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初中化学新教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sofo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放眼世界,面对新世纪的召唤,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基础教育的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改编。新编的初中化学新教材主要有三种版本,各有特点。本文主要谈谈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新编的初中化学新教材的特点。
  【关键词】初中化学 ; 教材 ; 培养 ; 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179-01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教育由于受考试制度等的影响,忽视学生全面发展。为了使基础教育事业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相适应,迫切需要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要改变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状况,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全面实施新课程的改革,必须从课标和教材的改革入手。
  新编的化学教材主要有三种版本,本文就仁爱版初中化学新教材,谈谈自己对新教材的一些看法。新教材有了非常大的变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纵观新教材,我认为新教材突出了以下几点:
  1.加强了对学生的爱国情感、环保意识、科学态度的教育
  新教材加强了对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如“空气成分”中穿插“氩的发现”,氩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稀有气体,它的发现在化学史上被称为“第三位小数上的发现”。通过该事件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重视实验的科学态度。又如,在探究水的组成时穿插了科学史实资料,让学生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新教材通过 “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水体污染”、“酸雨的形成与危害”等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树立珍惜资源、关心、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等思想,培养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思想。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能源现状与利用前景,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养成节约能源的好习惯。
  新教材以人类利用化学研制的新材料,让学生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从新材料等联系到我国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等问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为祖国振兴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总之,新教材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中,通过潜移默化作用,关心学生的成长,加强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环保意识等的培养。
  2.强化实验,突出探究性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新教材加强了实验在全书中所占的比例,还改革了实验内容,注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淡化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界限,还编入一些简单化、微型化和生活化的实验,以适应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
  新教材除改革实验内容外,还突出实验的探究性,实验多以探究、合作、讨论等方式来完成。教材中设置了 “请你尝试”、“探究活动”等栏目。比如,在原九义教材中氧气的制取是教师演示实验,而在新教材中提供了用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两个方案,让学生讨论、选择方案,合作完成实验。当学生实验后,许多问题:如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小团棉花?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为什么应先从水中拿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为什么用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装置不一样?等等问题都能解决了,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
  新教材在實验方面的变化是很大的,将验证实验变为探究实验,主张学生亲自参与设计、实验,在实验中发展问题、研究问题。在老师点拨后,他们不但掌握了知识,操作、观察、分析等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把化学实验作为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贯穿在全教材之中,既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意识,培养合作精神,还有利于促进学生钻研解决问题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利于教学质量的。
  3.贴近生活,联系社会
  教育的目的之一在于让学生学会生活。新教材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减少了与社会、生活无关的、高深的理论知识。如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等知识。而是以“联系实际”“生活启示”等栏目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将许多化学知识的学习融合在学生熟悉的情景中。
  比如,新教材的专题一以“生活需要化学”“步入化学殿堂”“走进化学实验室”为课题,从学生亲身感受的日常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感受化学的魅力,激发兴趣。从学生熟悉的氢、氧、碳等元素出发,让学生了解元素的知识;以铜、水、氯化钠、二氧化碳等作为学习化学式的背景材料;以干冰、灭火器、碳酸饮料等常见物质与现象为载体,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学习空气的污染,引入空气质量日报,既联系生活,又提高环保意识。再如学习燃烧与灭火知识,以“生活启示”将学生引入野炊情景。在情景中以先用纸、枯草引燃枯柴;枯柴要架空燃烧才旺;柴能燃烧而泥土不能燃烧等问题引入知识的学习,然后用所学知识去处理生活中的灭火,以及面对火险、身处火灾现场如何自救。新教材这样的安排让学生不再感觉化学陌生,而是感觉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化学,同时体验到化学有趣、有用。
  4.图文并茂,富有人文性
  新教材中图片量增大了,共有300多幅,由黑白版变成彩色版,有很多实物图片,在内容上体现了化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及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重现了许多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现象和事例,具有启发性。如此丰富的图片对学生进行直观思维,获取信息,激发思维、提出问题有很大帮助。如在开篇“化学造福人类”专题中用大量的图片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感受化学的神奇。又如“原子结构模型图” 原子中质子、中子和电子的关系、所处位置清清楚楚,让学生对抽象的原子结构容易理解了。又比如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示意图,一个个氧分子、氮分子形象、生动,分子间距离的变化一目了然。可见新教材更适应我们中国人偏于形象思维的心理特点和初中生的心理需要,这种以图代文,寓知识于插图之中,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兴趣,让学生爱看、爱学。
  新教材语言亲切、贴近学生心灵。文中多以“你”“我们”“同学们”等词,拉进教材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倍感亲切与熟悉。通过“请你”“你能”等词语,让学生在受尊重的基础上思考与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可见,新教材从情景设置、语言叙述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新教材的特色还有很多,我们能感受到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化学教材有了质的变化。它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关心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生存,掌握探究式、合作式等科学方法,是一本不错的教科书。但如何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作用,深化国家基础教育的改革,还有待于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冯丽芳(1970-),女,云南玉溪红塔区人,一级教师,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对有机化学实践训练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探讨,认为在内容上应在加强综合设计、研究型实验前提下有所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生为本,并合理采用现代化多媒体仿真教学手段,实现“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践 ; 教学改革 ; 仿真教学 ; 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目的:1.分析深圳市宝安区2008-2017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掌握手足口病流行的季节、地区和人群分布,比较EV-A71疫苗使用前后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的变化;2.探讨CV-A6型手足口病重症的影响因素,为手足口病重症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数据源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从该系统中收集深圳市宝安区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的手足口病疫情资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175-01  目前,我校正在进行新课程下课堂结构“121”模式的探讨与实践,在这种模式下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一堂物理课,对于促进物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水平,推进物理课堂教学改革,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评教学理念新不新  评价一堂物理课,首选要看他的课堂教学是否贯穿“121”模式的理念
【摘要】历年来,高考考生在化学答卷中暴露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是因为基础知识的欠缺,而是非智力因素方面导致学生会做的题目没有做对,即简单题做不对,加上难度题不会做,有的学生分数很低。  【关键词】审题 ; 构建网络 ; 规范答题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177-02  笔者从教十二年整,从事高三教学七年,每次高考结束,总
【摘要】新课改正如火如荼开展,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是深化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途径。中学生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期, 教学创新要立足学生的个性发展、整合课程特點,实现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激发学生“问”的兴趣、开展趣味教学、突出学生的体验性都是践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现。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阐述当前初中化学教育现状,分析传统初中化学教育教学存在的缺陷,通过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改进教学策略,充分发挥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充满激情,充满魅力的课堂,是实效性强的课堂。教师应该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艺术魅力、科学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着活力、内聚力和爆发力,真正实现语文课堂高效,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让枯燥、沉闷的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让数学课堂充满激情,让每个学生喜欢数学,是课堂教学课程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课堂教学 ; 激情 ; 活力 ; 智慧  【中图分类号】G623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虽然极微小,但具有强大的生物学作用,它们主要通过形成结合蛋白、酶、激素和维生素等发挥作用.体内许多微量元素对生殖功能都有影响,其中锌、铜、锰等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