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童言无忌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u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逛商场的时候,侄女要去厕所,让我和她妈妈在门外等着,结果嫂子急着买东西走开了。侄女出来只看到我一个,噘着嘴说道:“电视上说得对,越漂亮的女人越靠不住,还是姑姑最靠谱。”我……
  8岁的儿子存了不少压岁钱,变得财大气粗的。儿子:“爸,我要洗脚,帮我打水。”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兒子:“一百块。”我:“不许告诉你妈。”儿子:“爸,帮我拿双袜子,五十块。”……没几天,我赚了三四千元!眼看儿子要开学了,老婆说:“压岁钱都拿来,妈妈帮你存起来。”儿子:“都给我爸了。”
  昨在堂哥家吃饭,连了他家的wifi,超级慢。就对小侄子说:“网太卡了,你跟你爸说下,换个宽带。”小侄子一脸忧伤道:“叔叔,你所托非人,我已失宠好久了。”说完,小拳头重重捶在身后的婴儿车上,小侄女醒了,开始哭……
  昨天我过生日,却赶上了好朋友的婚礼,在外面喝了半宿。半夜回来,发现儿子已经替我过完生日了。桌子上留着小纸条:爸爸,你的蛋糕我替你吃了,还帮你许了个愿,祝你儿子的老师少留作业!
  儿子5岁时,做错事被他妈妈训,吵着离家出走。媳妇厉声说:你走吧,走了就别回来! 儿子:我可以带一样东西吗? 媳妇:行。 儿子拉着我的手可怜巴巴地说:爸爸,你跟我走吧,我一个人有点怕……
其他文献
权蓉  女,现居呼和浩特,擅长写短篇故事,文笔清丽秀美,构思别致,有数百篇文字见于各类报刊。  日子么,就要自得其乐。像蚯蚓给自个儿截成九段,凑两桌打麻将的,还有一个端茶倒水的。  001  藏海镇原本叫大昌镇,我要去的藏海中学就在东山上。  旧学校用的不知是谁的一个大四合院,新的学校正在修建。  茜茜说,不出意外的话,正好我们开学能搬过去。  002  茜茜说得没错,因为宿舍也还在赶工,我们暂时
东晋时有个人,在橘子成熟时,选了三百枚,送給远方的朋友,并附了一封简短的信:“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写信人是大名鼎鼎的东晋书法家王羲之。  世事真是如此巧合,王献之亦有《送梨帖》:“今送梨三百。晚雪,殊不能佳。”他将三百只梨送与好友,说冬天雪来得迟,天气情况不是很好。  这两人说的都是客气话。家乡产橘和梨,橘子和梨压弯树腰,摘一些送给朋友,聊表一点心意。  传统农耕时代的丰收季节,不但文
大红沟的深山里,藏着一座天然雕琢而成的石庙。因有这样一座民间传说的石庙,这里充满了禅意和诗情。  曲径通幽,穿过原始松林,豁然开朗处是黄花遍地的大草原,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漫草滩。站在这里抬眼远望,就可看见磨脐山右侧的迭迭山岭上,孤独地矗立着一座房子。当地百姓称:石庙岭。  山岭如此幽深,曲折。好在白云不断地从岭上发芽、生长、飘散。天地显得阔大而宽容。  顺着山脊往石庙岭行走。穿草地、上陡坡,踩着突
看见几个大人跟孩子围着一个下水道的井盖,心生好奇,走近一看——井盖缝隙间长着一丛草。  我听到了大人们的议论——  “人比草幸运,不满意受不了,还可以挪一下。”“命运是不能掌控的,人和草都太渺小,所有努力都显得滑稽可笑。”  大人嘛,多自以为是,好像一经他们说出就是至理名言,声音也就大得夸张。  我也听到了孩子们的议论声,小而清脆。  “能不能长出来是你的事,長在哪里是老天爷的事,做好你自己的事就
文学家有灵感时,可以立刻写成文字;音乐家有灵感时,可以馬上谱成曲;艺术家有灵感时,可以赶快作成画;而一般人有了灵感,却任其飞逝。灵感就像是一只云雀,突然飞落在我们的窗前,有些人能及时抓住,使别人也欣赏到它动听的歌声;有些人只有任它飞去,留给自己短暂美好的印象。
我家有三棵杏树,都是当年姥爷领着我母亲栽植的,培土,浇水。其中一棵叫“看到红”。  这种称呼是以杏色来命名的,说是杏熟时肤色的鲜艳,它就穿着那种颜色的衣服。在外村卖杏时,因色泽好,这种杏总是最先售完。即使被挤烂,色泽不改,分明有一种“果木气节”。多年来我一直想画出这种颜色,用于在纸上抒情,十二种颜色里都没有调得到,杏黄色概括不了它。真不如直接拓一顆大杏上纸去,那样颜色最准。  纸说,看到红。它语气
古人“暖宝宝”很有金属感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宋人在这首《立冬》诗中写到了“还借自家小火爐”,意思是约几个朋友来家里吟诗作赋,不过要大家自带小炉取暖。在古代,造型迷你的小炉可谓用途广泛,其中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用来暖手暖脚。  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道具——包裹着布套的小铜炉,有的炉身还配有提把,可以拎起。据考证,手炉的出现是受到了
一日一结叫工钱,一月一结叫工资,一年一结叫年薪,一生一结叫福报。有付出,就有收获,回报自然是存在的,但回报的方式和分量却不尽相同,有时候还非常神秘,意味深长。  想必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突然想帮助一个人了,但完全不是因为眼前这个人有多么好,而是因为在这之前有人帮助了我们。或者我们突然迁怒于人,也不是因为他做错了什么,而是根源在别处。  一天晚上上网课的时候,我对学生很严厉,还点名批评了其中两
我从没有到过西山。可是这几年来疏散在滇池的东岸,书桌就安放在西窗下,偶一抬头,西山就在眼前。尤其是黄昏时节,读懒写倦,每喜倚窗远眺。逼人的夕阳刚过,一刹间湖面浮起了白茫茫的一片。暮色炊烟送走了西山的倦容,淡淡地描出一道起伏的虚线,镶嵌在多边的云霭里,飘渺隐约,似在天外。要不是月光又把它唤回,我怎敢相信谁说它没有给夕阳带走?  西山是不会就这样容易带走的吧!你看它峭壁下这堆沙砾,堆得多高,快到半身。
水果中,以“上海”冠名的品种不多,我头脑中第一个冒出来的是梨子(上海人叫生梨),即“上海蜜梨”。  上海蜜梨个头不大,梨身与苹果有点相像,矮墩墩、稳笃笃的圆浑,竖着一根短短的柄。小时候,上海蜜梨是新产品,刚上市的时候很甜,汁水也很多,价格便宜,我家经常买。因为梨的个头小,我很不耐烦爸爸让我给它削皮。爸仗着自己是家长,吃水果从来不动手,只动嘴,我把上海蜜梨削好,还要切片,然后装在盘子里递给爸爸,而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