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工作如何取得成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成功教育、赏识教育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与能力,因势利导,园材施教,做最优的自己,创最优的集体,走向教育的成功!
[关键词]优;成功;转化;班主任工作
望着案旁的校“先进工作者”那红红的获奖证书,我陷入深思,又一个新的学期如期而至,我总觉得要总结、归纳点什么……眼前手册上的标语让我的心为之一动,那就是我为班级定下的班风“做最优的自己,创最优的集体”。
“做最优的自己,创最优的集体”,想着这样的句子,脑海中突然跳出了前几年读过的一篇幅文章来,据报载,有一位教育专家曾说,我国的教育有时是在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着失败者:初中毕业,胜利的上了高中,失败者进入社会。同样,高中毕业。胜利者上了大学,失败者进人社会。许多人带着失败的心态进人社会。社会用看待失败者的目光去看待他们。他们虽然不乏奋发图强取得成功者,然而大多数却背着这种失败的心态碌碌一生。每每想到这一段,心里总有种沉甸甸的感受,即使教育的现状现在已经改变了许多。
是的,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正因为你有缺点,所以你必须被雕琢”;而最新的、现时的观点却是:“正因为你有优点,所以你会成功”。这几年我不正是这么做的吗,心里就一下子变得坦然起来,好欣慰!
作为做了好多年的一个老班主任,我认为要想成功,教育者首先要有正确的主导思想和对学生的了解,对学生有积极的期望和要求,教师多方面为学生创造不断成功的机会,诱导学生参与教育和教学活动;教师有意识的强化非智力因素培养,使学生的道德、品质、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心理品质得到改善,从而使老师不断发现学生的长处,学生不断发现自己优点,并产生期望和要求,主动去争取成功。
在班级教育管理当中,这几年我能打破传统观念束缚,不是等学生暴露了问题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缝纰漏,做事后诸葛亮、而是积极主动引导他们走上正确道路。为此,上个学期,我继续在班里开展了学生自主教育,设“后进生进步奖”,开展了“学科成绩提高破格赛”活动,评选出“热心为集体做好事的人”,“纪律进步最大的同学”等活动,使后进生也能得奖。使每个学生发现自身优点和长处,在学生生活中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聪明才智。
我校有位后进生,名叫张岩,时常犯错误,曾经在初一时在生活区就公开骂过生活老师,在课堂上也是不三不四,在德育处是挂了名的,初二时他进了我班,作为班主任,笔者不断地我他谈话,抓住他闪光点鼓励他,语重心长的话语使他深受感动。他体育好,让他做体育班委,在校田径运动会上,鼓励他积极报名,结果为班级赢得荣誉,个人还获得掷铅球第一名,后来他的成绩也大幅提升,还获得了“突出进步奖”。
记得还有位叫一波的“问题”学生。学期初转人我班。先不谈他的成绩有多差,他的行为习惯才令人头疼。上课从不认真听课,开小差、做小动作、东张西望、还经常扰乱课堂秩序。找他去办公室,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其他老师也说,这孩子已经是老油条了。怎么办?我困惑之余询问教师,得到的不是摇头叹息、就是束手无策。我苦恼着,抱怨着,但一切都无济于事。当看到他吊儿郎当、嬉皮笑脸的模样,我气就不打一出来,我真的想把他放弃,可是他却是我的学生啊,我告戒自己一定要挽救他,一定要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于是我想请他的父母协助我一起教育孩子,家访后得知,他父母在国外打工,很少回来。他是由其爷爷带大的。看着那破旧的茅草房、听着老人小声拜请、恳切的声音,再想想孩子那看似玩世不恭,其实带着愤世嫉俗和太多无助彷徨的神情,我的眼睛湿润了。帮助他的决心就更坚定了。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一波同学的身上也有很多闪光点,他细心,懂礼貌,热爱劳动,班级的卫生几乎全被他一人做好了。但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接受他,并与他交朋友呢?这得动动脑子才行。于是,我从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人手。记得有一次字词听写,我明知他在偷看书,也没有去制止,且在分数出来后。还表扬了他,当时明显能看到他那双大眼睛流露出从末有过的惊喜。课后我找到他,摸摸他的小脑袋说:“嘿,你真棒,老师希望你不看书也能做的那么好。”虽然他表示出一副不以为然态度,但是我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了羞愧,看到了勇气。后来的几天里,常看到他能主动去复习功课了。我决定打铁要趁热,于是,总是找机会给他,让他能在同学们面前展示自已。慢慢的,他上课能举手发言,课后也能愉悦的找我帮他补习功课。慢慢的,别的同学也都主动前来和他一起玩,和他亲热了。慢慢的。大家把赞许的目光投向了一波,看着他快乐的成长,我原有的所有无奈和辛劳都化成幸福的海洋。
在过去,我总认为,对学生要“凶”,不骂好不了,“成功教育”引导我“用鼓励代表训斥”,在接手初二的第一天我让学生把“学习成绩报告单”“家长意见书”交上来,挑灯夜读,采撷学生优点,第一堂班会,给学生拿出的是“鲜花”而不是所谓的“棍棒”和条条框框,如某同学歌唱得不错,某同学字写得好,某同学自理能力强……学生那听惯了训斥、吆喝的耳朵,突然飞进一声赞扬,全都为之一振,腰板挺直了。班会过后,布置第一篇周记,内容是介绍自我,只要求写优点,然后小组交流,果然,后进生的灰色情绪开始退却,学生们更明白:我们不是坏孩子,我们不比别人差。
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人人都有成功感,班级自主教育,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人人都有成功感”,我不比别人差,振奋了学生,调动了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做最优的自己,创最优的集体,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开始形成,班级接下来的管理以及班主任的工作开展起来顺利多了,最终拿到了这个证书。
“嘀”下课的铃声响了,就要召开班主任周前工作会议了,离开办公室,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对,我也要做最优的自己,再创最优的集体呀!
[关键词]优;成功;转化;班主任工作
望着案旁的校“先进工作者”那红红的获奖证书,我陷入深思,又一个新的学期如期而至,我总觉得要总结、归纳点什么……眼前手册上的标语让我的心为之一动,那就是我为班级定下的班风“做最优的自己,创最优的集体”。
“做最优的自己,创最优的集体”,想着这样的句子,脑海中突然跳出了前几年读过的一篇幅文章来,据报载,有一位教育专家曾说,我国的教育有时是在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着失败者:初中毕业,胜利的上了高中,失败者进入社会。同样,高中毕业。胜利者上了大学,失败者进人社会。许多人带着失败的心态进人社会。社会用看待失败者的目光去看待他们。他们虽然不乏奋发图强取得成功者,然而大多数却背着这种失败的心态碌碌一生。每每想到这一段,心里总有种沉甸甸的感受,即使教育的现状现在已经改变了许多。
是的,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正因为你有缺点,所以你必须被雕琢”;而最新的、现时的观点却是:“正因为你有优点,所以你会成功”。这几年我不正是这么做的吗,心里就一下子变得坦然起来,好欣慰!
作为做了好多年的一个老班主任,我认为要想成功,教育者首先要有正确的主导思想和对学生的了解,对学生有积极的期望和要求,教师多方面为学生创造不断成功的机会,诱导学生参与教育和教学活动;教师有意识的强化非智力因素培养,使学生的道德、品质、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心理品质得到改善,从而使老师不断发现学生的长处,学生不断发现自己优点,并产生期望和要求,主动去争取成功。
在班级教育管理当中,这几年我能打破传统观念束缚,不是等学生暴露了问题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缝纰漏,做事后诸葛亮、而是积极主动引导他们走上正确道路。为此,上个学期,我继续在班里开展了学生自主教育,设“后进生进步奖”,开展了“学科成绩提高破格赛”活动,评选出“热心为集体做好事的人”,“纪律进步最大的同学”等活动,使后进生也能得奖。使每个学生发现自身优点和长处,在学生生活中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聪明才智。
我校有位后进生,名叫张岩,时常犯错误,曾经在初一时在生活区就公开骂过生活老师,在课堂上也是不三不四,在德育处是挂了名的,初二时他进了我班,作为班主任,笔者不断地我他谈话,抓住他闪光点鼓励他,语重心长的话语使他深受感动。他体育好,让他做体育班委,在校田径运动会上,鼓励他积极报名,结果为班级赢得荣誉,个人还获得掷铅球第一名,后来他的成绩也大幅提升,还获得了“突出进步奖”。
记得还有位叫一波的“问题”学生。学期初转人我班。先不谈他的成绩有多差,他的行为习惯才令人头疼。上课从不认真听课,开小差、做小动作、东张西望、还经常扰乱课堂秩序。找他去办公室,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其他老师也说,这孩子已经是老油条了。怎么办?我困惑之余询问教师,得到的不是摇头叹息、就是束手无策。我苦恼着,抱怨着,但一切都无济于事。当看到他吊儿郎当、嬉皮笑脸的模样,我气就不打一出来,我真的想把他放弃,可是他却是我的学生啊,我告戒自己一定要挽救他,一定要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于是我想请他的父母协助我一起教育孩子,家访后得知,他父母在国外打工,很少回来。他是由其爷爷带大的。看着那破旧的茅草房、听着老人小声拜请、恳切的声音,再想想孩子那看似玩世不恭,其实带着愤世嫉俗和太多无助彷徨的神情,我的眼睛湿润了。帮助他的决心就更坚定了。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一波同学的身上也有很多闪光点,他细心,懂礼貌,热爱劳动,班级的卫生几乎全被他一人做好了。但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接受他,并与他交朋友呢?这得动动脑子才行。于是,我从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人手。记得有一次字词听写,我明知他在偷看书,也没有去制止,且在分数出来后。还表扬了他,当时明显能看到他那双大眼睛流露出从末有过的惊喜。课后我找到他,摸摸他的小脑袋说:“嘿,你真棒,老师希望你不看书也能做的那么好。”虽然他表示出一副不以为然态度,但是我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了羞愧,看到了勇气。后来的几天里,常看到他能主动去复习功课了。我决定打铁要趁热,于是,总是找机会给他,让他能在同学们面前展示自已。慢慢的,他上课能举手发言,课后也能愉悦的找我帮他补习功课。慢慢的,别的同学也都主动前来和他一起玩,和他亲热了。慢慢的。大家把赞许的目光投向了一波,看着他快乐的成长,我原有的所有无奈和辛劳都化成幸福的海洋。
在过去,我总认为,对学生要“凶”,不骂好不了,“成功教育”引导我“用鼓励代表训斥”,在接手初二的第一天我让学生把“学习成绩报告单”“家长意见书”交上来,挑灯夜读,采撷学生优点,第一堂班会,给学生拿出的是“鲜花”而不是所谓的“棍棒”和条条框框,如某同学歌唱得不错,某同学字写得好,某同学自理能力强……学生那听惯了训斥、吆喝的耳朵,突然飞进一声赞扬,全都为之一振,腰板挺直了。班会过后,布置第一篇周记,内容是介绍自我,只要求写优点,然后小组交流,果然,后进生的灰色情绪开始退却,学生们更明白:我们不是坏孩子,我们不比别人差。
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人人都有成功感,班级自主教育,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人人都有成功感”,我不比别人差,振奋了学生,调动了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做最优的自己,创最优的集体,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开始形成,班级接下来的管理以及班主任的工作开展起来顺利多了,最终拿到了这个证书。
“嘀”下课的铃声响了,就要召开班主任周前工作会议了,离开办公室,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对,我也要做最优的自己,再创最优的集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