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并发症分析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QINXIAOTI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TPC-IPAA)治疗重度或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2月至2015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67例行TPC-IPAA的重度或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开腹和腹腔镜辅助手术方式行TPC-IPAA,根据患者病情行二期或三期手术。观察指标:(1)治疗及随访情况。(2)TPC-IPAA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3)TPC-IPAA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电话和门诊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命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7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手术前后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比较,采用成对t检验。

结果

(1)治疗及随访情况:67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其中二期手术45例,三期手术22例。开腹手术37例,腹腔镜手术30例。术后平均日排便次数为5.6次/d。67例患者平均术前生命质量评分为0.47,术后生命质量评分为0.67,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0,P<0.05)。6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4.6年(1.0~8.4年)。(2)TPC-IPAA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67例患者中,10例发生近期并发症(部分患者发生多种并发症)。1例患者发生骶前脓肿继发窦道形成,经局部肠镜下切开窦道治疗后痊愈。5例患者发生贮袋手术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包括1例贮袋肛管吻合口瘘合并骶前脓肿行引流术联合回肠造口术,暂未行造口回纳;2例贮袋顶端瘘,行修补术后好转;2例贮袋阴道瘘,其中1例行贮袋残端阴道瘘切除,游离大网膜带血管蒂填塞在贮袋残端与后穹隆间,同时行回肠临时性转流,获得痊愈;1例患者前后2次经肛推移瓣阴道瘘修补术,虽临床症状缓解,但造影检查证实瘘口尚未闭合。8例伤口感染患者出院后经过积极换药,未出现伤口裂开。(3)TPC-IPAA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67例患者中,28例发生远期并发症。28例患者中,12例发生肠梗阻,包括9例开腹TPC-IPAA患者和3例腹腔镜TPC-IPAA患者,经过胃肠减压,糖皮质激素抗炎,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为主的保守治疗,未出现严重肠穿孔,未出现需要手术干预的转归;13例术后发生贮袋炎,其中1例贮袋前回肠炎合并封套炎,通过美沙拉嗪保守治疗维持;3例贮袋失败,包括2例继发贮袋克罗恩病和1例严重贮袋炎,行小肠永久造口。

结论

TPC-IPAA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近期并发症以贮袋手术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常见,远期并发症以贮袋炎最多见,其次为肠梗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回结肠型克罗恩病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52例行手术治疗的回结肠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指标:(1)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2)手术相关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性别、发病年龄、术前BMI、病程、吸烟史、阑尾手术史、肛周病变、口腔溃疡、C反应蛋白、血沉、疾病行为、简化克罗恩病疾病活动指数(sCDAI)评
目的探讨合并直肠炎与未合并直肠炎肛周克罗恩病的临床特征,比较手术联合生物制剂治疗两种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4年10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2例肛周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肛周克罗恩病患者直肠受炎症累及设为直肠炎组,22例肛周克罗恩病患者直肠未受炎症累及设为非直肠炎组。5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联合英夫利昔单克隆抗体治疗。观察指标:(1)临床特
目的通过了解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内皮素-1(ET-1)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mRNA及蛋白质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新生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和肺动脉压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