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体验,深层次感悟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mlypm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生活中没有音乐,就像天空中没有太阳一样。“音乐用理想的纽带把人类结合在一起”,世界上不能没有音乐。童年的孩子们最富有诗情画意,最喜欢幻想,他们对于音乐更为敏感,可以说没有一个同学不喜欢歌唱。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就会拿美来浸入心灵,使它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
  音乐教育应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为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为核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基础、形成健全人格和个性为特征的教育。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审美教育的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音乐课堂教学的落实。因此,进行多元化的课堂体验,挖掘课堂教学乐(yue)与乐(le),深层次地去感悟。同时要求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探索友善音乐课堂,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实施审美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让学生快乐学音乐。
  一、寓教于乐
  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鉴于这一特征,“新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可是在现实的授课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都对音乐课兴趣索然。经过观察,我发现,主要是由于学生对自己的音乐水平没有信心,不敢于表现自己,无法把自己融入到音乐的氛围中。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帮助学生战胜自卑的情绪,建立对音乐课的自信,学会表达自己,勇敢歌唱,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我们教师要解决的问题。
  记得在一次音乐课上开展了“小歌星比赛”,班上有位女同学平时胆子特别小,一定不会主动上台唱歌的。我根据她的情况,就让她和一个唱歌比较好的同学一起唱。唱完后,同学们都用热烈的掌声鼓励他们。我趁这个机会赶紧引导说:“既然唱的这么好,歌声这么美,那么同学请她单独来唱一首,好不好?”同学们都大声说:“好!”看着同学们期望的眼神,她虽然不好意思地涨红了脸,但还是鼓起勇气唱了起来。我们也听到了她的甜美歌声。从这个例子我们就能看出,有了信心做基础,学生们学习的劲头就更大了。
  有一次,下午大课间结束,校长通知我:区教育局领导来听你的课。这么突然,马上就上课了,怎么办?立刻冷静下来,自言自语道:平时怎么上,今天就怎么上。这节音乐课的内容是一首环保歌曲《手拉手,地球村》,刚进教室时六(4)班的学生很乱,在抢座位。我就想起了“友善用脑”中的头脑体操, “一支枪打四只鸟”“馒头大饼”就把学生吸引到了我这里,一个独到的见解、一个巧妙的游戏,我很快非常友善地把孩子们带到了我的课堂世界。
   二、乐此不疲
  在教学中,经常有小朋友问我:老师,我能不能把歌词改一改,因为我有只可爱的小猫,我还想画给大家看呢。面对孩子们各种各样的请求,我总是感到很欣喜,当然要鼓励小朋友们自己的创作了。我号召所有的小朋友们一起参与进来,想唱的唱,想写的写,想画的画。结果整个课堂气氛变的十分活跃,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纷纷当起了小小音乐家,画的画、唱的唱、奏的奏、演的演,学生情绪达到了极点。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敢于对已有知识提出质疑和修改,从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针对现在学生中有部分学生表现欲强,而另一部分羞于表现的现象,从去年开始,我在一年级个别班中实行了“小星星舞台”,每节课安排两个学生进行音乐能力的展示,如唱歌、跳舞、乐器等,不在于区别谁能力的高低,而重在参与的过程。一年来,这个小小的舞台,不仅展示了学生个人的音乐能力,更展示了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发展过程。他们在这个小舞台中得到了锻炼,逐步健康地成长。
  三、乐在其中
  在音乐教学中,利用录音教材,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提供音响效果,要求学生再现情境,展开想象、联想,并能对作品段落进行比较。比如在教六年级欣赏课《春到沂河》时,首先让学生赏听全曲,紧接着分段反复听。同时,展示电脑画面①②③④并让学生品味柳琴的音色,以及表现三种不同的音乐环境、气氛、情绪的作用。逐步展开思维、想象,通过讨论让学生体会音乐与图画的统一,音乐与情绪的统一。
  四、乐中生趣
  如欣赏聂耳的《金蛇狂舞》,我利用电视录象直接把学生引进江南一带端午节划龙舟的热烈场面,课堂气氛热闹非凡。学生由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来感受音乐,更有利于学生对音乐形象的理解。这样他们很快对音乐课产生了兴趣。
  将人生比做一艘航船的话,那音乐就是它旅途停泊的港湾。多彩的音乐就像七彩的阳光,带给我们七彩的生活。高兴了,失意了,成功了,失败了,去听听音乐吧!节日、假期、周末,怎样放松放松?去唱唱歌吧!
  总之,好的音乐可以给人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力量。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人受益于不知不觉中。正确的引导能使音乐发挥出无尽的力量,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音乐中享受乐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幼儿园中,幼儿在进行区域游戏的同时,也向我们透露着他们对游戏活动的参与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信息,而此时,老师的身份也是根据孩子们显现出来的这些信息所灵活变动着的,我们可以以教师的身份来激发、支持和拓展幼儿的学习,并帮助幼儿提高游戏的自主性。本文中阐述了相关活动中的粗线认知,目的是教会幼儿如何自主游戏。    关键词:自主性游戏;自主性;教师角色;指导策略    自主性指人在活动当
一、案例背景  体育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其中之一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从学生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雅克·德洛尔提出:“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构成教育的4大支柱。”引导学生
师:我们已经知道,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凭借课文,你觉得孔子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生:孔子是一个非常聪明的老师,他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看出深奥的道理。  生: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老师,他还会弹琴、舞蹈。  生:“手舞足蹈”并不是说他会跳舞,而是说他很随和,跟学生一起说说、唱唱、跳跳,丝毫没有老师的架子。  师:恐怕那个时候的老师都没有架子,后来的老师才有架子的。
中国素有文史不分家的传统,作为记录人类发展历程的历史与承载着延续民族历史文化精髓使命的文学,两者之间有着一种不可分割的联系。古人喜欢以诗咏史,从诗歌中可以看到历史的演化,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史学研究者首先注意并运用了这个资源,利用诗歌反映历史的特点,以诗文证史,开辟了历史研究的新途径和新空间。这给我们的历史学科运用古诗进行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启示。在历史课堂中有效运用古诗歌进行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
小学语文的课程整合需要融入其他知识内容,苏州评弹《玉蜻蜓》中,存在着大量的重叠形式,而且重叠以后出现了音变现象,尤其是变调,有着它自己的规律。综观整个文本,笔者发现重叠形式主要由双音节、三音节和四音节组成,其数量可以说是三足鼎立。下面就依此来分析重叠式的变调规律。  (一)双音节重叠形式的变调规律  1.重叠式的第二字变读为21  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名词、动词、副词的重叠形式中。第一个字保持它原来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 :“校长是学校之魂。”打开世界的教育窗口,认真研究新加坡杰出校长的治校方略,无疑会带给我们许多启示。笔者留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有幸师从德明政府中学校长符传丰。现尝试从符校长的高频用词来解读其独特的治校艺术,以期对国内同行有所裨益。  1.“啪”:敲击的是心灵,寄予的是厚爱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作为一校之长,如何激发教师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符校长在老师见面
摘要:中学生正处于个性发展最关键的时期,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将对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创新人格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学校教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激励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关键词:创新人格;个性发展;培养;激励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主要是指那些与创新活动密切相关的人格。其主要特征是坚定的信念、冒险的精神、浓烈的好奇心、顽强的意志力、浓厚的求知兴趣、强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习作的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其中强调与突出的是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从中折射出习作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既然是写“自己”,就必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既然是写“自己”,就必须引导学生体验真实的情感,表达真实的心境与感受。陶行知先生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国民的整体素质尤其是艺术素质却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在报纸新闻上经常看见这样的新闻:国人常在旅游时,并不会细细欣赏自然风光或文物古迹的美,而是走马观花,不停地摆出剪刀手留影拍照,更有甚者喜欢到处留下“到此一游”的涂鸦。种种所为,让人看了痛心不已。如果让学生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就会热爱生活并能在生活中创造更多的美。所以说如何欣赏美
摘 要:“一字通篇”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对文本核心字的破、识、解、立四个环节完成文本的教与学,降低语文学习的门槛,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开放式优化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文章通过语文教学设计实例,具体分析了“一字通篇”教学法的操作步骤和核心思想。  关键词:语文;“一字通篇”教学法;核心字  “一字通篇”教学法是师生在语文课程的具体教学中,在文本核心字的引导下,高效完成课程教学的新型教学方法。简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