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岭南文化视域下的学校德育途径创新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ms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岭南文化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地域文化,蕴含着深远的德育思想。学校要想创新德育途径,提高德育实效,首先应借助新岭南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打造新岭南文化阵地,形成文化育人的良好校园环境;然后通过打造正能量传播高地,丰富学校德育途径;最后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之力建设文化育人场地。
  关键词:新岭南文化 德育 途径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把传统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相结合,能增强传统德育思想的时代性。重情意、通达理是德育目标的导向,敛于内、择善从是德育的价值取向,重实干、敏于行是德育实践的走向。在新岭南文化视域下,学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文化育人”的号召,积极创新德育途径、完善学校德育体系,提高广东地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层次、高素质、高技能、适合我国未来发展的人才。
  一、打造新岭南文化阵地
  德育途径主要有四种,即课堂教学途径、生活指导途径、实践活动途径和环境营造途径。这四种德育途径既涵盖了目的明确的显性途径,又囊括了潜移默化的隐性途径,在受教育者的品德和人格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
  显性文化要素与隐性文化要素共同构成了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环境。虽然广东省的许多学校都是在岭南文化的熏陶下建立并不断发展的,但是随着多元化文化的影响,广东省的岭南特质开始逐渐减弱。重塑富有新岭南文化特色的学校形象,有利于学校重新找准自身定位,挖掘校园文化资源,创新文化育人途径,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
  二、创设正能量传播高地
  传统教学思想对我国各类学校的课堂教学有着深远影响,以至于很多学校的德育沿袭了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主的三中心教学模式。一般而言,“灌输式”传统教学法简单而直接,态度鲜明而强硬,容易给学生造成压迫感,制约了学生对德育内容的理解和内化。
  十八大报告着重强调了“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可见,现阶段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刻不容缓。新岭南文化作为本土文化中的靓丽风景,蕴含了很多积极的思想观念,符合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符合对教育民族认同感和追求的理性思考,它作为一种地方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些极具地域色彩的价值取向,为新时期德育以及德育途径创新带来了新思考。
  三、建设文化育人场地
  在校内进行德育的空间性和时间性都受到极大的限制,必然导致方式、方法上受限。要想发挥良好的德育效果,就需要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之力建设文化育人场地。然而,当下的德育任务是由学校一肩承担,学生身上出现的道德问题、心理问题等都被视为学校德育的失误和缺失,使得学校德育工作陷入窘境,孤立无援。
  学校、家庭、社会作为对学生实施德育的三大重要场所,为使德育工作取得最佳效果,三者在德育方向上务必保持一致,在德育方式上取长补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互动的“德育场”(如图1所示)。
  学校应充分利用本地德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辟校外德育基地。首先,教师要注重利用地方优质、特色资源教育学生,使学生自觉融入地方文化中;其次,教师要积极探索与地方长期合作共建德育基地之道,定期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德育养成与学校实际相结合。
  对于新时期的德育工作,首先,教师既要重视占主导地位的显性教育,又要意识到隐性教育的重要性。道德渗透要求广大教师和学生家长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完善个人道德水平,给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应以新岭南文化为德育内容和载体,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其次,教师应注重采用理论灌输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德育方式,营造知、情、意、行多方位体验式平台,推动学生从被动德育文化接受者走向主动德育文化感知者;最后,教师应高度重视社会在学生德育养成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携手共建以学校为主导的家、校、社会“合育”平台,构筑富有新岭南文化魅力的区域德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郑红莺.美国学校德育途径方法借鉴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5.
  [2]邵文英,雷彦广.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互动德育场[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作者单位:刘社欣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卢薇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学校在注重继续发挥传统教学媒体优势的前提下,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也融入课堂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快速进步。本文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仅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高中歷史 现代信息技术 实效性  高中历史讲述的多为历史事件,学生需要记忆的内容细节较多,如果教师不能有效激
好的课程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说,设计出好的课程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笔者一直秉承“好课从导入开始”的教学理念,习惯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反复打磨。  2016年,笔者有幸为参加培训的年轻教师上了一节研究课,教学内容是“比例的意义”。在导入环节设计上,笔者曾多次易稿。  第一次,仅为出示课题而设计的导入。笔者最初的设想是:利用多媒体出示南昌市沙湖公园一处景色——剑匣亭的照片,并提出问题:
一、激情导入,揭题简介  在教学之初,笔者会先对学生说:“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诗词’国度,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笔者一边提醒学生诗歌题目中的“乐”字读“yuè”音,一边板书课题《清平乐·村居》。  接下来,笔者会给学生释题:“清平乐,是词牌名。”并在黑板上出示小资料:中国古代词人写成一首词,会按一定的
摘要:“无为而治”是班级管理的一种高超境界,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应遵循学生的成长之道,从大处着眼,把握全局,悉心引导,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及自主學习中健康快乐成长,从而达到管理“无为”,而学生“有为”的教学目的。基于此,本文论述了班级管理中的“无为而治”。  关键词:班级管理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的一种立身处世、治国安邦的思想
每年九月,根据国家教育部门规定,高校新生会掀起一股“军训”热潮,他们集中学习军事的基本知识,练习基本队列动作,掌握基本战斗技能,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会操表演等,以增强新生的国防观念,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虽然军训时间安排紧凑,军训内容丰富,但高校应重点关注安全教育。  一、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  安全教育要向大学生分析国内外安全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培养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担
摘要:众所周知,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非常实用的教学方法,它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在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精心准备,具体运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高中政治 运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也需要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同时彻底转变师生间的关系,向
“快点起床,跑步进教室,迅速就座,立即安静,赶快做练习。”这是笔者作为高中教师每天都要对学生念叨的一句话。由于升学的压力,笔者不得不让学生苦读苦练,“熟能生巧”“见多识广”“由量变到质变”,每天用这些话语来激励学生大量练习。但结果是昨天做错,今天讲评,明天又错,反复讲反复错。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一、学生思考空间不够  对于每节课,教师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所以大多数教师只重视结论及其运用
摘要:初中学生喜爱游戏。在体育活动中融入游戏可以使枯燥的体育活动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本文分析了在初中體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原则,并提出了提高初中体育教學效率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初中体育 体育游戏  喜爱游戏是初中学生的共同特点,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体育游戏,既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体育活动中,有些动作或技能需要
摘要:由于电能的广泛使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已离不开电,对于维修电工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本文介绍了电工的识图、电工元器件的安装、布线和排故的要求以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维修电工 识读电气原理图 布线 通电检验 排除故障  当今社会,电能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企业和人们对电能的依赖也越来越强。因此,电工作为电力系统中最基础的工作者,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为了保证电能的正常使用和电气设备正
语言是人类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人类学习知识、技能和积累精神财富都需要利用语言来完成,所以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众所周知,“狼孩”“猴孩”之所以会丧失人类的语言能力,就是因为他们出生后不久就脱离了人类的语言环境。由此可见,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关键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抓住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巧妙运用各种策略,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一、口语策略——在日常用语中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