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成才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ide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历来备受教师关注,在全国各级别的赛课中,也多以语文阅读教学为课例进行展示。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自己的体会,愿与大家分享。
  一、指导学生质疑,发展创新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鼓励学生质疑,指导解疑,需要讲究策略。
  (1)教会学生把自己心中的疑问表达出来。有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了疑问,由于没有及时表达出来,后来就忘了。老师应该教会学生及时把疑问记下,其记述疑问方式有:①用文字把疑问写出来,如读书笔记等;②阅读中遇到疑问,可以在书上加眉批,或夹注,或作符号记之;③涉及的问题有比较性或系统性时,可以绘制图表或树状图。
  (2)观察生活,注意新发现。很多科学家、发明家,他们的新发现实际上是观察生活得来的。生活中新的发现是多样的,也是无穷无尽的。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新的发现就会从我们身边溜走,因此。我们要教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去探索,去弄个究竟。
  学生学会质疑、敢于质疑、善于解疑,他们的思维品质和质疑能力自然得到了培养,学生的目光变得敏锐了,捕捉问题和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创新思维就会得到发展。
  二、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教师的提问,其实是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一种引导,这种引导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所有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体现。提问过于具体化,问题就会变得死板,答案单一,这样的课堂,时间久了,学生就会感到厌倦,老师也容易把学生回答出的问题作为检验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有效的提问方式是一种开放式提问法。例如,《“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一课,要使学生从父母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就要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大多数老师都会把句子一个一个地列出来,分别请学生朗读,然后再找学生对句子进行理解。这是一种很死板的提问方式,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样的提问方式下,学生的思路就只局限于这几句话上,这样会使整篇文章变成了一盘散沙,是一粒一粒的,没有整体感。如果是这样问“请哪位同学站起来,说说有哪些人对巴迪的诗进行了评价?”“他们都是什么反应?”“你从哪些方面能看出来?”……如果是这样一种问法,我相信,学生们的回答肯定会更加积极,答案也会多种多样,更有可能发现连老师都没有发现的新思路。这时,老师也可以将教学中的提问与回答设计反过来用,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找另外一个会的同学回答,相信学生亲自提出问题、亲自解决问题,一定会对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更加感兴趣,对问题分析得会更透彻。当然这不意味着老师这个时候就什么都不用做了,老师仍然是这堂课的“船长”,把握着教学方向,使问题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三、评价学生以科学、客观为主,鼓励新思路为辅
  为了发散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潜力,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老师经常会这样说“嗯,很好,不错,还有谁能回答这个问题?”乍一听,这样说挺好,既对回答者的回答进行了肯定,又对下一个回答者进行了鼓励,使问题的答案进一步完善。但忽略这一点,他并没有说明这位同学回答得正不正确,只是说很好,有时学生的回答已经偏离了正题,老师也认为这是发散思维的好的表现,生怕自己的改错抑制了学生的思维。一次得不到纠正,下次还不及时纠正,时间长了学生就不能够正确把握回答问题的要点。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合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但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所产生的感悟、体验并不一定是全面合理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不全面的回答进行提示,对学生错误、不合理的回答一定要清楚明白地指出来,给予及时、准确的反馈,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引导,而不是把提问与回答作为教学的一种形式,认为提问完了就完成教学任务了。在回答正确的前提下,才能够允许学生谈谈个人的看法。
  四、适当拓展延伸,是高效课堂的升华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其产生的学习动力则是无穷的。例如,《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对意大利这座水上城市的印象是陌生的、模糊的。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威尼斯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学生对这座水上城市一下子充满了憧憬,阅读的兴趣被激发,为下一环节精读感悟课文做好了铺垫。在教學结束之际,我又进一步拓展延伸,“威尼斯的夜景多么迷人,请同学们去亲眼欣赏一番威尼斯的夜景吧!”此时的学生对威尼斯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搜集威尼斯的图片和资料中去,使课堂学到的知识在课外不断得到补充与印证。
  总之,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是主动、互动、生动的课堂,是语言与精神共同构筑的课堂,是现实与理想逐渐逼近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成才的课堂。
  (甘肃省通渭县义岗川小学)
其他文献
彩色图像的数据量比较大,在进行压缩与传输时会增加工作负担。通过对图像的频谱特性分析可以知道,一幅图像中的低频成分要远远高于高频成分,大部分图像信息集中在低频部分。因此,在不过于苛刻地计较图像的再现质量的场合下,如果将代表图像边缘,跳越部分,以及颗粒噪声的高频部分通过低通滤波器滤除的话就会减少图像数据量,进而减少下一步的工作量。本文主要以真彩色RGB图像为例,介绍一种对其进行低通滤波的方法。
摘 要:研究表明,一些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逐年下降,形势不容乐观。一些学生比较任性、自私自利、性格偏激,与他人和社会缺少沟通,缺乏自我调节心理能力,导致心理出现问题。教师必须担当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积极关注学生心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生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感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4-0098-02  心理健康是健康人
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的感受,是对语言文字或语言现象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包括语音、语义、语法等在内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
测绘卫星以区域目标为主要观测对象,观测精度高、存储数据量大,任务之间存在资源使用冲突,需要合理调度才能充分发挥卫星的能力。在进行合理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有效的测绘卫
摘 要:教师应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故意设置一些疑难问题,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探究,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设疑激思;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4-0038-01  学生由小学升入中学,一般来说,岁数在十三岁左右。这样年纪的学生对外界事物还是比较好奇的,教师应故意设置一些疑难问题,以激发学
摘 要:写作教学应该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把作文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把作文与学生的个性表达结合起来,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有感而发,多想多写,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关键词:为生命写作;思考;思维能力;表达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2-0030-01  王栋生老师在《通过封锁线》一文中说:“我平时倡导学生
摘 要:主体体验学习强调学生体验教学过程,符合当前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美术课堂教学中,主体体验学习体现新课标的革新要求,促进了美术教学模式向自主化转变。文章结合主体体验学习在美术中的适用性和基本内涵,对主体体验学习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主体体验学习;运行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9-0033-01  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