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光凝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an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全视网膜光凝术(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PRP)对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438例603眼PDR患者行PRP术,3m后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复查眼底新生血管及玻璃体出血等情况.患者每2w~4w复查,观察期为6m~5y,并记录视力及眼底.结果 285眼视力提高≥2行,占47.26%,206眼视力无变化,占34.16%,112眼视力下降,占18.57%(其中71眼因白内障发展而视力下降).16眼新生血管未消退,占2.65%.14眼发生玻璃体出血,2.32%,后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术中补激光.新生血管性青光眼9眼中,8眼虹膜新生血管消退,眼压恢复至正常,占88.89%.结论 PRP通过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及玻璃体出血,是治疗PDR的有效手段。

其他文献
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学活动需要以问题作载体进行,问题设计是美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美术教学艺术的重要体现之一,更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改善课堂教学
现代忏悔意识伴随五四新文化浪潮和西方文化思潮应运而生。一批思想启蒙者如鲁迅、郭沫若、田汉、郁达夫等对传统文化和国民劣根性进行了反省和批判。他们在审视民族与时代的同时,也审视自己,解剖自己。本文主要以鲁迅先生的《伤逝》和巴金的《怀念肖珊》来比较两位作家的忏悔意识。  一、鲁迅:历史反省的高度  历史上的名人对忏悔意识有种种不同的理解。龙泉明在《论中国现代作家的忏悔意识》中认为,忏悔意识是不断发展变化
期刊
本文主要采用查阅文献资料进行综述的方法,在整合营销4C理论的基础上,对体育厂商如何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以消费者的期望价格定价、为消费者提供便利以及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