞职回到杭州。我喜欢当老师,也很留恋我的学生们,只是,当我认识到我的选择并不真正适合自己时,我觉得应该即时纠正,不要辜负人生。
也许,这一年的经历看起来像个逃兵,但这段经历是我职业道路中重要的一笔,因为这是我的第一次选择。你总要迈出第一步,但有人发觉自己走得并不快乐却一直浑浑噩噩坚持了许多年,有人及时改变方向却一换再换始终找不着北。我想,第一步是投石问路的重要机会,无所谓对错,重要的是你应该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努力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帮自己找到合适的方向。
传说中轰轰烈烈的公务员考试
离开宁波,告别三尺讲台,是我三思后的决定。理智上,我明白既然作了决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但情绪上,严峻的就业压力令人焦躁,那段恰逢求职青黄不接的失落的日子,我的精神状态时好时坏,每当我无助、彷徨时,总会读读王维的《终南别业》,其中两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总能给予我莫大的精神鼓舞。
2007年秋天,我怀着踌躇的心情参加了杭州市公务员考试。换作大学时我会觉得公务员这种朝九晚五的工作枯燥乏味,但一年的工作经历让我认识到,一份在家门口的稳定的工作才是我真正需要的。当时我报考的是专业不限的岗位,招录一名,所以报考人数相对最多。
其实回想起来我的那次考试自我感觉并不好,考完后心情很郁闷,连准考证也扔了,回家跟妈妈说我浪费了一天时间。当网上公告可以查询成绩的时候,我压根没有去查自己的分数,而是顺手点击了入围面试的名单,结果却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名字赫然在目。第二天我接到了人事局的电话,通知我去面试。当时我笔试成绩第二,报考我这个岗位笔试第一名的分数整整比我高了8分,想想其实挺悬的。
面试那天我心情比较轻松,发挥得很好。一年的教师经历让我早已习惯了在人前落落大方地展现自己。面对8名考官和2名记录员,我一点儿也不紧张,10分钟内看题和思考,面带微笑把3道题目流利地答完,时间刚刚好。最终,我以面试第一,总分第一的成绩幸运地进入了体检、政审、公示环节。走出区政府的时候,觉得阳光异常灿烂。
舆论说,公务员考试成为了当下最热门的考试,万人争过独木桥一点不假。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快感,很是潇洒痛快。 同时,这也在第一时间让我们于无形中意识到今后要小心约束自己的言行,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
充满挑战的工作,和市长擦肩而过的日子
去新单位报到,开始面对完全陌生的机关工作,虽然需要学习的太多太多,但心情还是很愉悦的,毕竟这是自己辛苦争取到的宝贵机会。在基层机关的党政办工作,事务非常繁杂,机关单位的同事通常都很亲切,很有人情味,工作氛围就像个大家庭。在这样的环境中,谦卑有礼、勤奋好学的年轻人就会得到许多关照。
社会上很多人说公务员的工作比较清闲,其实这种看法有失偏颇。我一直从事文字信息和党务、档案等工作,为了圆满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一篇材料改上几遍甚至重写也是司空见惯的。在基层工作,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我们总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最快的判断,理清思路,协调各方关系,作出最妥善的安排。
2009年10月,我被区政府选调到市政府办公厅挂职3个月。那富有挑战性的3个多月带给我丰富的实践经验。那段挂职的日子里与领导同事建立的友谊是最宝贵的。
在市政府里,我的工作任务之一是编辑《杭州政务》这份内部刊物。和市长副市长们的秘书打交道成了我的日常工作内容,借此能更快熟悉市领导的活动安排及全市当前重要的活动、工作。起初,我忐忑不安,毕竟自己初来乍到,面对这些“重量级”的人物,很难拿捏自己的态度,说话声音轻了怕显得青涩稚嫩,语调重了又怕显得无礼张扬。记得第一次在电梯里遇到时任市委书记王国平,电梯里安静极了,我在心中反复斗争要不要向他打招呼,幸亏马上就到了我要去的楼层,当我慌张走出电梯的时候,不小心擦到了他手臂。王书记抬头看了我一下,我就赶忙溜掉了,貌似有点狼狈。事后,听同事们说,市府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在电梯里遇到市长们,如果他们不主动与你谈话,你一般就不需要跟他们打招呼,因为市长们日理万机,常常会在类似的安静环境中思考一些问题,寒暄也许会打断他们的思路。不过说来奇怪,在我知道这条规则后,但凡在电梯里遇见大领导,他们都会主动地对我们点头微笑,让人倍感亲切。
公务员是一份独特的职业,它之所以成为许多大学生追捧的职业之一,是因为它看起来既稳定又光鲜。只有真正在这支队伍中工作过的人才能体会到,稳定是因为它的背后有巨大的责任和沉重的压力,光鲜是因为它永远在阳光下,需要光明磊落、踏实端正的工作姿态。如果你想成为这支队伍里的一员,从现在开始就好好努力吧:端正人生态度,培养干脆利落的处事方式,重视人际交往的艺术,更重要的是,要有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和勇气。
职场的第一个选择
大学我读的是师范专业,几乎没有悬念的,在大四第一学期时我就签约了一家重点中学,算是稳妥地找到了一份中学教师的工作。只是,那所学校远在宁波。那时的我很想摆脱多年平淡且按部就班的生活,觉得大学毕业正是该离家闯荡的年纪,去一个没人认识的城市流浪,既酷又浪漫。于是,我放弃了优秀毕业生留杭的名额,一个人背井离乡。
2006年,来到宁波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我很享受教师这份工作,只是始终无法适应一座陌生的城市。每天在学校的讲台前我都很快乐,但下课后回到空无一人的宿舍,寂寞和孤独就会袭来。这时候,开始想家,想妈妈,想念昔日的好友,想念家乡的味道。一个人呆着的时候,更容易看到真正的自己,我开始认识到,其实“流浪”并不适合我,我是个典型的传统的女生,恋家、柔软、适合稳定踏实的生活。一年后,我从学校辞职回到杭州。我喜欢当老师,也很留恋我的学生们,只是,当我认识到我的选择并不真正适合自己时,我觉得应该即时纠正,不要辜负人生。
也许,这一年的经历看起来像个逃兵,但这段经历是我职业道路中重要的一笔,因为这是我的第一次选择。你总要迈出第一步,但有人发觉自己走得并不快乐却一直浑浑噩噩坚持了许多年,有人及时改变方向却一换再换始终找不着北。我想,第一步是投石问路的重要机会,无所谓对错,重要的是你应该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努力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帮自己找到合适的方向。
传说中轰轰烈烈的公务员考试
离开宁波,告别三尺讲台,是我三思后的决定。理智上,我明白既然作了决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但情绪上,严峻的就业压力令人焦躁,那段恰逢求职青黄不接的失落的日子,我的精神状态时好时坏,每当我无助、彷徨时,总会读读王维的《终南别业》,其中两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总能给予我莫大的精神鼓舞。
2007年秋天,我怀着踌躇的心情参加了杭州市公务员考试。换作大学时我会觉得公务员这种朝九晚五的工作枯燥乏味,但一年的工作经历让我认识到,一份在家门口的稳定的工作才是我真正需要的。当时我报考的是专业不限的岗位,招录一名,所以报考人数相对最多。
其实回想起来我的那次考试自我感觉并不好,考完后心情很郁闷,连准考证也扔了,回家跟妈妈说我浪费了一天时间。当网上公告可以查询成绩的时候,我压根没有去查自己的分数,而是顺手点击了入围面试的名单,结果却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名字赫然在目。第二天我接到了人事局的电话,通知我去面试。当时我笔试成绩第二,报考我这个岗位笔试第一名的分数整整比我高了8分,想想其实挺悬的。
面试那天我心情比较轻松,发挥得很好。一年的教师经历让我早已习惯了在人前落落大方地展现自己。面对8名考官和2名记录员,我一点儿也不紧张,10分钟内看题和思考,面带微笑把3道题目流利地答完,时间刚刚好。最终,我以面试第一,总分第一的成绩幸运地进入了体检、政审、公示环节。走出区政府的时候,觉得阳光异常灿烂。
舆论说,公务员考试成为了当下最热门的考试,万人争过独木桥一点不假。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快感,很是潇洒痛快。 同时,这也在第一时间让我们于无形中意识到今后要小心约束自己的言行,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
充满挑战的工作,和市长擦肩而过的日子
去新单位报到,开始面对完全陌生的机关工作,虽然需要学习的太多太多,但心情还是很愉悦的,毕竟这是自己辛苦争取到的宝贵机会。在基层机关的党政办工作,事务非常繁杂,机关单位的同事通常都很亲切,很有人情味,工作氛围就像个大家庭。在这样的环境中,谦卑有礼、勤奋好学的年轻人就会得到许多关照。
社会上很多人说公务员的工作比较清闲,其实这种看法有失偏颇。我一直从事文字信息和党务、档案等工作,为了圆满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一篇材料改上几遍甚至重写也是司空见惯的。在基层工作,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我们总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最快的判断,理清思路,协调各方关系,作出最妥善的安排。
2009年10月,我被区政府选调到市政府办公厅挂职3个月。那富有挑战性的3个多月带给我丰富的实践经验。那段挂职的日子里与领导同事建立的友谊是最宝贵的。
在市政府里,我的工作任务之一是编辑《杭州政务》这份内部刊物。和市长副市长们的秘书打交道成了我的日常工作内容,借此能更快熟悉市领导的活动安排及全市当前重要的活动、工作。起初,我忐忑不安,毕竟自己初来乍到,面对这些“重量级”的人物,很难拿捏自己的态度,说话声音轻了怕显得青涩稚嫩,语调重了又怕显得无礼张扬。记得第一次在电梯里遇到时任市委书记王国平,电梯里安静极了,我在心中反复斗争要不要向他打招呼,幸亏马上就到了我要去的楼层,当我慌张走出电梯的时候,不小心擦到了他手臂。王书记抬头看了我一下,我就赶忙溜掉了,貌似有点狼狈。事后,听同事们说,市府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在电梯里遇到市长们,如果他们不主动与你谈话,你一般就不需要跟他们打招呼,因为市长们日理万机,常常会在类似的安静环境中思考一些问题,寒暄也许会打断他们的思路。不过说来奇怪,在我知道这条规则后,但凡在电梯里遇见大领导,他们都会主动地对我们点头微笑,让人倍感亲切。
公务员是一份独特的职业,它之所以成为许多大学生追捧的职业之一,是因为它看起来既稳定又光鲜。只有真正在这支队伍中工作过的人才能体会到,稳定是因为它的背后有巨大的责任和沉重的压力,光鲜是因为它永远在阳光下,需要光明磊落、踏实端正的工作姿态。如果你想成为这支队伍里的一员,从现在开始就好好努力吧:端正人生态度,培养干脆利落的处事方式,重视人际交往的艺术,更重要的是,要有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