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ritw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的使用促进了课堂的有效教学。然而,正是由于现代教学媒体的大量引入,教师们越来越忽视使用教学的另一重要辅助工具——教具。实实在在的教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更为具体、直观。教具的演示有时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会更深刻,更能将知识的探究过程展露无遗。但遗憾的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具的使用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做到物尽其用。
  一、教具使用的片面性
  不少教师在使用教具时,不能对其用途作深入的研究,仅仅停留在为了完成相应的知识目标教学的层面上,忽视对教具功能的全面把握,导致教具使用的片面性。例如,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通过教具演示:把圆柱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开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出圆柱的底面积等于长方体的底面积、圆柱的高等于长方体的高、圆柱的体积等于长方体的体积后,教师就满足了,因为这足以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的计算公式了。
  反思:这样真的把教具用足了吗?学生对转化前后几何体之间的联系是否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与圆柱有什么关系?长方体的每一个面与圆柱又有什么关系?当学生对教具更进一步细致观察、深入思索之后,对转化过程的认识高度也会随之得到很大的提升。
  众所周知,长方体的任何一个面都可以作为底面,与底面垂直的棱就是高。这时,如果把长方体的前面作为底面将教具倒下来,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导,一定会有新的收获。此时,长方体的底面积是圆柱侧面积的一半,高是圆柱的底面半径,可推导出圆柱的体积=侧面积的一半×底面半径。当然,这种计算方法从“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这个公式中也能转化得出,但长方体教具的倒下,学生的思维一定是被带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定有豁然开朗之感,对其中转化过程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更能体验到数学方法的多样性,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无穷魅力。
  二、教具使用的干扰性
  教师使用教具时,往往只关注教师“教”的需要,而忽视学生“学”的需要,导致教具使用不当,为学生的思维套上枷锁,带来干扰。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一课,教师都会要求学生课前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课堂上通过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教具拼组,就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师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与梯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水到渠成的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了。
  反思:为什么教学具的准备一定是两个梯形呢?准备一个难道不行吗?诚然,教材中也是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但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过程,更是课程的创生和开发过程。教材只是一个例子,为我们提供了转化的方法之一。课前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教学具,无疑从根本上束缚、固定、僵化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们会认为,一定是通过对两个完全一样梯形的操作才能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的教具使用,致使思维能力的提升、情感态度的培养等教学目标的达成被极大弱化,对探究中思考方法的多样性起到了极大的干扰作用,使操作活动缺少了探究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我们是否可以提供给学生多个梯形的教学具,让学生自由选择,这样可以排除对学生思维的干扰。学生的思维是积极的,想象是丰富的,教具的操作也才真正具有探究性。
  三、教具使用的错误性
  教师使用教具时,有时由于缺少对教材的钻研或自身专业知识的缺乏,不能对教具的用途作深刻的认识,导致教具使用错误。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认识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是教学的重难点,为了探究、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教师都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教师也会借助教具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推想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演示非常直观,但在操作过程中,往往由于操作上的误差导致探索结果与圆周率相去甚远。此时,教师往往会指着教具说:“由于我们测量不精确,因此得不到3.1415926……”以这样的结论,为操作活动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反思:再精确的测量、计算就能得到3.1415926……吗?我们知道,测量出的圆的周长、直径均为有理数(测量的结果只能是有理数,而实际周长、直径不可能都是有理数,两个量中应该至少有一个无理数),两个有理数相除是不会得到圆周率这个无理数的。显然,教师没有弄清楚教具在这里的作用。这里对教具的操作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丰富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在引导学生操作、计算后,应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接着再介绍圆周率π,这样就避免了教具使用的错误性,达到了教具使用的真正目的。
  教具的使用不能被简单地认为仅仅就是演示过程,其中包含了教师极大的智力思索,融合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对学情的分析、判断,自身对知识点的分辨、厘清,对课堂的定位、执行。只有用好、用足教具,才能展示学生智慧,放飞学生思维,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教材中的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怎样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素材,需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学习提供乐于长生的土壤。  [关键词]整合 素材 更新 丰富 乐学 数学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0-04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
“一一列举”,即列举法是一种借助对具体事物的特定对象从逻辑上进行分析并将其本质内容全面地、一一地罗列出来的一种手段,再针对列出的项目一一提出改进的方法。列举法是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教授克劳福特创造的属性列举法基础上形成的,是具体运用发散性思维来克服思维定势的一种创造技法。该技法人为地按照某种规律列举出创造对象的要素分别加以分析研究,以求创造性地设计解决问题的落脚点和方案。列举法运用了分解和分析的方
[摘 要]学习理论是研究教学、理解儿童数学学习的基础理论,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形态下,儿童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个性化学习与共生性发展的和谐共振、相互促进、在动态中发展的过程。准确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并科学地把握好思维完全打开、交流充分展开、对比适度拉开、内心不断敞开等实践要领,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个性化 共生性 数学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摘 要]前概念是学生在深入理解数学概念之前的已有观念,是理解概念的基础,并不具有系统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前概念的调查,从而有效把握学情,带领学生逐步突破,实现对数学概念的真正理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 前概念 调查 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2-044  “前概念”是学生在学习新知建构之前的主观
[摘 要]“磨课”就是教师对教学预设进行反思与审视,推敲其科学性与有效性,探寻更合理和更有效的教学方案。“磨课”的过程虽然苦,但经多次“磨课”后,教师的教学水平自然会得到提高。  [关键词]数学教学 磨课 新课程 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1-034  著名数学家蔡金法曾经指出“理解算术平均数时应该包括算法的程序性理
“错误”往往是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在各方面,出现违反教学结论或数学方法的现象。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出现错误是美丽的,是他们朴实思想的最真实暴露。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一定要平和、理智地看待,并辅之以策略处理,充分利用,再生资源,让“错误”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预设“错误”——让课堂精彩  学习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面对学生自己“创造”
对于“计算教学”,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发生了显著变化。它大胆打破了老教材的传统格局,把“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有机整合,使得“计算教学”能依托“解决问题”,凸显计算意义,丰富计算策略,落实计算素养。这样的创新编排,给“计算教学”走出低谷、迈向高效预设了广阔的实践空间,从而激励着诸多有识之士为此探索不止、实践不息。走进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汪培新老师执教的“中括号”课堂现场,我们可以欣喜地发现:“计算教学
教过低年级数学的教师,可能会有这样的感慨: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学生有时题目看了很多遍还是不明白意思,学生没办法独立完成;更有的学生拿到题目就做,根本不看题目的要求……这些可以说明学生的审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低。这要求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发现造成学生审题不清除了学习态度方
实践表明,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识,才能掌握得牢固,运用时才会得心应手。如何使学生熟练地进行珠算式心算?我认为,教师首先应正视珠算中的算理训练。现就自己在一年级的珠心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珠算算理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创设情境,巧设疑问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要成为一个好的数学家,你必须首先是一个好的猜想家。”而要使学生的猜想切合实际,教师依据实际情况创设的情境和富有启发性的谈话常会使学生的
练习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的有效手段。如何充分挖掘习题的功能,通过习题的解答来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下面就几个教学片断,谈谈我在教学中对习题再开发的一些思考。  一、增添厚度  案例:  (出示第一张纸条,把这张纸条全部涂色用“1”来表示,再出示把这个纸条平均分成两份,涂出其中的一份)  师:涂色部分用哪个分数表示?  生1:1/2。  师(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