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空间划分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将绿色发展作为引领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以期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空间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绿色发展的物质基础,又是绿色发展的约束条件。[方法]研究改进了"指标加权重"的评价方法,采用"要素—功能"评价方法,从保护资源、避免风险和支撑发展3个角度,构建包括9大类21小类要素的绿色发展空间指标。对每个指标的绿色功能按适度建设、适宜建设、一般限建、严格限制和相对禁建进行功能量化。采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对要素的绿色发展功能按"空间要素分布等级最严格"的原则,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对成都市的绿色发展空间进行了划分。[结果]成都市的绿色发展空间中,适宜建设区、适度建设区、一般限建区、严格限建区、相对禁建区的比例分别为:10.27%、37.8%、3.26%、26.12%、22.46%。划分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成都市的绿色发展现状。[结论]研究将绿色发展的内涵进行要素的空间化表达和空间评价,准确地刻画绿色发展空间,展示了绿色发展的空间差异性,为制定差别化的绿色发展政策提供支撑。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各地都新建了很多博物馆,游客数量也与日俱增。为推动文博事业的发展,博物馆要高度重视文物征集工作,解决文物征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对文物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教师必备的专业实践能力。高师院校师范类毕业生是中小学教师的主要来源,其教育技术能力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改革的进度和效果,因此
本文主要分析在新的媒介技术环境下,祭孔活动作为一种“媒介仪式”的文化认同的悖论问题——在联接群体成员的同时存在一种异质的离散的力量。就如何弥合文化认同与文化表演
“景中村”是村庄建设的一个特殊类型,受益于风景名胜区的辐射,景中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伴随着全民旅游时代的到来,多数景中村均面临旅游产业发展与传统风貌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