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教集团的运行机制是指在集团的运行过程中,影响运行的各种因素的结构、功能及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目前,在职教集团的运行过程中,不同程度地面临许多难题和困惑,存在着一些发展瓶颈。如何解决职教集团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在积极的探索实践中,切实体会到:完善职教集团深度融合运行机制是突破集团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
一、职教集团运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全面深入地了解职教集团运行机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重点课题“构建和完善职教集团运行机制的研究”课题组,开展了专项调查。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参观访谈、网上调查、电话调查等形式,选取了30多个省内、外职教集团,对职教集团运行现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通过对调研情况的汇总和分析,我们发现目前职教集团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集团建设缺乏理论指导
我国组建职教集团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不过20多年的历史。职教集团的运作基本上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理论的研究远远滞后于办学实践的探索。职教集团的成立,客观上讲,是顺应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主观上讲,是集团成员在多年工作交往中形成的合作需要。但对于集团成立之后如何进行建设,特别是对集团的定位、运作机制等重大问题,普遍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2.集团内部组织形式松散
从目前组建的职教集团来看,由于成员单位分属不同地区或不同行业,且都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和规范的集团运作模式。这些也造成了相当一部分职教集团运作过程中的随意和盲目,导致集团只有规模没有效益,欠缺深层次合作,只有一个形式上的组织框架,而缺乏实质性的合作。
3.集团管理制度不健全
从现有的职教集团来看,只有部分建立了相对稳定的议事机构和议事规则,而有相当一部分处于松散状态,没有相应的配套组织与制度。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了成员之间协调不畅,集团对其成员单位的影响力和约束力都受到很大限制。
4.企业参与程度不深
有效地满足企业需求是职教集团的当务之急。但从目前大多数职教集团的运行来看,企业的作用被不同程度地弱化。目前在集团运作中,大多数是职业院校在唱主角,理事长均由核心职业学校的领导担任,企业在集团内常处于被动地位,有的只是挂个名。另一方面,企业往往对能立即见效的合作感兴趣,而对一些见效慢的合作项目特别是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合作不热心。
二、完善职教集团深度融合运行机制的对策
1.完善职教集团深度融合运行机制的着力点
职教集团的建立和运作不是成员单位的临时拼凑和简单叠加,必须建立科学高效的运作机制。职教集团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内外两大要素的融合: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所发挥出来的产教结合优势,二是集团内部基于利益共同体的联合优势。因此,完善职教集团深度融合运行机制,一是要创造有利于成员单位深度融合的外部环境,二是要完善有利于成员单位深度融合的内部管理制度。
2.完善职教集团深度融合运行机制的途径
(1)政府宏观统筹。职教集团对长远和整体利益的把握,会受到自身地位和直接利益的限制,如果缺少政府的有效引导,将直接影响集团的运行和成效。另外,由于存在成员单位的多元利益需求和集团面临的诸多制约因素,也需要政府的指导和协调。
(2)行业有效主导。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行业是促进企业深度融合、发挥产教结合优势不可或缺的决定性要素。职教集团的运作应突出行业协调职业教育与产业、集团内企业群和学校群之间关系的主体功能。
(3)企业积极参与。企业参与度是衡量职教集团建设水平高低和实现集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职教集团只有紧紧围绕相关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在产业规划、开发以及企业人力资源和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合作,通过协同企业在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的攻关,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和经营中的疑难问题,提高企业利润、信誉等途径,来吸引企业积极参与集团建设。企业的积极参与是做强、做优职教集团的必由之路。
(4)集团内部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的规范。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的建设是集团发展的规范力量。建立一个能充分发挥集团功能的组织机构是集团建设的首要任务。目前许多集团除了具有宏观决策功能的管理委员会或董事会外,一般都缺乏保证集团质量标准统一实施的执行机构,影响了集团的聚合功能。管理制度的规范是集团实施成员的管理,确保集团品牌形成和竞争力提升的根本所在。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务中等职业学校)
一、职教集团运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全面深入地了解职教集团运行机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重点课题“构建和完善职教集团运行机制的研究”课题组,开展了专项调查。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参观访谈、网上调查、电话调查等形式,选取了30多个省内、外职教集团,对职教集团运行现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通过对调研情况的汇总和分析,我们发现目前职教集团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集团建设缺乏理论指导
我国组建职教集团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不过20多年的历史。职教集团的运作基本上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理论的研究远远滞后于办学实践的探索。职教集团的成立,客观上讲,是顺应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主观上讲,是集团成员在多年工作交往中形成的合作需要。但对于集团成立之后如何进行建设,特别是对集团的定位、运作机制等重大问题,普遍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2.集团内部组织形式松散
从目前组建的职教集团来看,由于成员单位分属不同地区或不同行业,且都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和规范的集团运作模式。这些也造成了相当一部分职教集团运作过程中的随意和盲目,导致集团只有规模没有效益,欠缺深层次合作,只有一个形式上的组织框架,而缺乏实质性的合作。
3.集团管理制度不健全
从现有的职教集团来看,只有部分建立了相对稳定的议事机构和议事规则,而有相当一部分处于松散状态,没有相应的配套组织与制度。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了成员之间协调不畅,集团对其成员单位的影响力和约束力都受到很大限制。
4.企业参与程度不深
有效地满足企业需求是职教集团的当务之急。但从目前大多数职教集团的运行来看,企业的作用被不同程度地弱化。目前在集团运作中,大多数是职业院校在唱主角,理事长均由核心职业学校的领导担任,企业在集团内常处于被动地位,有的只是挂个名。另一方面,企业往往对能立即见效的合作感兴趣,而对一些见效慢的合作项目特别是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合作不热心。
二、完善职教集团深度融合运行机制的对策
1.完善职教集团深度融合运行机制的着力点
职教集团的建立和运作不是成员单位的临时拼凑和简单叠加,必须建立科学高效的运作机制。职教集团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内外两大要素的融合: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所发挥出来的产教结合优势,二是集团内部基于利益共同体的联合优势。因此,完善职教集团深度融合运行机制,一是要创造有利于成员单位深度融合的外部环境,二是要完善有利于成员单位深度融合的内部管理制度。
2.完善职教集团深度融合运行机制的途径
(1)政府宏观统筹。职教集团对长远和整体利益的把握,会受到自身地位和直接利益的限制,如果缺少政府的有效引导,将直接影响集团的运行和成效。另外,由于存在成员单位的多元利益需求和集团面临的诸多制约因素,也需要政府的指导和协调。
(2)行业有效主导。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行业是促进企业深度融合、发挥产教结合优势不可或缺的决定性要素。职教集团的运作应突出行业协调职业教育与产业、集团内企业群和学校群之间关系的主体功能。
(3)企业积极参与。企业参与度是衡量职教集团建设水平高低和实现集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职教集团只有紧紧围绕相关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在产业规划、开发以及企业人力资源和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合作,通过协同企业在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的攻关,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和经营中的疑难问题,提高企业利润、信誉等途径,来吸引企业积极参与集团建设。企业的积极参与是做强、做优职教集团的必由之路。
(4)集团内部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的规范。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的建设是集团发展的规范力量。建立一个能充分发挥集团功能的组织机构是集团建设的首要任务。目前许多集团除了具有宏观决策功能的管理委员会或董事会外,一般都缺乏保证集团质量标准统一实施的执行机构,影响了集团的聚合功能。管理制度的规范是集团实施成员的管理,确保集团品牌形成和竞争力提升的根本所在。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务中等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