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方法例谈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_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能力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中学阶段作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三种文体和应用文写作,学生习作水平达到一定的层面,适应升学或就业的需要。然而作文教学,教师往往难教难改,学生难学难写。如何走出困境,寻找提高作文教学的出路,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作文教材就在课文里
  教师仅依靠单元后的作文训练资料作讲课内容确是不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材永远存有缺陷。教材就在课文里,教师对每个学期作文训练的任务,达标要求要心中有数,结合学生实际来对作文体裁、命题、内容、要求等制订一个详细作文计划。然后教师利用阅读教学来指导写作,将读和写结合起来,读是写的基础,阅读为写作铺路。选择恰当的、典型的课文做写作学习的例文或仿写的对象,根据所选课文内容、特点来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怎样开头结尾,怎样生动细腻描写,怎么议论有说服力等。这些课文就是作文教学的好教材。关键在于教师的善用巧用。其次也应结合作文训练内容,补上一些具体的,系统的写作理论知识,克服作文教材的不足。
  二、提高作文指导课的实效性
  针对作文课存在随意性,没有明确教学内容的特点,丰富作文课堂内容,提高作文指导实效才是出路。从形式上,教师可根据文体内容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型,优美语段赏析课,片断练习课,材料评议课,看图说话课,读书活动课,作文讨论课等,教师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从不同的角度确定作文学习的重点和要求,丰富作文课堂教学内容,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从内容上,要提高作文課的指导实效,训练实效。每一堂课都要提出明确的训练项目和目的要求,做好作文前的指导和作文后的评讲,做到讲课有内容,训练有目的,评讲有针对性,提高作文教学实效。
  三、帮助学生解决“三大难”问题
  “没话写”、“不会写”、“写不好”是学生作文三大难题。为了让学生有话写,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学生身边和生活素材,如文艺晚会、野外活动、课外活动等进行作文教学。鼓励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参与生活,多与亲人和友人交谈,多看书读报,看电视,从不同的角度去关心社会,了解社会的变化。尽力拓宽学生社会见识,积累生活素材,言之有物,为解决“没话写”创造条件。此外教师要切合学生生活来命题,以利于学生有话写。其二“不会写”。写记叙文怎样才生动形象;写议论文怎样讲道理;写说明文怎样说才明等。这些都是学生心中不会写的疑团。因此教师有必要针对疑团逐步解疑,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片断写作等专项训练。教给学生各种文体的基本写作知识和一些方法技巧,使学生学会写。如九年级学生在复习写记叙文时,学生通常不是恼中没素材,而是苦于文章结构思路如何安排,如何组织。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指导这类文章审题、立意、组材的同时,示范教给学生用“引联式”基本写作思路:睹(闻)物思人—联想回忆—睹(闻)物议人—总结全篇,揭示主题。结果学生很快地确立主题,按照这个写作思路,较好地完成作文。第二次训练这一类记叙文时,大多数学生都灵活运用,变通布局。作出示范,并不等于会局限学生个性发展,扼杀其创造精神。相反,教师更要鼓励学生在学会写的基础上大胆变通、创造革新。其三“写不好”,要求学生必须持之以恒的学习和积累词汇。利用大量阅读课文的教学来重视词句的学习,指导学生掌握词语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和使用范围等。对一些生动语句多作仿写,或给一组词语写一段话的练习,有意识的要求学生把新学习的词汇灵活运用于写作之中。学习分类摘抄,做读书笔记,片断练习等。这样才有可能写得好。同时要在学生中确立一种思想,作文不是写好的,而是改好的。《醉翁亭记》中“环滁皆山也”就是欧阳修七易其稿最后改成的。学生应从作文的修改中达到写得好的目的。
  四、重视个性,丰富素材,提高兴趣
  素质教育注重人格的养成,个性的发展,弘扬创造精神。作文教学也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个性,灵性从应试教育模式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拓宽学生写作的广度深度和自由性。让学生用眼睛,用心灵去察看社会,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再用心去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充实写作素材。教师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捕捉他们生活的热情和兴奋点来实施作文教学,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则学生有话写,容易写,爱写,学生写作兴趣活跃起来,作文教学的效率就高了。
其他文献
在近几年的课改实践活动中,我做了不断的尝试与探索。现将自己从中获得的几点有效做法浅谈如下,诚请各位同仁指正。  一、朗读要层次化,读自己的感受  阅读,一向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课标”总目标的第七条表述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的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课标”的引
问题化学习强调以学科问题为基础、学生问题为起点、教师问题为引导的“三位一体”理念,符合新课改要求。对问题化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
小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使儿童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能力,使学生敢于大胆开口说英语。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有时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使得英语教学陷入困境。在教研中,我们感到必须探索一种符合小学生生理、心理的教学方法,才有利于小学英语教学健康发展。如何提高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一、遵循语言学习规律  学习英语不能地死板地认为它就是一门知识,更重要的它是我们的一种交际
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是联系任课教师和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和社会的桥梁,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责任。那么,如何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呢?根据我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总结如下几个方面:  一、抓好一个起点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起点就是开始的地方或时间。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抓好起点就等于抓住了成功之手。我们务必要在这些起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的地位日趋显要,网络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邓小平曾指出的“计算机应从娃娃抓起”的口号化为了实实在在的行动,让孩子从小接触、学习计算机已成了全社会的共识。下面谈谈我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一些认识。  一、课前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有效备课  一堂课的效率高不高,大多数原因来源于组织者是否能有效的组织运用好这“40分钟”,而作为课堂组织者的教师就应在进课堂之前根据教材和学生的