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liu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没有兴趣,也就没有发现和发明。爱迪生从小就对科学感兴趣,长大后成了发明家。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达到预期目的。没有兴趣,学生就产生苦学,厌学,弃学的可能,教师也就完不成教学任务。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
   一、让学生知道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刚上初一的学生虽然在小学已经学习过地理知识,对地理知识并不陌生,但是对于为什么要学习地理及学习内容还不是很清楚。所以在上第一节课时,首先让学生观看课本前页的彩色图片和彩色地图册,让他们看到各样的地理事物,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开阔他们的眼界。再举例说明:日月星辰为什么每天都东升西落?为什么冬天冷,夏天热?为什么有的地方是高原,有的地方是平原?要想懂得这些地理内容和人地关系,就要好好学地理知识。
   我们人类就生活在地球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而人类活动又无时无刻不在作用于环境,利用不当时,就会出现生态平衡失调的现状。所以学好地理知识是新时代对每个公民的最起码的要求,它能使我们放眼世界,展望未来,开阔我们的胸怀。
   二、尊重、爱护、和关心学生,架起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之间应是平等的关系,对好中差不同的学生要保持平等的关系,不能对学生有亲疏厚薄之分。要因材施教,调动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让他们体会到学习地理知识的快乐。教师只有尊重、爱护和关心学生,学生才能愉快地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自然的教态和丰富的知识,以及和蔼可亲的态度来换得学生的尊重。每当上课时,都让学生以笑脸相迎,把对老师的爱转化成学习的动力。
   三、教师要用恰当的教法上好每一节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学科也是一门科学,地理教师应该具有恰当的教学方法,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还要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讲新课时,应该用教学挂图,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文字,边看书上图,再对照前边教师的大挂图对比着学习,把知识落实在地图上来记忆,这样很直观,很有空间想象力。在讲完新课的练习,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草图变相出题型,让学生把知识学活。
   四、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常开展地理课外活动,不仅能加强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还能把知识变成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书、新闻报道、观看电视节目和收听广播等。举行基础知识竞赛、填图竞赛等都能丰富学生们的地理知识和才智,启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和社会现象的兴趣。
   总之,要想卓有成效地完成地理教学任务,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地理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唐山市丰南区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阶段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兴趣低下、教学成效不高的问题,教师们也对此感到很困惑。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在作文教学处于步履维艰的境地呢?结合学生的现状来看,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缺乏丰富的阅读积累与写作技巧、素材不足,教学中阅读与写作脱节,形成了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困境。作为语文教师要立足课堂,提高作文教学的成效,培养学生的写作才能。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注重对作文教学的研究,并有了一
摘 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自学习惯形成了,学生就会主动获取知识,自觉刻苦钻研、勤奋踏实地学习。而自学习惯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勤于查阅工具书的习惯;敏于思考问题的习惯;乐于评点课文的习惯。这些习惯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耐心引导,俗话说:“久练成习惯。”  关键词:培养;勤于查阅;敏于思考;习惯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把着眼点放到培养自学能力上,即培养学
【案例一】时间:2006.9,对象:一年级   课前。一年级孩子一听说下堂是音乐课,高兴极了。一孩子大喊道:“耶!我最喜欢音乐课了,走!我们去音乐教室。”不到五分钟,音乐教室门口挤满了小脑袋。   课堂中。师:小朋友,你们课间最喜欢玩什么游戏呢?生:拍皮球。生:老鹰捉小鸡。生:跳绳。师:我们来听一首歌曲,请你跟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运动。学生很投入地沉浸在音乐中,快乐地随着音乐做自己的动作,是那么
要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就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主动学习要想取得高效,关键是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往往比能力重要,正确的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普及,《新课程标准》更加明确地规定了教学目标,把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它要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外语教学中的一个突出的矛盾是如何处理好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的培养。众所周知,一个人的外语素质是听、说、读、写、译等综合交际能力。然而,从目前中学英语教学现状来看,李岚清同志指出的“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现象虽有所改进,但仍然存在,特别是存在于我们农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生的通行证,是走向世界的绿卡。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就是人们交往中的规则。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面临着就业的挑战,担负
最近观摩了苏教版七年级的思品课“知耻近乎勇”中第二框“立身需要自尊”一节公开课。在教学中,教师为了能够突出自尊、自傲、自卑的不同,让学生根据书上的漫画创编了一个小品并进行表演。表演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请你们根据刚才的表演,讨论讨论把得出的结论告诉我。学生听了,顿时下面就开始叽叽喳喳的一片。七年级的学生比较活泼,不害羞,表现的欲望很强讨论的时候情绪高涨,争论不休,但也有部分学生趁机搞些小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