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有机化学实践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yh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有机化学实践训练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探讨,认为在内容上应在加强综合设计、研究型实验前提下有所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生为本,并合理采用现代化多媒体仿真教学手段,实现“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践 ; 教学改革 ; 仿真教学 ; 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175-02
  近年来,探究和研讨实验类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本科生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向社会平行输出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是目前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实践教学正在被教育界所重视,实践教学的比例和条件已经成为评价和考核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如何在有机化学实践课程中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摸索出一条适合社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方法,让不同知识结构梯度的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均能自主地参与式学习,在有限时间内获得在专业技能、实践经验、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等方面提高,仍需一线教学工作者积极探索。对此,本文拟对有机化学实践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一些探讨:
  一、合理选择有机化学实践教学内容,加强综合设计环节
  对有机化学实践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在基于学生现实能力基础上,本着因材施教教学理念,循序渐进而非一步跨越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一直积极思考的重要问题。在长期以来的实践教学中,针对每个实践内容选择,我们均从“原子经济性、合成高效性、绿色环保性”角度进行探索,克服传统有机合成弊端,体现“低毒、高效、短时”的合成特点,也实现“绿色合成”理念在学生意识中的推广普及。
  二、继续重视和加强理论知识对实践教学的指导作用
  在有机化学培养方案中,为了实现对学生综合实验技能培养,适当压缩理论教学学时,将实践教学课比例提高到总课时的50%,但这种压缩是建立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深化理论的基础上,二者不是简单的孤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在有机实践教学中,要对基础理论给予高度重视。
  当然,实践也反哺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对粗产品分离提纯方案地成功设计,以及实践过程中问题地发现、分析和解决,均需要学生查阅文献掌握该有机物官能团特征,获得在该反应条件下,反应中间体稳定性、重排性、选择性、酸碱性以及水溶性等相关物化特性,近而通过实践证实理论,同时强化理论知识学习、理解及应用,切实达到实践过程中教、学、做一体化的治学方法。 三、“翻转课堂式”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
  “翻转课堂式教学”源自英语舶来语“Flipped Class Model”,通常被译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式实践教学模式”下,由学生自主完成实践知识的学习,课堂成为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此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如何处理教与学关系,怎样通过实践课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其主观创新精神,是教师必须积极面对、认真思索、不断探索的新的挑战。
  3.1 教师教学角色转变,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模式
  在“翻转课堂式实践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转换身份,由以前课堂上的“主角”,转换为幕后“导演”身份。教师作为导演身份,在实践教学中,既要进行合适地实践指导,又需在实践方案中步步设疑,即通过在流程图关键环节设置问题或是提醒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等手段,引导其捕获并解决问题,实现每步实验知识掌握不留死角的教学目的,借以调动学生探索未知、解决消化未知的兴趣。
  3.2 多媒体仿真实验教学和互联网引进
  互联网的普及和多媒体仿真实验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使“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在实践教学中,配置互联网和多媒体操作平台,鼓励学生遇到问题及时查阅解决,实现所见即所查,实践问题解决不拖拉,即见即解决的教学理念。学生通过计算机技术使用优质的教育資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和教师的角色也由传统教学方式中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其中教师更多的责任是对学生实践过程跟踪、引导和考核。
  3.3 教学考核方式转变
  在此次教改中,我们从两方面改变传统考核模式,解决上述弊端。一是我们将学生文献查阅状况,利用相关文献分析、解决实践问题能力引入考核机制中,并且实践成绩由指导教师当堂给出,从根源上规避部分学生课后抄袭报告的可能性;另外,我们建立学生上讲台的考核方式,每次实践课前抽出30分钟时间,抽签选取两组学生用PPT形式对上次实践成果进行答辩,树立优秀学生榜样,对后进学生起到“传、帮、带”作用,同时也让学生在操作-分析-思路重组中实现个人分析、解决及创新能力的台阶式提高,增强其科研治学信心。
  四、结论
  有机化学实践教学改革,是顺应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号召。在实践教学中,引进“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通过师生角色转换,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仿真教学平台,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养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主动创新”等意识,为培养“科教兴国”所需的创新型、实用型人才,做出努力。几年来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在我校化工、环境、应化类等专业本科生教学实施中,受到学生广泛欢迎和好评,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努娜,莫日根.传统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弊端及其改革.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15(4):45-46.
  [2]范文琴,王炜.基础化学实验.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3]高占先.有机化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杨芝萍,郭孟萍.相转移催化剂在甲苯氧化反应中的应用.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简介:刘明(1973-),女,讲师,硕士。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采用RAPD技术,调查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各科中的流行情况,并将RAPD分型与耐药谱分型进行比较,同时对RAPD的反应体系进行优化,以期建立稳定的临床检测系统,在控制院
机采血小板是一种新型的血液成分制品,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急救止血和出血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随着人们对机采血小板制品的认识,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大,成为现代成分输血的重
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PC)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多酚类聚合物的总称,研究表明其安全性较高,具有丰富的生物学作用,在人体的生物利用率也很高,在营养、医药、保健等领域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效课堂已成为每位老师的教学追求。笔者认为高质量的导学案是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的前提,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是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的保障,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的动力。  【关键词】导学案 ; 小组建设 ; 自主合作探究 ;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171-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
【摘要】本文是通过对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认识到探究式课堂教学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并通过实验和理论相结合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强化学生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对化学探究式实验课堂教学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摘要】本文从激发兴趣的前提性策略,创设活动的保证性策略,延伸拓展的发展性策略,课堂创新的关键性策略,开展语文创新教学,多措并举,以期见成效。  【关键词】语文创新教学 ; 策略 ; 语文课堂的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173-01  所谓语文创新教学,就是在语文素质教育中,积极吸收创新教育研究的理论成果,以课堂教学为主渠
【摘要】高效课堂教学理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高中物理新课改任务之一是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科学探究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新课改要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遵循探究式教学的新模式中发生相应的转变。  【关键词】主动参与 ; 小组合作学习 ; 重视探究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