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同患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来源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aixiao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例1 患儿女,20天,因“胎龄32+5周早产,发现心率快10天”入院.系第1胎第1产,双胎之大,出生体重1460 g,无窒息.生后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早产儿脑病、低蛋白血症”,应用猪肺磷酯注射液、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辅助呼吸、抗感染、营养脑细胞、血制品等支持对症治疗.生后10天发现其兴奋烦躁,多食但体重不增、消瘦,心率安静时170 ~180次/min,哭闹及活动时200~226次/min,给予西地兰治疗心率无明显下降.生后18天查甲状腺功能,T3、T4明显增高,TSH明显降低.追查母亲甲状腺功能,发现其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均升高.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我院.入院时体重1530 g,奶量约300 ml/d.查体:T 37.8℃,RR 56次/min,BP 112/81 mm Hg,烦躁易哭闹,睁眼多,皮肤苍白,前囟、眼窝凹陷,有突眼,皮下脂肪少,未扪及甲状腺,心率182次/min,腹部无异常.血常规:WBC27.5×109/L,Hb 109 g/L,CRP 13 mg/L.结合胆红素42.2μmol/L;血气分析、电解质、心肌酶、肾功能均正常.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回结肠型克罗恩病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52例行手术治疗的回结肠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指标:(1)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2)手术相关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性别、发病年龄、术前BMI、病程、吸烟史、阑尾手术史、肛周病变、口腔溃疡、C反应蛋白、血沉、疾病行为、简化克罗恩病疾病活动指数(sCDAI)评
目的探讨合并直肠炎与未合并直肠炎肛周克罗恩病的临床特征,比较手术联合生物制剂治疗两种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4年10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2例肛周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肛周克罗恩病患者直肠受炎症累及设为直肠炎组,22例肛周克罗恩病患者直肠未受炎症累及设为非直肠炎组。5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联合英夫利昔单克隆抗体治疗。观察指标:(1)临床特
目的通过了解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内皮素-1(ET-1)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mRNA及蛋白质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新生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和肺动脉压力的关系
目的分析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TPC-IPAA)治疗重度或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2月至2015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67例行TPC-IPAA的重度或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开腹和腹腔镜辅助手术方式行TPC-IPAA,根据患者病情行二期或三期手术。观察指标:(1)治疗及随访情况。(2)TPC-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